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得人則興,失人則衰——晉商用人之道 同人保證(1 / 1)

第三章 得人則興,失人則衰——晉商用人之道 同人保證

當然不是隨便誰都可以當成相公的,這裏還要經曆一段複雜的招聘製度,才有可能登堂入室,成為票號中的一員。

山西票號的財東們在用人上的一大特點,就是極其重視“保人”製度。

什麼是保人製度?就是無論是總經理 、分號經理,還是一般票號成員,要想進入到晉商的商號裏就職,都必須有擔保人的保證,才可在票號內服務。所以,在晉商的票號裏,幾乎都是山西人,因為隻有同鄉,才能找到保人進行擔保。這是晉商經營的一個特色。

用擔保的方式來招聘員工,很顯然,突出的好處就是企業有凝聚力,但是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由票號的特殊的經營形式決定的,也是不得不如此而為之。

票號的經營類似今天的無限責任公司,也就是說,老板投了錢來進行經營運作,一旦企業虧損,就要拿全部財產做為賠償債款的抵押。這一點和西方國家的股份製不同。西方的股份製是所謂的有限股份製,股東出資入股,坐收股息,一旦企業虧賠,抵押就是企業資產本身,而不會威脅到股東自己的私產。

這樣大的風險,就迫使財東在選擇經理人和職員的時候,要嚴加審查,因為每個人都關乎自己的切身利益甚至身家命運,所以絕對不可小覷。即使在與總經理簽訂合約時,也必須有幾位保證人在場。

有了擔保人,一旦出現了問題,可以找到責任人,同時擔保人和被擔保人之間都有著親密的關係,這樣也好有一個約束,也是降低風險的一個不得已的手段。

但是對於想要進入票號人來講,尋找擔保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知道,有俗話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知人知麵不知心”,每個人的道德品行都各不相同,外人很難把握。尤其是投身到商業活動中,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是賺錢就是賠錢,關係重大,沒有人願意無端承擔風險去做保人。所以說擔保人“如無 特殊牽連,最不易找”。

事實也正是這樣,擔保是要承擔風險的。比如著名的大票號合盛元在 1913年倒閉,當時其北京分號經理因難以應付債權人的追逼,私逃出京。日升昌北京分莊經理侯垣是合盛元的擔保人之一。眾債權人告到北京地方當局,當地官員就向侯垣等要人,並聲稱如找不到被保之人,就要將擔保人關押抵償,嚇得侯垣連夜出逃,連平遙老號都不敢回。擔保人的風險由此可見一斑。古人說:“不做媒,不做保,一世無煩惱”,是有一定道理的。

而一般擔保人與被擔保人之家多是親戚,或者多年的故交,本鄉本土,枝理相連,知根知底。特別是票號經理的擔保人必須是地方上有名的大戶,否則無法承擔責任。

正是由於尋求擔保人的困難,所以在票號裏一般都是親戚連著親戚,同鄉挨著同鄉,外來人想要進入票號,那是比登天還難的事。所以,從管理經營上來講,這樣即使限製了企業的發展,很難找到合適的人才,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它是由票號的特殊經營形式決定的。

可以說,保人製度既有它的優點,就是降低風險,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就是用人的狹隘性,使很多有經營管理才能的人被拒之門外。但這也是實在是情非得已。

“票號以道德信義樹立營業之聲譽,故選職員、培養學徒非常慎重,人心險於山川,故用人之法非實驗就無以知其究竟。”

“使用同人,委之於事,向采輕用重托製,乃山西商號之通例,然經理同人,全須有殷實商保,倘有越軌行為,保證人負完全責任,須先棄抗辯權。將保證人與被 保人之關係,如無特殊牽連,最不易找,倘保證人中途廢歇,或撤保,應速另找,否則有停 職之虞。同人感於如此嚴厲,再受號上道德陶冶,故舞弊情事,百年不遇。”

——大德通票號掌櫃頡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