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屈光不正、斜視和弱視的防治(3 / 3)

(2)到2歲半或3歲左右,用1%阿托品擴瞳並驗光,將遠視度數及散光度數做完全矯正。遠視性屈光完全矯正後,調節能得到放鬆,並能提高視力,因此調節性內斜視的內斜位可以得矯正。

(3)戴鏡3個月後檢查視力,如有弱視,必須治療弱視。弱視治療好後再用同視機訓練融合力及立體視覺功能。

(4)如戴3個月後斜視好了一部分,如原來內斜30°,戴鏡後尚有15°,表示部分調節性內斜視,必須用手術治療餘下的15°內斜。手術前同樣要訓練弱視,手術後訓練雙眼視覺,並仍需戴鏡,但度數可適當減低。

(5)如果戴鏡3個月後內斜視不能矯正,表示是非調節性內斜視,必須早期手術做內斜視矯正。如有弱視,手術前同樣要先治療弱視,術後訓練雙眼視覺功能。

什麼是共同性外斜視?

共同性外斜視指雙眼注視同一目標時其中一眼的視軸表現不同程度的外斜現象。共同性外斜視大多是交替性外斜視。

治療共同性外斜視的措施有哪些?

(1)對原發性共同性外斜視的患兒,要用同視機做融合訓練;少數有弱視的患兒則先進行弱視治療,再做融合訓練,然後在融合訓練的基礎上做視覺訓練,才能使外斜視獲得功能性痊愈。

(2)有外斜視同時有近視的患兒,一定要擴瞳驗光配戴充分矯正的近視眼鏡,這樣一部分患兒的外斜視可得到矯正。如戴近視眼鏡3個月後外斜視沒有得到矯正,就要手術治療矯正外斜位,術後還需要繼續進行雙眼視功能訓練。

(3)對繼發性外斜視的患兒,要早期進行手術治療,如有弱視,術前進行弱視訓練,術後再做雙眼視覺功能訓練。

什麼是麻痹性斜視?

麻痹性斜視是由於一條或多條眼外肌麻痹所致的眼位偏斜。其原因可能是支配眼肌運動的神經核、神經,或者眼外肌本身的器質性病變引起。根據患者的發病年齡,本病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類。先天性者在出生時或出生後早期,由於發育異常、產傷或嬰幼兒疾病所致;後天性者多急性發病,可由於炎症,中毒、外傷、腫瘤、腦血管病或代謝性疾病所引起。先天性和後天性眼外肌麻痹,分別在患者雙眼單視功能建立之前和以後發病,因此臨床表現有明顯差異。

治療麻痹性斜視的措施有哪些?

(1)通過神經科會診或鼻咽檢查、內科會診以尋找神經麻痹的病因,盡可能針對病因治療。

(2)病因一時不能明確者,可使用維生素B1、維生素B12血管擴張劑及潑尼鬆等激素類藥物。

(3)經上述治療半年以上未見好轉時可考慮手術矯正。但若麻痹眼視力已趨減退,可酌情提前手術。

什麼是隱斜?

雙眼注視時不出現眼位偏斜,雙眼注視狀態被幹預時出現偏斜,稱為隱斜。如果將一眼遮住,另一眼注視,被遮的一眼即刻偏斜,除去遮蓋,則被遮眼恢複正位。如果遮眼開放後眼球從內側轉動到中間是內隱斜,從外側轉動到中間是外隱斜,從上方轉動到中間是上隱斜。用隱斜計檢查或用梯形三棱鏡結合遮蓋法檢查,可測出隱斜的度數。

中醫治療麻痹性斜視的療方有哪些?

療方一

正容湯

【成分】防風10克,白附子(炒)10克,秦艽10克,白僵蠶10克,木瓜10克,鬆節10克,製半夏6克,羌活6克,膽南星6克,甘草3克,生薑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膽南星、製半夏、白僵蠶、白附子化痰祛風通絡;羌活、防風、生薑祛風散邪通絡;木瓜、鬆節、秦艽祛風疏筋緩急;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祛風散邪,化痰通絡之功效。

【主治】麻痹性斜視。症見起病驟然,眼球偏斜,視一為二,頭痛眩暈,惡心嘔吐;或伴有體胖痰多,身倦納呆,舌淡苔白滑或膩,脈滑。

療方二

補陽還五湯

【成分】黃芪12克,當歸6克,赤芍4.5克,川芎3克,桃仁3克,紅花3克,地龍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重用黃芪益氣,氣行則血行;當歸、赤芍、川芎、桃仁、紅花、活血化瘀;地龍疏通經絡。全方共奏補氣活血,化瘀通絡之效。

