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軍事上作戰武器的出現 第三節 地動儀的發明(1 / 1)

第三章 軍事上作戰武器的出現 第三節 地動儀的發明

我國古代東漢時期,有位傑出的科學家和發明家名叫張衡,字平子,出生於公元78年。河南南陽人。在安帝劉祜和順帝劉保時,任太史令官職,掌管典籍、天象、曆數、祭祀等事。他在繼承前人成果的基礎上,製造了演示日、月、星辰運行的侯天儀。公元132年張衡發明測定地震方位的地動儀,是世界上公認最早的地震測定儀器,比歐洲早1700年。他創造的測定風向的侯天儀,比歐洲早1000年。他還第一次正確解釋了月食的成因。

東漢時期人們的封建迷信思想很深。張衡任太史令時,每天用心研究地動儀,幾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地動儀的研製上。這引起了朝廷內外許多官員的不滿,一些人四處說他壞話,說他的研究是徒有虛名,勞而無益。張衡麵對各種幹擾和壓力,一天也沒停止研究。他決心把地動儀研製成功。張衡邊想邊動手,繪圖,指點工匠幫做。他根據人觀察四周的視野界限,綜合當時的工藝水平,適應人們迷信、神話的心理,設計儀器的外形。儀器內豎著一根銅柱,外表圓周八等分裝有八條龍,龍頭分別朝著八個方向,嘴裏都含一粒銅球。與每條龍的龍嘴相對應,下麵都放著一個金蛤蟆,頭朝上張著口,等待接銅球。隻要哪個方向發生地震,柱子就倒向哪個方向,觸動杠杆,哪個方向的龍就吐出銅球,落進設在下麵的蛤蟆嘴裏。這樣人們就可以知道哪裏發生了地震。製成後在最初的幾年裏,地動儀一直沒有動。遭到許多人的嘲笑,甚至他最好的朋友也產生懷疑。

公元138年3月1日,地動儀朝西的那條龍突然吐出了銅球,隻聽"當啷"一聲,落進了蛤蟆的嘴裏。可是京城洛陽並沒有發生地震,朝廷上下聞訊一片嘩然,有人趁機攻擊張衡的地動儀是騙人的廢物。但是,張衡堅信洛陽以西地區一定發生了地震。

沒過幾天隴西方麵飛馬來報,那裏在3月1日那天發生了地震、隴西在洛陽西500公裏,方向準確無誤。完全證實了地動儀預報地震的準確性、靈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