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屈光不正、斜視和弱視的防治(1 / 3)

第十二章 屈光不正、斜視和弱視的防治

什麼是屈光不正?如何矯正?

屈光不正是指眼在不使用調節時,平行光線通過眼的屈光作用後,不能在視網膜上結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視網膜前或後方成像。它包括遠視、近視、散光及老視。其症狀是:近視眼是看不清遠處物體;遠視眼是看不清近處的物體;散光是因角膜(覆蓋眼球的一層透明膜)不規則彎曲而引起的影象變形。老視眼是指在一手臂長的距離內有閱讀和視覺困難,老視眼與其他幾種屈光不正的區別是,它與年齡有關,幾乎是人人會發生的。屈光不正無法預防,但可通過驗光作出診斷,並可選擇眼鏡、隱形眼鏡或手術加以矯正。

屈光不正手術應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1)手術的適應症:受術者年齡應在18歲以上,60歲以下,因為18歲以下眼睛尚處在發育階段,屈光度還會發生變化;60歲以上可以在作白內障手術的同時用人工晶體矯正屈光不正。屈光度數穩定在2年以上,盡量排除進行性近視。矯正視力0.8以上;無其他眼病及眼科手術史,身心健康;無影響傷口愈合的全身性疾病;患者自願接受並能配合治療。

(2)手術檢查:術前還應進行眼科常規檢查、散瞳驗光、角膜地形圖檢查、角膜厚度檢查、主觀驗光等周密的檢查,戴角膜接觸鏡者需脫鏡2周以上再進行檢查。如已決定行屈光性角膜手術,醫生應明確告訴受術者各種術式的優缺點及可能出現的並發症,患者也應考了後再做決定。

什麼是屈光參差?

屈光參差,指雙眼屈光度數不等。一般兩眼度數相差超過250度,稱為屈光參差。由於人眼調節活動是雙眼同時性的,屈光參差者度數較高眼常處於視覺模糊狀態,容易引起弱視,屈光參差的遠視者其度數較高眼成為弱視屈光參差多數是先天性的,並且常常合並有不同程度的麵部發育不對稱。

屈光參差應如何矯正和預防?

一般來說,人的兩眼屈光狀態普遍存在輕度的差異,完全一致者很少見。屈光參差有多種類型。可表現為兩眼屈光性質的不同,或兩眼屈光性質相同而屈光度的不同。臨床上把屈光參差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者的劃分是以全國兒童弱視、斜視防治學組1985年提出的統一試行診斷標準,即兩眼屈光度相差為球鏡≥1.50D,柱鏡≥1D者為病理性屈光參差。

人的眼睛發育的趨勢,一般具有遠視的度數會不斷減輕,近視的度數會不斷發展的規律性。如果兩眼在遠視的消減程度或近視的發展進度不同,就可引起屈光參差。先天因素者,出生時就有明顯的兩眼眼軸發育不平衡,兩眼的屈光狀態不相對稱;另外,眼外傷、眼的手術也可造成屈光參差。

在預防上醫生提醒:在使用電腦時,除要適當休息和活動外,要加強對眼睛的保護,適當補充維生素A和蛋白質。平時可多飲些茶,茶葉中含有茶多酚等活性物質,有利於吸收與抵抗放射性物質。

什麼是近視?

當眼的調節作用完全處在鬆弛狀態時,來自無限遠或5米以外的平行光線進入眼球後經過屈光間質的折射作用聚焦於視網膜前麵(在正視眼、焦點是準確地落在視網膜上),然後以分散的方式通過玻璃體在視網膜上形成一朦朧圈,從而導致不清晰的物像,稱為近視。近視可分為軸性近視和屈光性近視。軸性近視是由於眼球的前後徑(眼軸)過長,平行光線隻能聚焦於視網膜前麵。屈光性近視是屈光中間質的屈光力超過正常,因此平行光線仍隻能聚焦於視網膜前麵。

近視的表現有哪些?