【主治】麻痹性斜視。症見病人患中風後,目珠偏視,口眼喁斜,半身不遂,或肢體麻木,麵色萎黃,舌質淡或有瘀斑,苔白,脈細。

療方三

天麻鉤藤飲

【成分】夜交藤12克,石決明12克,杜仲10克,川牛膝10克,桑寄生10克,鉤藤9克,茯神9克,黃芩9克,山梔子9克,益母草9克,貝母9克,天麻6克,膽南星6克,僵蠶6克,全蟲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天麻、鉤藤平肝熄風;石決明平肝陽、清肝熱;梔子、黃芩清熱瀉火;益母草活血利水;桑寄生、川牛膝補益肝腎,且引氣血下行;夜交藤、茯神寧心安神;膽南星、貝母、僵蠶、天麻化痰熄風。本方具有平肝潛陽,化痰熄風之效。

【主治】麻痹性斜視。症見眼球突發性偏斜,患者素有頭暈耳鳴,失眠多夢,腰膝疲軟,舌紅苔黃,脈弦細或弦滑。

什麼是弱視?

根據1996年4月中華眼科學會兒童弱視斜視防治學組會議通過的弱視定義是:凡是眼部無明顯器質性病變,以功能因素為主引起的遠視力矯正低於0.8者均列為弱視。也就是說,如果孩子的眼睛不紅不腫,炯炯有神,而且眼科醫生用常規檢查方法,如裂隙燈、眼底鏡等也不能發現眼球本身有明顯病變,然而經散瞳驗光,配戴合適的矯正眼鏡後,視力仍不能達到正常,這樣的眼睛被稱為弱視眼。

弱視與近視有哪些不同?

弱視與近視不是一種病。近視眼是由於眼的調節肌肉睫狀肌過度緊張或遺傳等原因造成眼軸變長引起的看遠不清楚,看近清楚的眼病,戴鏡後矯正視力多可恢複正常,而弱視是一種視功能發育遲緩、紊亂,常伴有斜視、高度屈光不正,戴鏡視力也無法矯正到正常的眼病,兩種病有本質的不同。

弱視對兒童視功能的危害比近視大得多。因為近視僅僅是視遠時視力下降,不伴有其他視功能損害,視力矯正不受年齡限製;而弱視患兒不僅視力低下,不能矯正,可能無雙眼單視功能,無立體視覺,今後不能勝任駕駛、測繪及精細性工作,不僅影響工作前途,而且直接影響到我國的人口素質。

引起弱視常見的原因有哪些?

(1)屈光不正。這種患兒生來就有高度遠視、散光,少數有高度近視,兩眼的屈光度數相近或相等,雙眼的視力往往也相近或相等。這些孩子如果不配戴合適的眼鏡,看外麵世界總是模模糊糊的。這樣,由眼傳到大腦的衝動較正常眼弱,致使眼到大腦皮質視覺中樞神經通路發育不良,從而產生弱視。這種弱視稱之為屈光不正性弱視。

(2)屈光參差。有些孩子,他們有屈光不正,但一眼度數低,一眼度數高,稱為屈光參差。屈光度數低的眼看東西是清楚的,而度數高的那隻眼看東西則模糊不清,當兩眼同時看一個物體時,由每隻眼傳人到大腦的衝動不一樣,在大腦視皮質形成兩個清晰不等的物像,大腦無法將它們融合成為一個物像。這樣,視覺中樞主動抑製了模糊的像,隻對清晰的像產生反應。久而久之,度數深的那隻眼就形成了弱視眼。這種弱視就是屈光參差性弱視。

(3)斜視。是常見的弱視原因。這種患兒有斜視或曾經有過斜視。常伴屈光不正或屈光參差。斜視的孩子看東西時,常有複視和視覺紊亂,即用一眼看一個物體,例如看桌子,桌子的像落在眼底一個部位,而另一隻眼看桌子,桌子的像落在眼底另一個部位,由眼底不同部位傳人到大腦的衝動就反應出兩個像,這就形成複視。而另一方麵,桌子旁的像又落到斜視眼的黃斑區,使這個像和另眼在大腦的桌子像重疊在一起,就產生視覺紊亂。由於複視和視覺紊亂,孩子感到極度不適。於是,大腦皮質主動抑製了從斜眼傳來的衝動,斜眼視力

下降成了弱視眼。

(4)形覺剝奪。出生時由於某些原因,如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上瞼下垂或不適當的遮蓋影響了進入眼的光刺激,使該眼不能產生正常的衝動,也就沒有正常的衝動傳入到視覺中樞,使眼到視覺中樞的通路發育受影響,從而產生弱視。

(5)先天性弱視。這是一種少見的弱視,意思就是生來就有的,原因不清。有人認為與新生兒期眼底及視路的出血有關,有的伴有微小的先天性眼球震顫。

弱視對患兒的危害有哪些?

