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方中生地、丹皮、赤芍涼血散瘀滋陰;銀花清熱解毒;連翹瀉心火;黃芩瀉肺火;黑梔子瀉三焦之火;夏枯草清肝解熱;石決明平肝明目;甘草清熱,調和諸藥。共奏清熱瀉火,涼血滋陰之效。
【主治】球後視神經炎。症見患眼視力下降,或眼球轉動時疼痛。全身伴有心煩易怒,胸脅脹痛,口幹便幹,舌紅苔黃,脈弦數。
療方二
滋陰降火湯
【成分】生地黃15克,熟地黃12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麥冬10克,知母10克,黃柏10克,黃芩10克,柴胡10克,川芎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熟地、當歸、白芍、川芎補肝血,養肝陰;生地、麥冬滋陰益腎;知母、黃柏、黃芩入肝腎之經以降相火;柴胡調肝理氣;甘草調和諸藥。全方使肝腎之陰得補,上炎相火得降,陰陽平衡,目係得養。
【主治】球後視神經炎。症見患眼視力下降;全身伴有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幹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
療方三
銀公逍遙散
【成分】銀花30克,公英30克,丹皮10克,梔子10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白術10克,銀柴胡10克,荊芥10克,防風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銀花、公英、梔子、丹皮清熱瀉火;當歸、白芍養血和肝;茯苓、白術健脾利濕;銀胡疏肝清熱;荊芥、防風發散鬱結;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清熱瀉火,疏肝解鬱之功。
【主治】急性球後視神經炎。症見視力急劇下降,眼球轉動時疼痛。全身可伴有頭脹頭痛,胸脅脹痛,或胸滿太息,口苦口幹,舌紅苔薄,脈弦數。
【加減】本病於急性後期或慢性期,銀花、公英減半,加枸杞子、菊花、山藥、五味子各10克;胸脅悶脹加青皮、枳殼、鬱金各10克;胃呆納少加炒麥芽、焦曲各10克;大便溏去丹皮、梔子,加吳茱萸10克,幹薑5克;孕婦去丹皮、梔子加黃芩10克。
球後視神經炎患者應注意哪些事項?
(1)戒煙酒,脫離有毒環境。
(2)勞逸結合,少用目力。
(3)保持心情愉悅,忌憂鬱、急躁。
(4)忌食辛辣炙煿之品,飲食清淡富營養。
(5)哺乳期婦女患本病宜斷奶。
什麼是視盤血管炎?其症狀有哪些?
視盤血管炎是一種非特異性炎症。多為單眼發病,以青壯年多見。臨床分為二型:病變侵犯視乳頭內的睫狀血管小分支,臨床表現為視乳頭水腫者,稱視盤睫狀動脈炎型(I型);由視乳頭內的視網膜中央靜脈引起的炎症,臨床表現為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者,稱視網膜中央靜脈炎型(Ⅱ型)。由於臨床上常視力輕度減退,視物模糊,故屬中醫視瞻昏渺的範疇;亦有少數病例視力急劇下降,屬中醫暴盲的範疇。常因肝鬱血熱或陰虛火旺所致。
西醫治療視盤血管炎的藥物有哪些?
(1)抗生素治療:可選用口服藥氨苄西林(氨苄青黴素),每次0.5克,每天3次。
或口服交沙黴素,每次200毫克,每天4次。選用青黴素240萬u~320萬u加0.9%鹽水100毫升,每天2次靜滴。
(2)血管擴張劑:可選用口服地巴唑,每次20毫克,每天3次;口服煙酸,每次0.1克,每天3次;口服維腦路通0.2克,每天3次。
(3)皮質激素:選用地塞米鬆10~15毫克加入5%葡萄糖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天1次,7~10天後,改為口服潑尼鬆(強的鬆)50~80毫克,每天1次,以後減量漸停。
(4)神經營養類藥物:選用維生素B1100毫克與維生素B12500μg,每天1次肌注;肌苷100毫克、輔酶A100u、細胞色素C15毫克加入5%~10%葡萄糖500毫升,每天1次靜滴。
(5)Ⅱ型者選用尿激酶:尿激酶5000-~20000u,溶於20~40毫升生理鹽水中靜脈注射,每天1次,7天1療程;或尿激酶150~500u,溶於1毫升生理鹽水中作球後注射。
(6)穴位注射:取穴肝俞、腎俞、足三裏、曲池等穴,每次取2穴,以維生素B1100毫克及肌苷0.1克混合,每穴注入1毫升,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中醫治療視盤血管炎的療方有哪些?