(1)視力減退。近視眼主要是遠視力逐漸下降,視遠物模糊不清,近視力正常,但高度近視者常因屈光問質混濁和視網膜、脈絡膜變性,其遠、近視力都不好,有時還伴有眼前黑影浮動。

(2)視力疲勞。近視眼患者調節力很好,但在近距離工作時需要過度使用輻揍力,這樣破壞了調節與輻揍之間的平衡協調,導致肌性視疲勞症狀。其表現為眼脹、眼痛、頭痛、視物有雙影虛邊等自覺症狀。

(3)外斜視。中度以上近視患者在近距離作業時很少或不使用調節,相應地減弱輻揍作用,可誘發眼位向外偏斜,形成外斜視或外隱斜。

(4)眼底改變。輕度近視患者眼底一般無改變。中度以上近視患者視神經乳頭較大、色淡,其邊緣有新月形或半月形弧形斑。高度近視患者,常出現玻璃體液化、混濁,眼底呈豹紋狀,視神經乳頭周圍的脈絡膜被牽拉,暴露鞏膜,形成大片脈絡膜萎縮斑,嚴重者可形成鞏膜後葡萄腫,視網膜相繼萎縮變性,視網膜周邊部可出現囊樣變性,從而發生裂孔,導致視網膜脫離,嚴重影響視力。

(5)眼球突出。高度近視眼由於眼軸增長,眼球變大,外觀上呈現眼球向外突出的狀態。

近視的發生與哪些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高度近視眼可能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也有報道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中低度近視眼為多因子遺傳,而以環境因素的作用為主。

(2)發育因素:嬰幼兒時期眼球較小,常為生理性遠視。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球各屈光成分協調生長,逐步達到正視,若視網膜過度發育將導致近視眼的形成。

(3)外因:青少年學生與近距離工作者中近視眼較多。研究表明,近視眼的發生和發展與近距離工作有密切關係,尤其是照明不足,閱讀距離過近,閱讀時間過久,字體不清或過小,以及姿勢不良等都與近視的發生有關。可能的機製包括睫狀肌功能減退、眼外肌壓迫眼內壓相對升高等。從廣義上說,大氣汙染、微量元素的缺乏、營養失調等均影響近視眼的發生,但屬於次要因素。

治療近視的方法有哪些?

(1)配戴眼鏡。目前矯正近視眼的方法主要是配戴眼鏡,用適當的凹透鏡使平行光線分散進入眼內,經眼的屈光係統後聚焦於視網膜上。在配鏡之前,要弄清真性近視的度數,尤其對於青少年患者,不要被視力的假象所迷惑,把假性近視當作真性近視用鏡片來矯正。配鏡的原則是選用使患者獲得正常視力的最低度數鏡片。過度矯正會引起調節過強而產生視疲勞。戴近視眼鏡除矯正遠視力外,還可保持正常的閱讀距離,可防止過度集合,同時可減緩近視眼的發展速度。

(2)配戴角膜接觸鏡,即隱形眼鏡。與框架眼鏡相比,接觸鏡對成像的放大率影響較小,視野較大,而且不影響外觀,故特別適用於高度近視和屈光參差較大者及特殊職業者。接觸鏡是存在於角膜與結膜間的異物,長時間必然要產生程度不同的病態反應。為了盡量減少並發症的發生,必須在配戴之前由專業眼科醫生做詳細的眼科檢查:視力、矯正視力、眼壓測試、幹眼測試、曲率半徑、角膜結膜狀況和眼底情況等。在配戴過程中嚴格按照規則配戴和注意用眼衛生,並定期做專業眼科檢查。

(3)屈光性手術。由於角膜屈光力占全眼球屈光力的2/3,所以通過改變角膜屈光力可以很好地改善視力。隨著科技的進步,相繼出現了一係列角膜屈光性手術,如放射狀角膜切開術(RK)、準分子激光切削術(PRK)、自動板層角膜成形術(ALK-E)、準分子激光原位磨鑲術(LASIK)、激光上皮下角膜切削術(LASEK)。

(4)手術治療:目前臨床上常用的眼屈光手術有LlASIK、PRK、RK等。

(5)針灸治療:①體針:針刺翳明、四白、球後、睛明、魚腰、光明等穴位。每次針2~3穴,1次每天,交替輪換,10次為1療程。②用王不留行貼壓眼、肝、腎、目1、目2等耳穴。③梅花針叩打眼眶周圍及背部俞穴。

哪些孩子易患近視眼?

(1)睡眠時間少的孩子。在兒童生長發育的快速期,特別是7~9歲和12~14歲時,如果睡眠時間少,會引起部分兒童發生近視眼。

(2)出生時體重低的孩子。凡出生時體重不足2500克的小兒,在青春期前容易發生近視眼。這主要是由於低體重兒童的先天發育不足,後天遇到不良因素導致眼軸發育過長所致。

(3)早產兒。早產2周或2周以上的小兒,在兒童期常發生近視眼。

(4)父母親為近視眼者。近視的遺傳程度隨父母眼睛近視度數的增加而增加。

(5)用眼過度的兒童。每天看電視超過2小時,眼與電視機的距離小於3米,長時間看書距離少於30厘米時,多數兒童會出現視力疲勞,其中一部分會發生近視。

近視常會引起哪些眼病?