弱視患兒不僅視力低下,而且沒有完善的雙眼視功能及精確的立體感。在日常生活中,視力低下常常影響孩子的學習、生活和今後工作,有許多專業要求有良好的視力和立體視覺。立體視覺是人類辨別遠近、深淺的必備功能,是從事精細工作的需要,在每年學生升學、招工、招幹等過程中,就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因視力不好而失去機會。如果有一孩子視力為0.2,患有弱視,則不論是否戴上眼鏡,視力都隻有0.2,沒辦法像正常人戴眼鏡後到達1.0。這種視力如果不治療,則一輩子都是0.2,不能開車,要上視障特殊課程,在學校中學習有障礙,在社會上競爭力及機會也會降低。

弱視的輕重程度是如何規定的?

屈光不正矯正以後,遠視力≤0.1者為重度弱視;矯正視力為0.2~0.5者為中度弱視;矯正視力為0.6~0.8者為輕度弱視。

為什麼對弱視強調早治療?

弱視是一種發育性疾患,治療效果與治療年齡密切相關,年齡越小,治療的效果越好。但由於6個月以內好眼的視力還很差,發育還不完善,即使弱視也不宜采取遮蓋治療,否則易引起好眼的弱視。三四歲的學齡前兒童進行弱視訓練最適宜。如果錯過了這時機,13歲以後眼至大腦皮質神經通路基本發育完善,視力提高的希望很小,建立完善的立體視覺更難。進入成年,治療弱視則基本無望。所以我們提倡早發現、早治療。弱視的嚴重性也在於這種病常常不被家長和老師們重視,因為弱視眼不紅不痛,除斜視外,外觀沒有明顯改變,有的孩子一隻眼視力還較好,不影響他們玩耍、學習,家長及老師更難觀察到,常常是體格檢查時才發現,失去最佳治療時期,影響療效。又由於弱視治療是較長期的一項治療,有時會與學習產生矛盾,人為中斷治療。

怎樣才能盡早發現孩子的弱視?

(1)定期查視力:家長可自購一張標準視力表,掛在光線充足的牆上,在5米遠處讓孩子識別。反複認真檢查幾次,若一眼視力多次檢查均低於0.8,則很有可能是弱視。

(2)平時注意觀察:除了視力低下以外,弱視兒童往往還有其他表現,如斜視、視物歪頭、眯眼或貼得很近等等。一旦發現孩子有上述現象,應盡早到醫院眼科檢查確診,因為約有1/2的斜視並發弱視。

(3)遮蓋試驗:對於嬰幼兒和不能配合檢查視力的幼兒,可有意遮蓋一眼,讓孩子單眼視物,若哭鬧不安或撕抓遮蓋物,就提示未遮蓋眼視力很差,應盡早到醫院檢查。

弱視能治愈嗎?

絕大部分弱視經過治療是可以治愈的,不僅視力可以達到正常,而且可以部分或全部恢複雙眼視功能建立立體視覺。

首先要強行使弱視兒童配戴合適的矯正眼鏡。我們工作中經常遇到家長不願意讓患兒戴眼鏡,認為會越戴越深,今後不能脫去眼鏡。這是錯誤的。因為對絕大多數弱視兒童來說,無論是屈光不正型、屈光參差型還是斜視型,都存在一個屈光不正的問題,配戴合適的眼鏡就如同照像機的焦距一樣,是為了使患兒弱視眼的視網膜能獲得一個清晰的物像,有一個正常的刺激,使之能產生一個正常的衝動傳至大腦。當然對於弱視兒童的配鏡要特別慎重,要充分散大瞳孔,驗光最好要進行人工驗光,因為電腦驗光誤差較大,配鏡應根據弱視類型、斜視情況等適當調整配鏡度數。我們還常常遇到一些遠視散光的患兒被配戴上近視散光鏡,這無疑給患兒造成人為的近視,影響眼球發育。因此我們建議弱視患兒配鏡應到正規醫院檢查,最好由專科人員檢查,配戴合適眼鏡。其次要進行弱視訓練。常用的方法有傳統遮蓋法、後像增視法、壓抑療法、視覺刺激法等。

在孩子治療弱視中家長應怎樣指導?

