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後囊膜下白內障:該病主要表現為晶狀體的後囊膜下淺層皮質出現棕黃色混濁,外觀似鍋巴狀。多見於糖尿病患者。因混濁區位於視軸節點上,影響視力早且嚴重,宜早手術。
西醫治療老年白內障的措施有哪些?
(1)局部滴眼藥:常用者有卡他林、法可林、穀胱甘肽、白內停、治障寧、睛可明等滴眼液,每天4次。
(2)口服維生素C、維生素B2、維生素E等。
(3)手術治療是惟一有效的方法,通常采用白內障囊外摘除或超聲乳化吸出聯合人工晶狀體植人手術。
(4)手術適應證:①白內障嚴重影響視力或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帶來不便,均可手術治療。②因白內障引起其他眼部疾病,如晶狀體源性青光眼;或影響其他眼病診斷治療時,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需要激光治療,應行白內障手術。③成熟或過熟的白內障使瞳孔區變成白色,影響美容時。
(2)手術禁忌證:①患有感染性眼部疾病者。②活動性葡萄膜炎者。③全身狀況不宜手術者,如嚴重咳嗽、心血管疾患、血糖值大於8.0毫摩爾/升等。④角膜內皮細胞功能不良者(如角膜內皮計數低於1000個/毫米2),因手術可能導致內皮細胞功能失代償,可視為手術相對禁忌證。對白內障並發角膜內皮功能失代償的病例,可行角膜移植、白內障摘除及人工晶狀體植入聯合手術。
中醫治療老年白內障的療方有哪些?
療方一
石決明湯
【成分】石決明12克,草決明12克,麥冬12克,赤芍10克,青葙子10克,梔子10克,木賊10克,大黃6克,荊芥6克,羌活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石決明、草決明平肝清熱,消翳退障;青葙子、梔子清肝明目;赤芍活血消滯;大黃瀉熱逐瘀,以助消退翳障;木賊、羌活、防風疏風散邪;麥冬養陰清熱,以防熱邪傷陰;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平肝,祛風明目,消翳退障之功。
【主治】老年性白內障屬肝熱上擾者。症見晶體混濁,頭昏眼脹,視物不清,伴急躁易怒,口苦咽幹,溲黃便結,苔薄黃,脈弦數。
療方二
石斛夜光丸
【成分】天冬30克,麥冬30克,人參30克,茯苓30克,生地30克,熟地30克,草決明24克,懷牛膝22.5克,杏仁22.5克,枸杞子22.5克,菊花21克,山藥21克,菟絲子21克,川芎15克,犀角15克,白蒺藜15克,羚羊角15克,枳殼15克,石斛15克,五味子15克,青葙子15克,甘草15克,防風15克,肉蓯蓉15克,川黃連15克。
【用法】上藥研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30~50丸,鹽湯送下。
【功效】方中石斛、天冬、麥冬、生地、枸杞子、五味子、菊花、熟地、山藥、茯苓補益肝腎;羚羊角、犀角、黃連、青葙子、草決明、甘草清肝瀉火;菟絲子、肉蓯蓉、懷牛膝平補陰陽,補肝益腎;白蒺藜、防風疏風泄肝;川芎、枳殼活血行氣以助藥性通行;人參健脾,以防藥性寒涼而傷脾胃;杏仁潤燥,有助滋陰。本方具有滋陰補腎,清肝明目之效。
【主治】老年性白內障屬肝腎不足,陰虛火旺者。症見晶狀體混濁,視物不清,伴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細數。
療方三
益氣聰明湯
【成分】黃芪15克,黨參15克,葛根15克,蔓荊子9克,白芍(酒炒)9克,黃柏(酒炒)9克,炙甘草6克,升麻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黃芪、黨參、炙甘草益氣健脾;白芍養血柔肝;升麻、葛根、蔓荊子升陽利竅;黃柏滋陰降火,且可製參芪之溫熱,全方共奏健脾益氣,升舉清陽,聰耳明目之功。
【主治】老年性白內障屬脾虛氣弱者,症見白內障早期,晶狀體混濁,視物不清,或兼耳鳴耳聾,伴麵色無華,精神不振,食欲乏味,舌淡苔白,脈細弱。
療方四
杞菊地黃湯
【成分】熟地15克,枸杞子15克,山萸肉12克,山藥12克,澤瀉1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菊花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熟地滋陰補腎,益髓填精;山萸肉溫補肝腎,收澀精氣;山藥健睥幽腎而益精;澤瀉瀉腎火,並防熟地之滋膩;丹皮瀉肝火,以製山萸肉之溫;茯苓滲脾濕,以助山藥益脾;以上六味,三補三瀉,相輔相成,以補為主。現又加枸杞、菊花以增強滋陰補腎,益肝明目之功效。
【主治】老年性白內障屬肝腎陰虛者。症見白內障初發,晶體混濁,視物模糊,眼內於澀,頭昏耳鳴,舌紅少苔,脈細數。
療方五
祛障明目湯
【成分】熟地15克,炒山藥15克,夏枯草15克,黨參12克,當歸12克,茯苓12克,菊花12克,女貞子12克,車前子12克,白芍10克,製桃仁10克,枸杞子10克,潼蒺藜10克,川芎9克,陳皮6克,紅花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2個月為一療程。
【功效】方中熟地、白芍、當歸、女貞子、枸杞子、潼蒺藜滋補肝腎,育陰養血;黨參、茯苓、山藥、陳皮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桃仁、紅花、川芎、行氣活血,化瘀消滯;菊花、夏枯草、車前子平肝明目,升清降濁。全方共奏有補肝腎,健脾胃,活血明目之功效。
【主治】老年性白內障屬肝腎不足,脾胃虛弱,導致氣血兩虛,氣滯血瘀者。症見老年體弱,晶狀體混濁,視物昏花。
什麼是外傷性白內障?其症狀有哪些?
外傷性白內障是指眼部受到鈍挫傷、穿通傷及放射線、電擊等損傷所引起的白內障。臨床上除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晶狀體混濁外,常伴有眼部或其他組織器官損傷,屬於中醫驚震內障範疇。多因鈍器擊傷眼部,氣血失和,脈絡鬱遏,目中清純之氣失運,晶珠失養,漸成內障;或因銳器刺傷,晶珠破裂,膏脂外溢,迅速凝結而成內障。由於晶狀體混濁呈局限性或彌散性,有時可見到前囊膜破口以及散入前房的皮質,亦可因皮質膨脹或刺激引起葡萄膜炎、繼發性青光眼等並發症。
西醫治療外傷性白內障的措施有哪些?
(1)局限性混濁對視力影響不大者,可以觀察或試用藥物治療,局部治療如外點白內停、法可靈等。
(2)晶狀體皮質部分突入前房,可應用皮質類固醇、吲哚美辛(消炎痛)及降眼壓藥物等治療。
(3)晶狀體皮質突入前房,經治療使外傷炎症反應減輕或消退後,手術摘除白內障。治療後如炎症不減輕,眼壓不能控製或皮質與角膜接觸者,應及時將白內障摘除。
(4)晶狀體已完全混濁,光感、光定位與色覺正常者,應做白內障摘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