近視常會引起許多眼的並發症,這些並發症多數是致盲的,近視度數越高,引起並發症的可能性越大。

(1)視網膜脫離。是近視眼常見的並發症之一。由於近視眼眼軸伸長及眼內營養障礙,視網膜周邊部常發生囊樣變性、格子樣變性等,變性區視網膜非常薄,極易發生穿孔,有的已經穿孔形成幹性裂孔,再加上玻璃體液化、活動度增加,牽拉視網膜發生脫離。在視網膜脫離中,70%是近視眼。

(2)白內障。近視眼眼內營養代謝不正常,使晶狀體的囊膜通透性改變,晶狀體營養障礙和代謝失常而逐漸發生混濁,視力逐漸減退產生並發性白內障。這種白內障發展緩慢,以核性混濁和後囊膜混濁為主。

(3)黃斑出血和黃斑變性。近視眼眼部血液供應差,視網膜缺血,視網膜產生一種新生血管生長因子,這些因子使視網膜下新生血管生長,這些新生血管管壁極薄,極易破裂出血,出血後形成黃斑出血。出血吸收後,新生血管可再破裂、再出血,多次出血後局部形成瘢痕,致黃斑變性,從而導致永久性損害視力。

(4)玻璃體液化變性。玻璃體是無色透明膠凍狀。當近視眼眼球增大,玻璃體卻不會再增加,所以玻璃體不能充填眼內全部空間,出現液化,活動度增加,混濁,引起眼前黑影飄動。

(5)青光眼。近視眼房角處小梁網結構不正常,所以眼內的房水流出阻力較大,容易引起眼壓升高。據統計高度近視眼者30%有青光眼,這種青光眼會造成視力漸漸喪失。

(6)斜視、弱視。近視眼可引起外斜或外隱斜,如雙眼近視度數相差大於300度者,易引起度數深的眼外斜和弱視。

戴近視眼鏡要注意哪些事項?

有些屈光不正患者不配眼鏡,隻是由於對戴眼鏡存在顧慮而不敢戴眼鏡,擔心戴眼鏡會使近視加深,擔心戴上眼鏡摘不下了,還有人說戴眼鏡會使眼睛變形。這些顧慮是不必要的。

配戴合適的眼鏡,雖然不能徹底將屈光不正治愈,但也不會損壞眼睛。戴上合適的眼鏡,矯正了眼睛的不足,提高了視力,對眼睛有益,對工作和學習有益,不會促使屈光不正發展。至於有些患者戴眼鏡以後確實屈光不正的程度有所發展,少數人可能是因為所配的眼鏡不合適,大多數與近視患者能否合理地使用眼睛有密切的關係。如果戴上合適的眼鏡以後,仍然不注意愛護眼睛或不懂得如何科學地使用眼睛,其近視仍然可能繼續發展,但並不是由於戴眼鏡的關係。

因此,戴眼鏡以後仍需注意合理地使用眼睛,盡量防止近視發展。戴上眼鏡多數摘不掉,因為戴上眼鏡彌補了眼睛屈光方麵的缺陷,使眼睛趨於正常功能,合適的眼鏡不會損害眼睛。

怎樣預防近視?

近視與遺傳有關,但很大程度上也與後天的生活、閱讀環境和不良的用眼習慣有關,所以應采取預防措施改善上述情況,以期減少其發生與發展。

(1)減少視力負荷。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姿勢端正,眼與讀物距離保持25~30厘米。不在乘車、走路或臥床情況下看書。用眼1小時後休息10分鍾左右並遠眺,使眼調節得以放鬆。

(2)改善視覺環境。教室明亮,照明應無眩光或閃爍,黑板無反光,桌椅高度合適,使眼與讀物保持適當距離,勿在強光或暗光下閱讀或寫字。

(3)減少遺傳因素的影響。高度近視眼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因此,父母均為高度近視眼的子女發生近視眼的概率更大。

(4)定期檢查視力,如有異常應及時矯治。

(5)注意營養,加強鍛煉,增強體質,使眼和全身都能正常發育。如果發現孩子看遠物不清楚,或喜歡眯著眼看,那就表示孩子可能有近視了,應該及時到醫院檢查。如果檢查結果隻是調節痙攣(假性近視),就應該改變閱讀習慣,注意用眼衛生,可以避免發展為真性近視。如果檢查確定為真性近視,那就應該配戴合適的眼鏡。

中醫治療近視的療方有哪些?