(1)要充分了解弱視治療過程是緩慢的,視力提高是逐漸的,因此家長不能操之過急,要有耐心、恒心。

(2)要耐心勸導孩子堅持戴眼鏡。除洗澡、睡覺之外,一定要堅持戴眼鏡,尤其是遮蓋健眼時。這點很重要。鏡腿要用鏈條連起來,防止眼鏡落地打碎。

(3)引導孩子在看近物時一定要戴鏡,尤其是繪圖、寫字時,這樣常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對中、重度弱視的兒童,除戴鏡外,還要堅持到醫院進行弱視訓練治療。應用弱視刺激儀(CAM)的家長要鼓勵孩子認真畫圖,盡量畫得準。

(5)堅持及時複診。2~3歲的兒童每2周1次,更大一些的兒童每月1次,請醫生檢查眼底、視力等。每年要散瞳驗光1次。

總之,由於兒童年齡小、自製力差等因素,家長耐心指導孩子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治療弱視方法有哪些?

弱視治療的關鍵是準確驗光(兒童還需散瞳驗光),配戴合適的眼鏡,在此基礎上進行治療。

(1)傳統遮蓋法+精細目力家庭作業:遮蓋視力好的眼睛,強迫弱視眼(戴眼鏡)看東西,同時做精細目力家庭作業,如用弱視插板進行訓練,刺激視神經係統的發育,使弱視眼視力提高。本法簡單易行,適用於斜視性弱視和屈光參差性弱視,效果可靠。

(2)視刺激療法(即CAM刺激儀):利用反差強、空間頻率不同的條柵,作為刺激源刺激弱視眼來提高視力。此法簡便易行,每次治療時間短,見效快,尤其適用於屈光不正性弱視。

(3)其他還有壓抑療法、後像療法等。

當弱視眼視力恢複到正常時是否該停止治療?

兒童弱視經治療後,視力恢複到正常,很多家長認為從此可以不用治療了,但這是錯誤的。使弱視眼視力恢複正常,僅是治療的第一步,以後還要訓練雙眼單視、融合、立體視功能,如不作進一步訓練,原來取得的正常視力也將是不穩固的。

如何對弱視患兒進行複查?

一般半年複查1次。複查時需要驗光,檢查裸眼視力、屈光度和矯正視力。如果屈光度變化很大,應重新配鏡。

不同類型的弱視預後有什麼不同?

不同類型的弱視在發病機製方麵有本質區別。斜視和屈光參差性弱視進入雙眼的光刺激是等同的,雙眼黃斑部都參與視功能的發生、發展過程,所以預後較好。但形覺剝奪性弱視是在嬰幼兒期視功能尚未發育到完善或成熟階段,視網膜未能得到足夠的光刺激而未能充分參與視功能的發育過程,造成弱視,這種弱視不僅視力低下,且預後也差。單眼障礙造成的後果較雙眼者更為嚴重。所以由於眼病而遮蓋嬰幼兒日艮睛時應特別慎重,以免形成剝奪性弱視(尤其6個月以內的患兒)。

綜上所述,先天性及形覺剝奪性弱視預後較差。屈光不正性、屈光參差性、斜視性弱視預後較好,關鍵在於早期發現、及時和正確治療,這樣絕大多數視力可提高,獲得正常視力的可能性也.相當大。

什麼是低視力?

低視力是指手術、藥物治療或常規屈光矯正無法改善的視功能障礙,但並非盲目。它包括視力、視野和對比敏感度下降等許多方麵。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製定的標準,即好眼最佳矯正視力低於0.3,或視野半徑小於10°者為低視力。

什麼是助視器?

對低視力的處理不是針對眼病本身,而是通過光學或非光學手段,放大觀察目標的影像或增加目標影像的對比度,以改善患者的視力。這類裝置或設備統稱作助視器。但配戴助視器並不能達到完全康複的目的,隻有配用助視器與訓練相結合,才能達到較好的康複效果。

助視器分為哪幾類?

助視器主要分兩大類,一類為光學助視器,如眼鏡、角膜接觸鏡、望遠鏡、放大鏡等;另一類為非光學助視器,如大字印刷品、專用照明燈、閱讀裂口器、閉路電視等。

引起低視力的眼病有哪些?

