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四次機遇成就500年晉商 第四次曆史機遇 建立票號成為金融業翹楚(2 / 2)

道光四年(1824年),成立了第一家票號——日升昌票號,當時是由老板李大全出資金30萬兩,雷履泰出2萬兩。

日升昌開業後,不出雷履泰所料,生意非常興隆。京城眾多的晉商蜂擁而至,絡繹不絕。

生意興隆,業務內容就增多了。既然專門經營銀票生意,就不能僅限於替人彙兌。於是在兩地銀鈔彙兌的業務之外,日升昌又正式增設了兩大營業內容:儲存與放貸。這樣,票號就具備了早期銀行業的基本功能。

“天津化寶鬆江京,紋(番)銀出在廣朝城。

上洋豆規誠別致,公估紋銀西安行。

票色重貴足紋原,雲南票錠莫忘情。

川白錠出成都省,荊沙老銀沙市行。

二四估寶屬漢武,桂梧化銀記分明。

常紋周在汀潭縣,長沙用項銀出名。

常德市紋銀為主,金陵頃化是足色。

粗俗不堪入目視,誠恐難記隨口誦。”

——《周行銀色歌》

事實證明,雷履泰創辦票號

是一個極大的成功。雷履泰雖然隻開辦了“日升昌”這一家票號,但他實際上是開創了一個全新的行業。

到清朝末年,1904年,山西票號在全國一百多個城市開設了450家分號,經營的金額高達七、八億兩白銀,就連清政府的政府稅收很大一部分也都由山西票號彙兌存儲。山西票號獲得了“彙通天下”、“九州利賴”的名聲。

自從晉商創立一個個票號以後,在晉中平遙、太穀、祁縣這三個看似土裏土氣的小縣城裏,每天都有無數的指令發往全國各地,遙控著全國金融命脈。這三個小縣城形成金三角,可以說要條件沒條件,要資曆沒資曆,卻像一個灰頭土臉的鄉下佬指揮著一個時尚的城裏人,主宰著當時的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金融與經濟活動。不得不說,這是晉商導演的一出天下大戲。即使是在世界金融史上,也沒有一個商業團體能夠做到這般輝煌,晉商真的是一個奇跡。

“金太穀,銀祁縣。”——山西民諺

“汾、平兩郡,多以貿易為生,……富人攜資入都,開設帳局。”——《晉遊日記》

“(太 穀)自有明迄於清中葉,商賈之跡幾遍行省。東北至燕、奉、蒙、俄,西達秦隴,南抵吳、 越、川、楚,儼然操全省金融之牛耳。”——《太穀縣誌》

“清代歸化城商賈有十二 行,相傳由都統丹津從山西北京招致而來,成立市麵商業。……其時市麵現銀現錢充實流通 ,不窮於用,銀錢兩業遂占全市之重心,而操其計盈,總握其權,為百業周轉之樞紐者,厥 為寶豐寶。社之組設起於何時,今無可考,在有清一代始終為商業金融之總彙。”“社內執 事,統稱總領,各錢商輪流擔任。” “大有輔佐各商之力。”“行商坐賈皆與之有密切關係,而不可須臾離者也。平日行市鬆 緊,各商號毫無把握,遇有銀錢漲落,寶豐社具有獨霸行市之權。”——《綏遠通誌稿》

“西北諸省陸路多而水路少,商民交易勢不能盡用銀兩,現錢至十千以上,即須馬馱車載,自不若錢票有取攜之便,無路遠之煩,甚便於民”。 ——山西巡撫申啟賢的奏折

“爾時各省買賣貨物往來皆係現銀。……蓋沿途不靖,各商轉運現銀,時被劫奪,雖有保鏢武士,一遇多人,則寡不敵眾,運轉於是不靈。夫銀錢之收交,關於商家之信用,乃萑苻多盜,梗塞路途,銀錢之收交爽期,商家之信用將墮,故為各商所深憂。而才智明敏之雷履泰,出乎其間,……慨運款之不便,憫各商之束手,遂創興彙兌一法。凡往來銀錢,無論大宗小款,皆攬收該鋪,代為收交。此響彼應,無需現運,隻煩一信之通,出納不爽毫厘。且省路費,免轉運,防劫失,一舉而三得焉。”

——《晉商盛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