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風羚羊飲
【成分】茯苓15克,玄參12克,知母10克,黃芩10克,大黃10克,防風10克,車前子10克,桔梗10克,細辛3克,羚羊角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羚羊角平肝熄風,清熱明目;黃芩、玄參、知母清熱瀉火;大黃涼血活血,瀉熱通便;車前子、茯苓清熱利水,導熱下行;防風、細辛上達頭目,祛風止痛;桔梗清熱利竅,載藥上行。全方共奏清熱瀉火、涼肝熄風、利竅明目之效。
【主治】急閉青光眼急性發作期。症見發病急劇,頭痛眼脹,眼球堅硬如石,瞳孔散大呈淡綠色,角膜水腫,混合性充血,眼壓顯著增高,視力驟降;全身伴惡心嘔吐,口苦咽幹,溲赤便結,舌紅苔黃,脈弦數。
療方四
吳茱萸湯
【成分】茯苓15克,製半夏10克,吳茱萸9克,人參9克,川芎9克,炙甘草6克,陳皮6克,白芷6克,生薑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吳茱萸溫肝暖胃,降上逆之飲邪;配生薑、半夏、陳皮溫胃化飲,止嘔降逆;川芎、白芷散寒止痛;人參、茯苓、炙甘草健脾補中。諸藥合用,可收溫肝暖胃,降逆止嘔,散寒止痛之功。
【主治】急閉青光眼急性發作期或慢性期。症見眼球脹痛,頭痛連及巔頂,惡心、嘔吐涎沫,眼壓升高,視力下降;伴食少神疲,肢冷惡寒,舌淡苔白,脈沉弦。
預防原發性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措施有哪些?
(1)本病主要在於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首先應該將青光眼的防治基本知識普及到群眾中去,一旦有類似青光眼的早期症狀,應到醫院及時就診。醫務人員對青光眼的可疑患者,要作必要的檢查,以期確診,有針對性的治療。對於難以確診的,應追蹤觀察,特別是有青光眼家族史的,要作為重點追蹤對象。
(2)青光眼患者,要密切配合醫生的治療,定期檢查;特別要注意情誌因素,避免情緒過激,以免加重病情,並適當地減少腦力勞動;避免在暗室內長期工作,少看或不看電影電視。
(3)飲食宜富有營養且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暢。
(4)注意氣候變化,隨時加減衣物,避免六淫侵襲。
什麼是原發性慢性閉角型青光眼?其症狀有哪些?
原發性慢性閉角型青光眼發病年齡較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為早。這類青光眼的眼壓升高,同樣也是由於周邊虹膜與小梁網發生粘連,使小梁功能受損所致,但房角粘連是由點到麵逐步發展,小梁網損害為漸進性,眼壓水平也隨著房角粘連範圍的緩慢擴展而逐步上升。如雙眼不是同時發病,則對側的“健眼”盡管眼壓、眼底、視野均正常,但有房角狹窄,或可見到局限性周邊虹膜粘連。眼底有典型的青光眼性視盤凹陷,並伴有不同程度的青光眼性視野缺損。
西醫治療原發性慢性閉角型青光眼的措施有哪些?
早期病例及相對正常的眼,處理原則上同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間歇期和臨床前期。對於中、晚期的病例,則隻適於選做濾過性手術一小梁切除術;同時因已存在高眼壓對視網膜視神經的損害,應給予視神經保護治療。
中醫治療原發性慢性閉角型青光眼的療方有哪些?