老年性白內障,為我國目前60歲以上老年人的主要致盲病因;高度近視,約占低視力門診的20%;小眼球小角膜,為先天發育異常;視網膜色素變性,早期出現夜盲,視野逐漸縮小;視神經萎縮,約占低視力門診的12%;先天性白內障術後無晶狀體眼,因為弱視而形成低視力;黃斑變性為老年人常見的低視力原因。此外,青光眼、角膜病、沙眼、眼球震顫也占低視力的一定比例。低視力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顯著增高,與老年性白內障、青光眼在老年人中發病率高有關。

低視力的保健方法有哪些?

(1)對老年人首先是驗光配眼鏡,包括看遠的眼鏡及看近用的老視鏡。

(2)對戴普通眼鏡仍不能改善視力者應該配用助視器,指導患者進行定向及活動方麵的能力訓練,即使患者通過訓練能夠安全地在室外及室內不依賴他人獨立活動。

(3)由於視力損害可引起患者一係列不良的心理及生理反應,應該通過心理谘詢得到解決,但這些常未引起眼科專家、患者本人及家屬的足夠重視。

哪些眼病可到低視力門診進行診治?

凡是各種眼病經治療病情穩定或基本無法治療時,即可在低視力門診就醫。常見的疾病包括先天性眼病、眼球震顫、先天性白內障、視神經萎縮、眼白化病、原發性視網膜色素變性、黃斑變性、青光眼、糖尿病性眼底病變、高度近視、白內障術後無晶狀體眼等。

治療低視力的措施有哪些?

用藥物或手術的方法,中止或減緩眼病的進展並力求恢複眼組織的完整性及視功能。低視力的護理不是直接針對眼部本身而是一種康複手段,主要通過光學或非光學方法充分發揮患者殘餘視力的作用,提高患者的學習、工作和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助視器是放大目標的影像和(或)增加其對比度,改善患者的視力。

視覺功能性訓練:訓練包括近距離和遠距離視覺功能性訓練,其中包括指導使用助視器,重點是學會視覺操作,掌握視覺技能。訓練的內容是:視覺認識和注視訓練、視覺辯認訓練、視覺追蹤訓練、視覺搜尋訓練、視覺記憶訓練。

低視力兒童的康複訓練包括:視覺、聽覺、觸覺訓練和運動知覺、嗅覺與味覺訓練以及自我照顧或獨立生活能力、運動發育等方麵的訓練。

老年低視力者的康複訓練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的訓練、定向和活動的訓練、助視器的使用與保養。

怎樣對低視力兒童進行視覺功能訓練?

最初是讓患兒看手電筒的燈光,亮光從上、下、左、右各個位置由遠及近移向眼睛,訓練患兒追隨及固定目標的能力。隨後可以用各種色彩鮮明、背景對比清晰及反光良好的玩具來代替燈光訓練。在1歲左右,應把玩具放在他們周圍,讓他們觀察、尋找,並逐步引導患兒注意周圍的事物,如人、家具等。到2~3歲時應讓他們看各種帶彩色的圖畫,先是看單一色彩的圖,然後看彩色線條圖,進一步再看較複雜的圖。接下去是練習描圖及畫畫,圖的內容要盡量與日常所見的實物相聯係,如房屋、汽車、輪船等等。這樣,不但訓練了患兒的視覺功能,也訓練了患兒的聽覺和說話能力,為今後進一步訓練自我照顧和獨立生活能力或工作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何預防兒童低視力?

預防兒童低視力主要是早查早治。兒童的視覺器官--眼睛及大腦視覺中樞若發育不良或有眼病等損傷,會造成兒童的視覺功能低下,成為低視力兒童甚至是肓童。這對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會產生嚴重影響,給家庭和社會增加更多、更重的負擔。若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和訓練,結果可能完全相反。

小兒應分別在出生時、6個月、1歲、2歲、3歲及4歲半進行包括眼部在內的全身檢查。兒童到4歲半以後眼球的解剖及功能的發育已經與成人基本相同,因此,4歲半以前是兒童低視力防治的關鍵期。尤其是在嬰幼兒時期,患兒不會告訴家長自身的視力情況。這就要求我們的保育員、醫生、家長--幼兒健康情況的觀察者,自始至終保持著耐心細致和高度責任心,從觀察小兒的運動、行為著手,如發現小兒行為呆滯、反應遲鈍,就要引起重視,到眼科門診做進一步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