療方一

杞菊地黃湯

【成分】枸杞子12克,熟地12克,茯苓12克,山藥12克,山茱萸9克,澤瀉9克,丹皮9克,菊花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本方係六味地黃丸加枸杞、菊花而成。六味地黃丸為滋補肝腎之名方,現又加枸杞、菊花養肝滋腎之品,以增強滋補肝腎、益精明目之功效。

【主治】近視眼。症見能近怯遠,眼前黑花漸生,伴頭暈耳鳴,失眠多夢,腰膝酸軟,舌紅,脈細。

療方二

定誌湯

【成分】茯神12克,菖蒲9克,遠誌6克,人參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遠誌、菖蒲寧心安神定誌;人參益脾生津,大補元氣;茯神健脾補中,寧心安神。諸藥合用,共奏補心益氣,安神定誌之功。

【主治】真性或假性近視。症見看近清楚,視遠模糊,全身無明顯不適,麵色白光白,心悸神倦,舌淡,脈弱。

療方三

駐景丸加減方

【成分】枸杞子15克,楮實子15克,菟絲子15克,熟地15克,黨參15克,黃芪18克,白術12克,當歸12克,補骨脂12克,淫羊藿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枸杞子、楮實子、菟絲子補肝益腎明目;熟地、當歸、補骨脂、淫羊藿補肝腎、益精血、強腰膝;黨參、白術、黃芪健脾益氣。本方具有滋補肝腎,益氣養血之效。

【主治】高度近視。症見病程較長,常有眼底、玻璃體及晶狀體退行性改變;或伴有神疲,腰膝無力,不耐久視,眩暈耳鳴,舌淡紅,苔白,脈細或沉細無力。

【加減】若納呆,腹脹,苔厚,或服藥後便溏者,去熟地、當歸,加枳實12克,神曲10克,炒穀芽15克;若有視疲勞、眼酸脹者,加柴胡10克,白芍15克,龍骨、牡蠣各30克;眼前偶有閃光感者,加桑寄生30克,杜仲12克;眼前黑影飄舞增多者,加陳皮8克,法半夏10克,昆布15克,海藻12克,珍珠層粉3克(衝服)。若服上方後口幹,或素有陰虛者,去補骨脂、淫羊藿、黨參,黃芪減量,酌加女貞子12克、桑椹12克,阿膠(烊化)10克,沙苑子12克。

什麼是假性近視?

近視是由於先天的或後天的因素,造成眼球前後徑變長,平行光線進入眼內後,在視網膜前形成焦點,引起視物模糊。而假性近視是由於睫狀肌的持續性收縮,過度調節,形成調節痙攣,臨床上產生頭暈、眼脹、視力下降等視力疲勞症狀,由於眼的屈光力增強,使眼球處於近視狀態。假性近視和真性近視從症狀上看有相似的地方,都是遠視力不好,而近視力好。但假性近視屬於功能性改變。因此,隻要設法放鬆調節痙攣,假性近視也就不存在了。

怎樣治療假性近視?

(1)堅持做眼保健操,每日3~4次。或用耳針、穴位按摩等方法治療。

(2)散瞳療法。應用睫狀肌麻痹劑,如1%後馬托品或1%阿托品點眼,每日1次。

(3)戴凸透鏡法。先讓患者戴一個度數較高的凸透鏡,注視5米遠的視力表,使睫狀肌放鬆,然後調整凸透鏡的度數,使視力基本正常為止。

(4)遠眺法。經常在學習或寫字1~2小時後遠眺大自然景色,使睫狀肌調節得以鬆弛。假性近視要注意和真性近視區別,如假性近視戴了近視鏡片,眼睛會很不舒服,因為它並沒有解除調節痙攣,還有導致近視發展的危險。

預防假性近視的方法有哪些?

注意用眼衛生,閱讀和寫字注意保持30厘米距離和正確的姿勢。改善學習環境,注意自然光線和室內充足的照明。勞逸結合,改掉不良的學習習慣,閱讀2小時應休息10~15分鍾,不要躺著或走路時看書。另外,建立良好的學習製度,加強體育鍛煉也是很重要的。

什麼是遠視?

當眼的調節作用完全處於鬆弛狀態時,來自無限遠或5米以外的平行光線進入眼球後經過屈光間質的折射作用聚焦於視網膜後麵,在視網膜上形成一朦朧圈,結果導致不清晰的物像,稱為遠視。遠視可分為軸性遠視和屈光性遠視。軸性遠視指眼球前後徑(眼軸)過短,而眼屈光力正常,這是遠視眼最常見的原因。屈光性遠視指眼軸長度大致正常,但因角膜或晶狀體前麵彎曲度減弱,特別是後者,以致造成屈光力降低。

遠視的症狀有哪些?

