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視神經疾病的防治(3 / 3)

【主治】視神經乳頭水腫。症見視物不清,頭痛頭脹,口渴,煩躁,便秘,舌暗,脈弦。

【加減】視網膜出血者加白茅根30~60克;頭痛眼脹加菊花、鉤藤各10克;便秘加番瀉葉10克;口渴唇燥加天花粉、知母各10克。

療方三

龍膽瀉肝湯

【成分】地龍20克,澤瀉15克,車前子15克,茺蔚子15克,赤芍12克,牛膝12克,龍膽草10克,梔子10克,木通10克,當歸10克,桃仁10克,丹皮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龍膽草清肝利濕;梔子清熱瀉火;澤瀉、木通、車前子清熱利濕;當歸、桃仁活血祛瘀;丹皮、赤芍涼血散瘀;地龍活血通絡;茺蔚子、牛膝活血利水。全方共奏清肝利濕,活血化瘀之效。

【主治】視神經乳頭水腫。症見視物模糊,眼底視盤水腫,明顯隆起,視網膜靜脈迂曲擴張,可見絲狀出血;全身伴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胸脅脹滿,口苦溲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數。

療方四

清肝解鬱湯

【成分】夏枯草15克,銀柴胡9克,茯苓9克,蟬蛻9克,菊花9克,木賊9克,白蒺藜9克,桔梗9克,生梔子9克,枳殼9克,赤芍9克,木通3克,丹皮3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銀柴胡清肝解鬱;菊花、白蒺藜平肝明目;黃芩、梔子清肝瀉火;木賊、蟬蛻疏風清熱;夏枯草清肝火、散鬱結;木通清熱利水,通利血脈;丹皮、赤芍涼血散瘀;枳殼行氣寬中,桔梗載藥上行;甘草調和諸藥。本方具有清肝解鬱、疏通脈絡之效。

【主治】視神經乳頭水腫。症見視物模糊,頭痛頭脹,眼球發脹,煩躁不安,脈弦數等。

【加減】大便燥加大黃9克;大便溏去梔子、木通,加吳茱萸、白術、蒼術各9克;口渴欲飲加麥冬、天花粉、生石膏各9克。

療方五

天麻鉤藤飲

【成分】夜交藤15克,川牛膝12克,鉤藤12克(後下),天麻9克,山梔9克,黃芩9克,杜仲9克,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茯神9克,石決明8克(水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天麻、鉤藤、石決明平肝熄風;山梔、黃芩清熱瀉火;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引血下行,配合杜仲、桑寄生補益肝腎;夜交藤、茯神寧心安神。本方具有平肝益腎,清熱活血,寧心安神之效。

【主治】視神經乳頭水腫。症見視物模糊,頭眩暈,失眠,或惡心嘔吐,舌紅苔薄,脈弦細。

什麼是視神經萎縮?其症狀有哪些?

視神經萎縮是指各種病因引起視神經纖維退行性變,導致視神經功能障礙的疾病。臨床上一般分為原發性視神經萎縮與繼發性視神經萎縮2類。以視力漸降、視野縮小及視神經乳頭色淡甚或蒼白為特征,屬中醫青盲的範疇。因肝鬱脾虛,肝腎不足,氣血兩虛,氣滯血瘀所致。

哪些原因可引起視神經萎縮?

(1)顱內高壓或顱內炎症,如結核性腦膜炎。

(2)視網膜病變(包括視網膜中央動靜脈阻塞、視網膜脈絡膜炎、視網膜色素變性)。

(3)視神經病變(包括血管性、視神經炎、鉛及其他金屬類中毒、梅毒性)。

(4)壓迫性病變,如眶內或顱內的腫瘤、血腫。

(5)外傷性病變,如顱腦或眶部外傷。

(6)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

(7)遺傳性疾病。

(8)營養性疾病,如維生素B缺乏等。

視神經萎縮的種類有哪些?

(1)原發性視神經萎縮。某些顱內占位性病變或視神經損傷者為原發性或單純性視神經萎縮。

(2)繼發性視神經萎縮,包括炎性、變性和遺傳性3類。主要包括視神經乳頭炎或視網膜炎後的上行性萎縮、球後病變的下行性萎縮,視網膜色素變性、缺氧性視神經乳頭水腫、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等變性萎縮,以及遺傳性視神經萎縮。

預防視神經萎縮是方法有哪些?

保持心情愉悅,樂觀對待病情;節用目力;少食辛辣炙(火尃)之品,戒煙,飲食清淡富於營養。

西醫治療視神經萎縮的措施有哪些?