療方一
涼血化瘀湯
【成分】自茅根30克,生地15克,赤芍15克,丹參15克,當歸尾10克,鬱金10克,茜草10克,香附10克,生蒲黃10克,川芎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當歸尾、丹參活血化瘀,瘀去則脈通;川芎、香附、鬱金為血中氣藥,行氣活血,氣行則血行;生地、赤芍清熱涼血;生蒲黃、白茅根、茜草清熱涼血止血,白茅根尚可利水消腫。本方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效。
【主治】視盤血管炎。症見視物模糊,視盤充血水腫,靜脈曲張,視網膜火焰狀出血伴胸脅脹痛,口苦咽幹,舌暗紅,脈弦數。
療方二
加味坎離湯
【成分】熟地15克,女貞子15克,枸杞15克,黃柏10克,知母10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菊花10克,川芎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熟地、當歸、白芍、川芎(四物湯)滋陰養血;知母、黃柏瀉相火;女貞子、枸杞滋養肝腎;菊花清肝明目。本方具有滋陰降火,補血明目之效。
【主治】視盤血管炎。症見患眼視物模糊,視盤周圍出血量少,色鮮紅;全身伴有腰膝酸軟,虛煩盜汗,口幹欲飲,舌紅少苔,脈細數。
療方三
活血利水湯
【成分】澤蘭15克,茯苓15克,澤瀉12克,白術12克,茺蔚子10克,當歸尾10克,赤芍10克,茜草10克,車前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當歸尾、赤芍、茜草活血行瘀;茺蔚子、澤蘭活血利水;茯苓、白術健脾利濕;澤瀉、車前子清熱利水。本方具有活血利水之效。
【主治】視盤血管炎。症見視物模糊,眼底視盤水腫;伴頭昏頭沉,肢體沉重,胸脅滿悶,舌暗苔白,脈弦或澀。
【加減】血瘀日久化熱者加大黃6克;虛火傷津者加麥冬、天冬、石斛、沙參各10克。
視盤血管炎患者應注意哪些事項?
(1)保持心情愉悅,忌憂鬱、急躁。
(2)忌食辛辣炙賻之品,戒煙酒,飲食清淡富營養。
(3)節用目力,勞逸結合。
什麼是視神經乳頭水腫?其症狀有哪些?
本病是顱內、眶內、全身性疾病以及眼球局部的某些疾病所引起的視神經乳頭的被動性水腫,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中醫認為與肝脾腎有關,因肝失疏泄,氣鬱化火,肝膽濕熱或脾虛濕泛所致。其症狀早期對視力影響較小。若水腫波及黃斑或水腫持續較久者可有視力減退。眼底檢查:視神經乳頭邊界模糊、色澤較灰、隆起明顯,視神經乳頭表麵血管怒張並呈爬坡狀。視野檢查:生理盲點擴大,視野向心性縮小。顱內占位病變累及視路其他部分者,可出現相應的視野改變。眼底熒光血管造影:視神經乳頭出現強熒光滲漏。常伴有與病因相應的其他症狀,如顱內高壓者,有頭痛、惡心、嘔吐等。
西醫治療視神經乳頭水腫的措施有哪些?
視乳頭水腫是個征象,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如為腦瘤,應盡早摘出。顱內壓高者應靜脈滴注甘露醇,以減輕顱內高壓對視神經的影響。
中醫治療視神經乳頭水腫的療方有哪些?
療方一
真武湯
【成分】伏苓9克,芍藥9克,生薑9克,炮附子9克,白術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附子大辛大熱,溫腎暖土以助陽氣;茯苓健脾滲濕以利水邪;生薑辛溫,助附子溫陽祛寒;白術健脾燥濕以助脾運;自芍平肝止痛。本方具有溫陽利水之效。
【主治】視神經乳頭水腫。症見視物模糊,頭暈、頭脹、頭痛,嘔惡痰涎,四肢沉重,舌淡、苔白,脈沉。
療方二
開瘀消腫湯
【成分】茯苓15克,穀精草12克,白術12克,澤瀉12克,柴胡10克,木通10克,丹皮10克,當歸尾10克,豬苓10克,車前子10克,赤芍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自術、茯苓健脾利濕;柴胡疏肝解鬱;澤瀉、木通、豬苓、車前子利水滲濕;丹皮、歸尾、赤芍活血化瘀;穀精草清熱明目。本方具有活血利水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