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晉商的管理製度 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的經理負責製
一個企業能不能用好管好人,關鍵在於有沒有一個大公無私,嚴於律己,興利除弊,不斷進取的總經理。因為總經理是與資本家合作的代表人,擁有資本經營管理大權,在企業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
總經理在企業的地位,決定著企業能否任人唯賢和知人善任,決定著企業職工人格塑造能否堅持始終如一。應該說,山西企業的總經理大多數做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會使山西商業長盛不衰。
“得人者昌,政界固然,商界何不然”。這是山西蔚豐厚票號北京分莊經理李宏齡對票號用人製度,特別是對經理人選使用的經驗之談。晉商認為:商號經理的聘用,唯才是舉是關鍵。他們在這方麵總結出了一套經驗,形成了經理負責製。
具體做法是:經理聘用之前,先由財東對此人進行嚴格的考察,確認其人有所作為,能守能攻,多謀善變,德才兼備,足以提當經理之重任,便以重禮招聘,委以全權,並始終恪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之道。一旦選中聘用,財東則將資本、人事全權委托經理負責,對一切經營活動並不幹預,日常盈虧平時也不過問,讓其大膽放手經營,靜候年終決算報告,經理頗似“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切由經理處置。如果遇到年終結算時虧賠,隻要不是人為失職或能力欠缺造成,財東不僅不責怪經理失職,反而多加慰勉,立即補足資金,令其重整旗鼓,以期來年扭虧轉盈。
這種體製,是封建文化傳統的延續,具有家長製的特征。從資本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這一點說,類似現代企業製度,但比現代企業製度更具有集權性。現代企業製度,股東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經營管理大權歸董事會,總經理是在董事會領導下進行工作,總經理受董事會的監督與製約,但相對來說是獨立自主的,沒有專門的監督製約力量。
正由於財東充分信任經理,經理經營業務十分賣力。且經理有無上的權力,不論是用人還是業務管理,都由經理通盤定奪。但同人有建議權,大夥友對小事可便宜行事。逢到帳期(三五年不等),經理向財東報告商號盈虧。
經理在任期內,如能盡力盡職,業務大有起色者,帳東則給予加股(人身股)加薪獎勵。如不能稱職,則減股減薪甚至辭退不用。據說,每屆年終各地經理齊集總號彙報工作時,由帳東設宴款待,盈利多者坐上席,帳東敬酒上菜,熱情招待;盈利少或發生虧損者居下席,自斟自飲,受到冷遇。如果二三年都居下席,用不著帳東說話,經理也隻有自請辭職了。
晉商企業的職工,除辭號和號辭者外,實行終身製,沒有退休製度,因而總經理等常常是年老病死在崗位上。資本家為鼓勵總經理等終身為其效力,凡頂身股者死後,還可享受幾個帳期的分紅權利,叫做“故身製”。這種故身股固然有益於解決職工死後家庭沒有收入的後顧之憂,但不實行退休製度,是違反人生自然規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