(1)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原發病。

(2)選用維生素類藥治療:口服維生素B120毫克,每天3次;口服維生素E0.1克,每天3次。或維生素B1100毫克,每天肌注1次;及維生素B12500μg,1次每天,肌注。

(3)選用能量合劑:將肌苷100毫克,輔酶A100u、細胞色素C15毫克加入5%~10%葡萄糖500毫升,每天1次靜滴。

(4)選用血管擴張劑:口服地巴唑20毫克,每天3次;口服煙酸肌醇酯200~400毫克,每天3次;口服維腦路通200毫克,每天3次。

治療視神經萎縮的針灸療法有哪些?

(1)體針:取穴:睛明、球後、太陽、翳明、風池、攢竹、絲竹空、魚腰、合穀、足三裏、光明、三陰交、臂儒、肝俞、腎俞、脾俞等,每天1次。每次局部取穴3~4穴,遠端取穴2~3穴,平補平瀉法,10~12次為1療程。

(2)穴位注射:取穴:肝俞、腎俞、脾俞、足三裏、手三裏、曲池等;藥物:維生素B1、維生素B12、肌苷混合液、或複方丹參注射液、或血栓通注射液交替應用;用法:每次取2~3穴,每穴1~2毫升藥物,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3)耳穴:取穴:眼、目1、目2、肝、腎、神門、腎上腺、心、脾;方法:每次取4~6穴,以王不留行子貼壓雙側耳穴,5~7天換1次,囑患者每日自行按壓4~6次,每次3~5分鍾以產生疼痛或脹感為度。

(4)梅花針療法:重點叩刺眼部、項部、膀胱經第1線和第2線、膈俞、肝俞、腎俞,1次每天,10~12次為1療程。

中醫治療視神經萎縮的療方有哪些?

療方一

益氣聰明湯

【成分】黃芪15克,人參10克,葛根10克,蔓荊子10克,酒白芍10克,酒黃柏10克,升麻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人參、黃芪、炙甘草健脾益氣;升麻、葛根、蔓荊子升陽利竅;白芍補中焦,順血脈;黃柏苦寒製參、芪之溫熱。共成健脾益氣,升陽利竅,聰耳明目之功。

【主治】視神經萎縮。症見視物不清,頭暈耳嗚,四肢無力,胃滿便溏,舌質淡,脈弱。

療方二

四物五子湯

【成分】枸杞子15克,菟絲子15克,覆盆子15克,熟地12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地膚子10克,車前子10克,川芎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當歸、熟地補血養血;川芎理血中之氣;白芍斂陰養血;枸杞子、菟絲子、覆盆子、地膚子、車前子養肝明目,補腎益精。本方具有補益肝腎,滋陰養血之效。

【主治】視神經萎縮。症見病程日久,視物不清,眼底視盤蒼白,伴頭暈耳鳴,麵色蒼白,腰酸乏力,失眠多夢,遺精滑泄,口渴欲飲,舌淡苔薄,脈細。

療方三

駐景丸

【成分】茺蔚子18克,楮實子15克,菟絲子15克,木瓜15克,枸杞子10克,車前子10克,寒水石10克,紫河車粉10克,五味子6克,生三七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菟絲子、楮實子、枸杞子、五味子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紫河車補益肝腎,填精補髓;寒水石以抑紫河車之溫性;木瓜、三七粉調理肝氣,祛瘀生新,再加茺蔚子、車前子活血利水明目。全方具有補益肝腎,益精明目之效。

【主治】視神經萎縮。症見頭暈目眩,腰膝酸軟,體倦乏力,舌淡少苔,脈細弱。

【注意】河車粉、三七粉用藥汁衝服,勿入藥煎。

療方四

明目地黃湯

【成分】生地黃10克,山藥10克,當歸10克,枳殼10克,玄參10克,青葙子10克,女貞子10克,白菊花10克,山萸肉10克,丹皮6克,赤芍6克,柴胡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生地、山萸肉、女貞子、山藥滋補肝腎;柴胡、枳殼疏肝理氣;丹皮、當歸、赤芍養血活血,清血分餘熱;青葙子、白菊花養肝清熱;玄參清浮遊之火。本方具有滋陰降火之效。

【主治】視神經萎縮。症見雙眼視物不清,頭暈耳鳴,五心煩熱,顴赤盜汗,口幹唇紅,舌紅苔薄,脈細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