療方一
石決明湯
【成分】石決明15克,草決明15克,白芍15克,麥冬15克,羌活10克,山梔子10克,大黃10克,荊芥10克,木賊草10克,青葙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石決明、草決明平肝潛陽;白芍、麥冬滋陰增液,配羌活、荊芥、木賊、青葙子,增強潛陽熄風功效;大黃、山梔瀉熱存陰,合之共奏平肝潛陽、滋陰熄風之功。
【主治】慢性閉角型青光眼。症見頭目脹痛,眼壓中度升高,視物模糊,出現虹視;伴麵紅耳赤,舌紅少苔,脈弦細。
療方二
補腎磁石湯
【成分】磁石15克,石決明15克,菟絲子15克,菊花10克,肉蓯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肉蓯蓉、菟絲子補益肝腎;磁石、石決明平肝潛陽;菊花辛甘疏散,清肝明目。諸藥合用共奏補肝益腎,平肝潛陽,疏風明目之效。
【主治】慢性閉角型青光眼。症見頭痛眼脹,眼前黑花,伴腰酸遺精,舌紅少苔,脈細數。
療方三
逍遙方
【成分】白芍15克,檳榔15克,丹參12克,夏枯草12克,柴胡10克,當歸10克,茯苓10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柴胡疏肝解鬱;白芍養血柔肝;當歸、川芎、丹參補血活血;茯苓健脾滲濕;夏枯草清肝散結;香附、檳榔行氣解鬱;甘草益氣和中。本方具有疏肝解鬱,行氣和營之效。
【主治】慢性閉角型青光眼。症見眼珠脹痛,額角偏痛,鼻眼酸痛,多在思慮忿怒時加劇,伴煩躁易怒,胸脅脹痛,舌淡苔薄白,脈弦。
療方四
桃紅四物湯
【成分】丹參15克,熟地12克,白芍12克,當歸12克,桃紅10克,紅花6克,川芎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當歸、川芎補血活血,行滯散瘀;白芍養血柔肝,和營斂陰;熟地大補肝腎,滋陰養血。四物湯中加桃仁、紅花、丹參、甘草,以增加補血活血,行氣化瘀之力。本方具有補肝養血,行氣化瘀之效。
【主治】青光眼術後,血虛夾瘀者。症見眼壓基本控製,視物模糊,視野變窄,易出現視力疲勞,麵色欠華,舌淡,脈細。
什麼是慢性單純性青光眼?
又名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因眼壓升高時房角開放,且不伴有眼部或全身其他可引起眼部改變的疾病而命名為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其發病隱蔽,進展極為緩慢,常在中年發病,發病機理不明,是一種具有遺傳性和家族性的疾病。開角型青光眼的病程進展較為緩慢,而且多數沒有明顯症狀,因此不易早期發現。糖尿病患者、甲狀腺功能低下者、心血管疾病和血液流變學異常者、近視眼患者及視網膜靜脈阻塞患者是高危人群。中醫稱之為青風內障,病機為氣血不合,脈絡不利,神水淤滯。
慢性單純性青光眼的症狀有哪些?
這一類青光眼的特征是:房角開放,且沒有與眼壓升高相關的眼部或全身其他異常。存在典型的青光眼性視神經乳頭和視野損害。
(1)症狀:早期幾乎沒有症狀。病變進展到一定程度時有視力模糊、眼脹和頭痛等感覺,眼壓波動較大或眼壓水平較高時也可出現眼脹、鼻根部酸痛。晚期雙眼視野都縮小時則可有行動不便和夜盲等現象。部分病例病史回顧存在原有近視加深為早期主要表現,常覺視疲勞。
(2)眼部體征:早期病例眼前段可無任何改變,前房角開放。晚期病例眼壓較高時可有角膜水腫,視神經損害較重時可有瞳孔輕度散大、對光反應遲鈍,眼底出現青光眼視盤改變和視網膜神經纖維層缺損。
(3)眼壓:早期表現為眼壓波動幅度增大。眼壓可有晝夜波動和季節波動,一般在清晨和上午以及冬季較高。隨著病程發展,眼壓水平逐步升高,多為中等水平。
西醫治療慢性單純性青光眼的措施有哪些?
