【主治】交感性眼炎。症見視物昏蒙,雙眼睫狀充血,角膜後沉著物,房水混濁,虹膜色暗。紋理模糊,視盤及視網膜水腫。全身可伴有頭痛心煩,口渴便幹,舌紅苔黃,脈數。
什麼是化膿性葡萄膜炎?其症狀有哪些?
化膿性葡萄膜炎因眼外傷、角膜潰瘍所致細菌、真菌、病毒侵入眼內,或體內其他部位的化膿性病灶等毒性極強的細菌進入眼內血管,引起葡萄膜化膿性炎症。本病發展迅速,炎症波及視網膜、脈絡膜和玻璃體稱眼內炎,進一步發展,波及鞏膜、筋膜及眼外肌等稱全眼球炎。本病可引起視力急劇下降,甚至完全失明。若引起顱內感染可危及生命。中醫認為本病係風熱火毒、濕熱內蘊上攻於目所致。
西醫治療化膿性葡萄膜炎的措施有哪些?
(1)抗真菌性感染:二性黴素B為5μg加生理鹽水0.1~0.2毫升,玻璃體內注射,2~7天可重複注射。
(2)用二性黴素B靜脈注射(最初試驗劑量1毫克,第1天總劑量為0.25~0.3毫克/千克,以後逐步增加到0.75~1毫克/(千克·d),同時口服氟胞嘧啶37.5毫克,每6小時1次。
(3)抗細菌性感染:慶大黴素200μg,先鋒黴素Ⅱ250μg以下,或慶大黴素100μg加先鋒黴素250μg,上述藥物都加生理鹽水配成0.1~0.2毫升的溶液使用玻璃體內注射。
(4)玻璃體切割聯合玻璃體內藥物注射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中醫治療化膿性葡萄膜炎的療方有哪些?
療方一
清營湯
【成分】金銀花12克,蒲公英12克,紫背天葵12克,連翹12克,玄參12克,生地黃12克,牡丹皮12克,天花粉12克,赤芍12克,淡竹葉9克,紫花地丁9克,野菊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銀花、紫花地丁、公英、野菊花、紫背天葵、連翹清熱解毒;玄參、生地清熱涼血;丹皮、赤芍涼血散瘀;天花粉、淡竹葉清熱消膿。本方具有瀉火解毒,消膿散滯之效。
【主治】化膿性葡萄膜炎。症見眼痛劇烈,頭痛如刺,熱淚如湯,視力急降甚至失明,眼瞼紅腫,球結膜混合性充血、水腫,球內積膿,眼球突出,轉動失靈甚至固定不動。全身伴口渴身熱,煩躁不安,甚則惡心嘔吐,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數。
療方二
眼珠灌膿方
【成分】生石膏30克,銀花15克,夏枯草12克,黃芩12克,花粉12克,瓜蔞仁12克,生大黃10克,枳實10克,梔子10克,玄明粉6克,竹葉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功效】方中生大黃、玄明粉、枳實、瓜蔞仁通腑瀉熱,使熱毒之邪從大便而去;生石膏、梔子、黃芩、夏枯草、竹葉清熱降火;銀花、天花粉清熱解毒。本方具有清熱解毒,通腑瀉便之效。
【主治】化膿性葡萄膜炎。症見患眼紅腫疼痛,病勢凶猛,球內積膿,口渴口苦,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數。
療方三
抑陽酒連散
【成分】寒水石15克,敗醬草15克,黃柏10克,黃芩10克,黃連10克,山梔10克,白芷10克,防己10克,苦參10克,茵陳10克,羌活6克,獨活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黃柏、黃芩、黃連清熱燥濕;羌活、獨活、防己祛風除濕;苦參、茵陳清熱利濕;白芷、敗醬草清熱排膿;山梔、寒水石清熱瀉火;甘草解毒,調和諸藥。本方具有清熱除濕解毒之效。