(1)遠視患者為了獲得清晰物像,不論看遠或看近都需要運用調節,而調節力的強弱與年齡和健康狀況相關。輕度遠視在青少年時期,由於調節力強,遠、近視力都正常,故又稱為隱性遠視。中、高度遠視,有的遠視力正常而近視力差,有的遠近視力均不正常,所以又稱為顯性遠視。隨著年齡增長,調節力下降,遠、近視力均下降,以近視力減退更明顯,出現“早花”現象。年輕患者由於長時間過度的調節痙攣,眼屈光力暫時加強,使遠視眼呈現正視或近視狀態,後者稱為假性近視。

(2)視力疲勞。視力疲勞是遠視患者的主要自覺症狀,表現為視物模糊,眼球、眼眶和眉弓部脹痛,甚至惡心、嘔吐,尤其閱讀或近距離工作時更為明顯,稍事休息症狀減輕或消失。

(3)遠視患者使用過多的調節必然伴隨過多的集合,因而產生調節性內斜視,遠視度數較高的一眼呈內斜位。

(4)眼球各部分較小,晶狀體大小基本正常,前房淺。高度遠視眼眼球小。視神經乳頭較小、色紅、邊緣不清、稍隆起,類似視神經乳頭炎或水腫,但矯正視力正常或與以往相比無變化,視野無改變,長期觀察眼底情況無變化,稱為假性視神經乳頭炎。

(5)遠視患者常伴有慢性結膜炎、瞼緣炎或瞼腺炎。

遠視是如何產生的?

新生兒的眼球未完全發育,眼軸較短,多為遠視眼。少兒的晶狀體彈性強,形態也較膨凸,因此可借其調節作用而得以矯正視力。10歲左右的兒童眼球發育已到一定程度,眼軸逐漸增長,因而遠視眼的程度也隨之減弱。到成年以後,眼球完全定型,大多數遠視眼可成正視眼;有些人眼軸過短成為遠視眼;還有些人由於一些內因或外因的影響使眼軸過長而成近視。

遠視容易引起眼睛內斜嗎?

正常人看遠是不用調節的,看近時則需要用+3.0D的調節就夠了。但對於遠視者而言,看近所用的調節則需加上遠視度數。眼睛看近物時產生近反射,調節的同時使雙眼內轉產生集合輻輳,高度遠視的患者看物體比正常人多用調節,從而使其比正常人多產生輻輳,眼球呈現一種過度內轉狀態,也就出現了內斜視,這種情況多見於+2.0D~+9.0D的遠視兒童。其中內斜完全由調節過度引起者稱為完全性調節性內斜,此種內斜戴遠視眼鏡可使內斜全部矯正;另一部分內斜除調節過度因素外,尚有眼外肌發育異常等因素,稱為部分調節性內斜。戴鏡後內斜隻能部分矯正,殘存內斜需手術治療。

為什麼兒童患遠視眼需盡早治療?

兒童須防治近視,已為眾人所熟悉,而遠視眼的防治還存在一些誤區,有人認為“遠視比近視好,遠視看遠好”,“配眼鏡是近視眼的事”等等,其實這些說法是不正確的。所謂遠視眼,是外界景物的反光進入眼內屈光係統後,焦點落在視網膜的後麵,不能在視網膜上清晰成像,看遠看近均不清楚。許多中高度遠視眼不僅視力低下,還伴有斜視、弱視等。所以眼科醫生認為,遠視是比近視更麻煩的屈光不正眼疾,不能等閑視之。

遠視眼除了影響遠近視力之外,還因調節肌之一的內直肌長期過度收縮,致使發生肌肉疲勞症狀,眼球酸脹,眼眶疼痛,同時伴有頭昏腦脹。患兒會出現上課時精神不集中,記憶力不佳,討厭看書寫字,因而學習成績下降。

遠視者,其調節力加強後,必定會增加內直肌的興奮性。如果一隻眼的遠視程度嚴重,為使該眼看清物景,必須增加調節,內直肌的興奮性必然比正常眼增加,因此,有的遠視眼逐漸形成內斜視。所以,斜視眼多數出現在遠視度數較高的患兒。有屈光參差的遠視伴斜視患者多數都習慣用注視眼(遠視度數較低之眼)工作和學習,而將不使用的斜視眼擱在一邊,時間久後,就會導致斜視眼成為弱視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