此病以藥物治療為主,當用能耐受的最大劑量藥物進行治療仍不能控製眼壓或視乳頭和視野的損害時,則考慮激光治療或手術治療。
(1)β-受體阻斷劑:用0.25%或0.5%噻嗎心安滴眼,每天1~2次。
(2)腎上腺素藥物:用0.1%地匹福林滴眼,每天1~2次。
(3)縮瞳劑:用1%~2%毛果雲香堿滴眼,4~6次每天。
(4)碳酸酐酶抑製劑:口服乙酰唑胺0.125~0.25毫克,每天2~3次,根據眼壓選用。
(5)手術治療:目前最常采用的是氬激光小梁成形術或小梁切除術。
中醫治療慢性單純性青光眼的療方有哪些?
療方一
阿膠雞子黃湯
【成分】白芍15克,生地15克,石決明15克,生牡蠣15克,茯神15克,阿膠10克,鉤藤10克,絡石藤10克,甘草6克,雞子黃2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阿膠、白芍、生地、雞子黃滋陰養血柔肝;石決明、鉤藤、絡石藤、生牡蠣潛陽熄風;茯神安神定誌;甘草調和諸藥。具有滋陰養血,柔肝熄風之效。
【主治】開角型青光眼。眼部症狀同前,全身伴失眠耳鳴,五心煩熱,口燥咽幹,舌絳少苔,脈細數。
療方二
葶藶大棗湯
【成分】葶藶子20克,生龍齒20克,棗仁15克,檳榔15克,五昧子15克,車前子15克,鉤藤15克,木通10克,防風10克,淡豆豉10克,梔子10克,黃連10克,川芎10克,香附10克,大棗3枚,甘草8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葶藶子瀉肺行水,木通、車前子通調水道,疏導三焦,引熱下行;鉤藤、防風平肝熄風;生龍齒、棗仁、淡豆豉安神除煩;梔子、黃連苦辛通降;川芎行氣活血;香附宣通氣機;檳榔、五味子收縮瞳神;大棗、甘草健脾和胃,調和藥性。全方有瀉肺行水,平肝安神,苦辛通降,開源導流之功。
【主治】開角型青光眼。眼部症狀同前,伴頭痛失眠,舌苔薄黃,脈弦。
療方三
丹梔逍遙湯
【成分】當歸15克,白芍15克,茯苓15克,丹皮10克,山梔10克,柴胡10克,白術10克,薄荷5克,甘草3克,生薑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柴胡舒肝解鬱;丹皮、梔子清肝瀉熱除煩;當歸、白芍養血柔肝;白術、茯苓、甘草、生薑理脾和胃;薄荷輔助柴胡疏散條達肝氣。本方具有疏肝清熱之效。
【主治】開角型青光眼。症見外眼正常或瞳孔略大,對光反應遲鈍,眼壓輕度或中度增高,寬房角,視野狹窄,眼底視盤有青光眼性改變。伴情誌不舒,胸脅滿悶,食少神疲,心煩口苦,舌紅苔黃,脈弦細。
療方四
黃連溫膽湯
【成分】茯苓15克,製半夏10克,竹茹10克,枳實10克,陳皮6克,甘草6克,黃連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以二陳湯(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燥濕祛痰,理氣和中;竹茹、枳實人膽胃二經,以清熱和胃降逆;黃連清熱燥濕,除煩止嘔。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祛痰,和胃降逆之功。
【主治】開角型青光眼。眼部症狀同前,全身伴頭眩目痛,心悸而煩,食少痰多,胸悶惡心,口苦,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或滑數。
預防慢性單純性青光眼的措施有哪些?
本病病因較複雜,難以從根本上預防本病的發生,宜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力求減低對視功能的損害。常用措施有:
(1)在30歲以上成人中進行普查,以發現早期病例;
(2)對可疑患者作進一步檢查:①出現一過性虹視、霧視現象,並伴有頭痛,但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釋者;②不能解釋的視疲勞及不明原因的視力下降,特別是戴鏡或頻繁換眼鏡仍感不適者;③家族中有本病患者,而本人兼有不明原因的視力下降或其他可疑變化者;④一眼已患本病者的“健眼”,以及視神經乳頭或視野出現可疑變化者;⑤24小時眼壓波動幅度大於1.1kPa(8毫米Hg),或眼壓高於3.2kPa(24毫米Hg)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