【主治】化膿性葡萄膜炎。多見於真菌感染,發病慢,炎症反應相對較輕,頭昏身重,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
療方四
托裏消毒湯
【成分】生黃芪10克,皂角刺10克,金銀花10克,連翹10克,桔梗10克,陳皮10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酒拌當歸10克,白芍10克,炒白術10克,茯苓10克.人參1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人參、茯苓、自術、甘草、黃芪健脾益氣,扶正托毒;當歸、白芍、川芎養血和營;陳皮理氣行滯;銀花、連翹清熱解毒;白芷、桔梗清熱消腫,載約上行;皂角刺托毒消腫。本方具有補益氣血,清熱消毒之效。
【主治】化膿性葡萄膜炎。症見患眼發紅,眼壓降低或眼球萎縮,眼內積膿,全身伴有神疲乏力,頭暈心悸,食欲不振,舌淡紅,脈虛數。
糖尿病性葡萄膜病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糖尿病引起的葡萄膜組織的變化主要表現有:虹膜色素上皮腫脹、稀鬆、有色素顆粒遊離,如煙灰散在前房內,並可沉積於角膜後麵、虹膜表麵以及晶狀體前囊上,次之為虹膜紅變。其特征為虹膜表麵尤以近瞳孔緣部、虹膜根部和前房角內產生一層新生血管膜,並有比較粗大的動靜脈血管。此種血管膜一般產生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第三期。即在視網膜和玻璃體內已有大量出血和積血者,它既是糖尿病損害血管係統的體征,又是葡萄膜血運障礙代償性變化,此種變化可以導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病毒性葡萄膜炎有何臨床特征?
(1)葡萄膜炎多發生於全身症狀和皮膚黏膜病之後。
(2)發病時眼部有比較明顯的睫狀疼痛和羞明流淚。
(3)葡萄膜炎多表現為滲出性漿液性虹膜睫狀體炎,而且可引起虹膜充血,以致常發生前房出血。此外在虹膜上又可形成結節狀病灶,吸收後可殘留灰白褪色萎縮灶。
(4)虹膜睫狀體炎可反複發作,它可單獨發生或與深層角膜炎相合並。所謂內皮型病毒性角膜炎,可能屬於病毒性虹膜睫狀體炎的角膜合並症。
弓形體性葡萄膜炎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弓形體病是由動物傳染給人類的一種全身病。它亦可以由母親傳至胎兒引起先天性腦部病變(可殘留鈣化灶)、尖頭症、小眼球、白內障及兩側脈絡膜炎病灶。在黃斑部可殘留典型的局限性萎縮病灶,有時很難與先天性黃斑部缺損鑒別。後天性病例則可見在眼底後極部(黃斑部或其附近)發生滲出性脈絡膜炎病灶。對此病的確診除依靠臨床表現外,尚須從視網膜、腦脊液和淋巴結中找到此種原蟲並作美藍染色試驗、補體結合和皮膚試驗,或用乙胺嘧啶或長效磺胺作試驗治療才能確定診斷。
脈絡膜血管瘤的臨床特征有哪些?
大多數在幼年或青年時發現,亦有在中年或老年才發現的。多位於視神經乳頭周圍,境界清楚,生長緩慢,可引起視網膜脫離,並可導致與腫瘤範圍相稱的象限性視野缺損。腫瘤的色澤呈淡黃帶紅色。眼底血管明顯擴張,而且麵部可並發血管瘤。腫瘤的生長特別緩慢,在晚期可因反複出血而形成絕對性青光眼,並可引起鈣化病灶。此種腫瘤常與顏麵部血管瘤並發,且常合並先天性青光眼,還可發現與虹膜、睫狀體血管瘤、顱內血管瘤同時存在。
什麼是急性視網膜壞死?如何治療?
