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類交通中的奇妙東西 第十一節 飛機的發明
美國人萊特兄弟於1903年11月發明和研製出一架雙翼飛機,當年12月17日試飛成功,從此開辟了人類航空科學技術的新紀元。
哥哥威爾伯?萊特(1867-1912),弟弟奧維爾?萊特(1871-1948),出生於美國一個牧師家庭。從小家裏經濟條件差,沒有上幾年學。父親經常外出傳教,兄弟倆在母親的撫育下長大。
他倆青少年時就開始以修理自行車謀生。當時歐洲的科學技術有了飛速的發展,有的人已開始研究飛行。德國的滑翔機實驗大師李連達爾通過多年細致觀察,總結了人類模仿鳥類飛行的各種方式,發表了一部轟動歐美的著作《鳥類飛行與人類飛上天空》,在書中詳細構想出人類翅膀的理想形態和構造。李連達爾立誌要實現自己飛上天空的夙願,一次次進行試飛,但不幸於1896年8月9日在試飛中遇上狂風而機毀人亡。
消息傳到萊特兄弟的家鄉,兄弟倆聞訊感歎萬分,立誌要繼承李連達爾的事業。當時威爾伯已經29歲,弟弟奧維爾25歲。兄弟倆省吃儉用,以修理自行車掙來的錢從事飛行研究。
兄弟倆閱讀了許多飛行的資料,經常關注飛行研究和進展的報道。雖然他們文化不高,但是他們刻苦自學,善於鑽研,對飛行的基本原理很快有所掌握。他們還經常到郊外去觀察鳥類的飛行,發現老鷹在轉彎或升降時,都要將翅膀傾斜,尾巴不住地扭動,這成為他們以後試飛時的要領。
在研製中,他們吸取了前人的經驗和教訓,自行設計出有上下兩層翅膀的滑翔機,這樣可以增加浮力,減少空氣阻力,又在機翼後麵加一個起調節滑翔作用的輔助翼。一種新型的滑翔機於1900年10月製成了。萊特兄弟選擇基蒂霍克一片海邊荒地作為試驗場。他們首先用繩子係住滑翔機,然後手拉著疾跑,隻見無人乘坐的滑翔機真的飛上了天空。接著他們進行載人試飛。威爾伯坐上滑翔機也飛起來了。雖然飛得還不高,但是,這次試飛的成功大大地鼓舞了兄弟倆的決心。他們又繼續試飛許多次,對機體進行了不斷改進,1902年秋,試飛高度已達到距地麵180米。可是,兄弟倆並沒有滿足,因為他們認識到沒有風,滑翔機是飛不起來的。他們思考著用發動機飛行,當時汽車的發展很快,因此他們首先想到把汽車發動機裝到飛機上,再裝上螺旋槳拉動飛行。
試製開始了,為了弄清楚滑翔機的載重量,他們用砂袋裝在滑翔機上一次次實驗,確定滑翔機最大運輸能力隻有90公斤。但當時最輕的汽車引擎也有140公斤,成品是買不到的,於是他們決定自己製作。在一位叫狄拉爾的機械師幫助下,經過艱苦的勞動,他們製成了一部4個汽缸、12馬力、重70公斤的汽車引擎,接著又試製螺旋槳,滑橇等。1903年11月,一架用輕質木料為骨架、帆布為基本材料的雙翼飛機一切安裝就緒,萊特兄弟命名它為"飛行者"號。
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點鍾,在美國東部北卡羅萊納沿海的沙灘上,奧維爾爬上飛機,伏臥在駕駛員的位置上。一會兒發動機開始轟鳴,機翼隨之抖動。突然發動機的聲音更響了,飛機滑動起來,一下子升到5米高的空中。飛機飛行12秒,行程30米,穩穩地著陸了。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首次試飛成功了。
消息傳開後,美國政府讓萊特兄弟進行飛行表演。1908年9月10日,奧維爾當眾飛行,在30米高度飛行1小時零5分,贏得了在場觀眾的歡呼喝彩。三個月後,威爾伯在法國持續飛行2小時20分,飛行距離125公裏。次年,他們周遊世界,在英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國的國王麵前進行飛行表演:成了世界名人。
萊特兄弟返回美國後,在代頓市創辦了飛機公司,從此飛機的研製進入一個新時期。
1910年,德國人製造了金屬飛機,1926年,人類駕駛飛機飛越了北極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