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得人則興,失人則衰——晉商用人之道 用人不疑
我們知道,一個人做事,不僅取決於自己的才能,還和天時、地利等諸多因素有關,所以有時候財東雖然對於人選進行了慎重的選擇,但一個真正的人才也可能會經曆很多次失敗。
這個時候,財東應該怎樣做呢?如果換人,其他人也未必一定成功,因為他們會麵臨同樣的問題;相反,如果認準眼前的的確是人才,要做的就不是換人,而是讓這個人繼續做下去,而且要充滿信心地繼續做下去。
這就需要晉商用人不疑的領導藝術了。
太穀的曹財東就曾聘用了一位掌櫃叫富生峻,並將七萬兩白銀交付給他做本錢,打發其赴沈陽開辟市場。
可是富掌櫃在沈陽經營了沒幾年,不僅沒有為東家賺到錢,反而把東家的七萬兩本銀也賠了進去。隻得回太穀向東家彙報賠累經過。他一一分析了賠錢的主、客觀原因,並申明不是自己不盡職守,實在是有些意想不到的因素導致虧損,但自己應該承擔責任,表示被東家辭退也是毫無怨言的。
曹財東聽了掌櫃的彙報,感到他講的賠錢原因符合實際,因此不但不生氣和責怪他,反倒問他:“還敢不敢繼續幹?”富掌櫃蠻有信心地回答:“隻要你東家信任,我當然敢幹!”於是,曹財東又給他撥付了第二筆資本。
不料幾年過後,富生峻又把錢給賠光了。他感到十分慚愧,真想引咎辭職了,可曹財東在聽了他的第二次賠錢報告後,仍然感到不是他個人的原因,對他還是有信心,於是又拿出第三筆本錢,並鼓勵他不要灰心,一定要挺起腰杆來幹,堅決打入沈陽金融市場!
富掌櫃麵對曹財東對自己如此高度的信任,感激涕零。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幹成幹好,以報答東家對自己的知遇之恩,否則就沒有顏麵再見三晉父老!
回到東北後,富掌櫃重振旗鼓,整頓人事,在總結前兩次賠累教訓的基礎上,改變了經營方法,很快就收到明顯的效果。沒幾年,富生峻不僅贏回了前兩次虧賠的錢,而且獲得了巨額盈利。他用賺來的錢,根據東北盛產高粱的優勢,為東家在四平街新開辦了富盛泉、富盛長、富盛成、富盛義四家釀酒後,富生峻錢莊在沈陽也取得了穩固的金融大戶的地位。
曹財東用人不疑的作派在晉商中傳為美談,並為許多財東仿效。
從現代經濟管理的角度分析,這種做法是財東無限責任製的典型表現,似乎是不足取的。但他們那種識人、用人的眼光,以感情重托使其殫精竭慮以圖報效的領導藝術,卻是很值得借鑒的。這種充分信任,使經理們確立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行為的準則。可以說,這是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中最寶貴的資源,它更具有長遠性、整體性、全麵性和戰略性。
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的是有效的管理、大膽的授權、良好的雙向溝通、充分的信任和重視等手段。可以說,晉商的用人藝術決定了企業的興衰成敗。
在曹家做生意,有一個基本的準則,就是隻要看準你是幹才,而且效忠財東,就不惜代價,破格提拔,另加身股,授予經營大權,或派駐大城市,負責經管一個商號或幾個商號。
如小商號掌櫃張子寬,為人精明,辦事穎敏練達。接連辦了幾件扭虧為盈的買賣,深得曹氏信任,被聘為錦生潤票號的首任掌櫃兼關外各商號的總當家。又如金德賬莊的大掌櫃戴世封,管理有方,盈利倍增,曹氏不僅給予最大權力,且每年結賬時可以人身股參與分紅,所分紅利達白銀萬兩。又如秀才出身的高介臣、楊濟溥等,能文善寫,也被曹氏破例錄用為掌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