急性視網膜壞死由皰疹病毒感染引起,是一種以視網膜壞死、視網膜動脈炎、玻璃體混濁和後期視網膜脫離為特征的疾病。多單眼受累,30%為雙眼先後發病。其病起病緩慢,早期主要為畏光、眼前黑影和輕度視力下降。後期病變累及黃斑,視力嚴重下降;眼前段可有輕至中度的炎症反應。約2周後,病程進入典型階段,出現視網膜壞死、視網膜血管炎,以後玻璃體顯著混濁,並出現纖維化;病程後期也可出現並發性白內障、繼發性青光眼。壞死區可形成多個裂孔,引起視網膜脫離。其治療措施:①抗病毒治療,靜脈滴用無環鳥苷。②眼部治療類似於全葡萄膜炎,使用糖皮質激素和睫狀肌麻痹劑,激素須全身應用。③預防性激光和鞏膜環紮對預防視網膜脫離可能有幫助。④若已發生視網膜脫離,則必須行玻璃體手術。
葡萄膜惡性黑色素瘤的種類有哪些?如何治療?
葡萄膜黑色素瘤發生於脈絡膜者約占85%,睫狀體者占9%,虹膜者占6%。根據病情發展,可分為眼內增殖期、青光眼期、眼外期和轉移期。其種類有:虹膜黑色素瘤、睫狀體黑色素瘤和脈絡膜黑色素瘤。虹膜黑色素瘤:好發於虹膜下方,其次為顳側和上方。可分為局灶型和彌漫型。腫瘤發展到一定階段累及房角或碎片阻塞房角可引起青光眼;睫狀體黑色素瘤:早期不易被發現,多因晶狀體壓迫,屈光改變才就診。腫瘤可孤立擴張或浸潤生長,相應鞏膜處常有擴張迂曲血管。易引起青光眼和早期轉移;脈絡膜黑色素瘤:早期症狀不明顯,腫瘤引起較大範圍視網膜脫離或累及黃斑時視力顯著減退和視野缺損。眼底表現為局限性扁平隆起,暗褐色,邊界清楚,表麵有異常血管。腫瘤進入玻璃體後發展迅速,可伴漿液性視網膜脫離。後期引起眼內出血、葡萄膜炎或青光眼,眼外轉移時眼球突出固定。其治療措施:
(1)虹膜黑色素瘤:因多為良性,可根據腫塊大小做虹膜或伴小梁或睫狀體局部切除術。有以下情況時行眼球摘除術:腫瘤累及虹膜房角一半以上,並有較明顯增大;腫瘤累及虹膜房角一半以上,並有藥物無法控製的青光眼;腫瘤累及虹膜房角1/4以上,並已失明。
(2)睫狀體黑色素瘤:小或中等大小腫瘤且生長緩慢者,尤其是老人,考慮隨訪3~6個月。腫瘤不超過4個時限者,可局部切除。腫瘤極大,無功能可行眼球摘除術。已有眼外轉移而全身未轉移者做眶內容剜除術。
(3)脈絡膜黑色素瘤:小或中等大小腫瘤且生長緩慢者,尤其老人,考慮隨訪3~4個月。對不宜光凝、腫瘤中等大小,有一定視力者,可采用鈷-60放療。腫瘤有增大或累及神經、已失明、繼發性青光眼、視網膜脫離者,可摘除眼球。已有眼外轉移而全身未轉移者做眶內容剜除術。
什麼是貝赫切特(BehCet)病?如何治療?
貝赫切特病是一種以葡萄膜炎、口腔潰瘍、皮膚損害和生殖器潰瘍為特征的多係統受累的疾病。與細菌、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有關,主要通過誘發自身免疫反應致病。臨床表現為:眼部主要損害:反複發作的全葡萄膜炎,25%出現前房積膿。常出現並發性白內障、繼發性青光眼、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和視神經萎縮。眼部以外症狀:複發性口腔潰瘍,生殖器潰瘍,皮膚損害。其他症狀:關節炎、附睾炎,消化係統、心血管係統、神經係統、呼吸係統和泌尿係統的疾病。上述表現不一定同時或全部出現。其治療措施有:
(1)睫狀肌麻痹劑、糖皮質激素為常用的藥物。若糖皮質激素效果不佳,可以使用其他免疫抑製劑。
(2)治療出現的並發症。白內障和青光眼手術治療均須非常慎重,須在完全控製炎症後進行。因為炎症未完全控製時,手術易誘使葡萄膜炎複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