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管理好情緒你就贏了(2 / 3)

5.思維刻板型。

思維刻板的人不快樂,可能與看問題的視角有關。看問題不會從新的角度發現快樂,常常憂心忡忡。如果這種情況可以采用轉換視角法進行糾正,要注意從多方麵多角度看待問題。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可能引起消極情緒,那麼從另一角度來看,就可能發現積極意義,從而使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這便是“轉換視角法”的妙處。

6.表情陰鬱型。

這樣的人能把內心的憂鬱呈現在臉上,卻不能把微笑掛在臉上,快樂就很難走入心中。如果想消除麵部和內心的陰鬱,請稍許調整一下,使情緒平靜一些。然後讓嘴角上翹,盡力上翹。請保持較長時間,1秒,5秒,30秒……你就會體驗到內心也在變化。當你有意調整麵部肌肉時,也在調整內心的情緒狀態,從而逐漸清除消極情緒。

人生五味酸甜苦辣鹹,隻有擁有快樂,才會有幸福的生活。如果你感覺自己不快樂,那麼就行動起來,找回你的快樂。

◎哈佛心理評估:測試一下你的性格吧。

美國知名心理學博士菲爾,曾在女黑人奧普拉的節目裏,做過一組最著名的菲爾性格測試。回答這個測試問題時,一定要按照目前的實際情況作答。

1.在什麼時候感覺最好?

A.早晨 B.傍晚 C.夜裏

2.你走路是什麼姿態?

A.大步快走 B.小步快走

C.不快,仰著頭 D.低著頭,很慢3.和人說話是什麼樣的動作?

A.手臂交疊站著 B.雙手緊握

C.一手或兩手放在臀部 D.碰著或推著與你說話的人E.玩著耳朵、摸著下巴或用手整理頭發4.坐著休息時,你的腿怎樣放置?

A.兩腿交叉 B.兩腿伸直 C.腿蜷在身下5.碰到發笑的事,你怎麼發泄?

A.欣賞地大笑 B.笑而不大聲

C.輕聲咯咯笑 D.羞怯地微笑

6.在派對或社交場合怎樣出場?

A.大聲引起注意 B.安靜入場,找你認識的人C.非常安靜,不被注意

7.你專心工作時,有人打斷你,你會:A.歡迎他 B.非常惱怒 C.在上述兩極之間8.你最喜歡哪種顏色?

A.紅色或橘紅色 B.黑色 C.黃色或淺藍色D.綠色 E.深藍色或紫色 F.白色G.棕色或灰色

9.入睡前幾分鍾,你的姿勢:

A.仰躺,伸直 B.俯躺,伸直 C.側躺,微蜷D.頭睡在手臂上 E.被子蓋頭

10.你經常夢到自己:

A.落下 B.打架或掙紮 C.找東西或人D.飛或飄浮 E.不做夢 F.都是愉快的答案分析

1.A.2;B.4;C.6

2.A.6;B.4;C.7;D.2

3.A.4;B.2;C.5;D.7

4.A.4;B.6;C.1

5.A.6;B.4;C.3;D.5

6.A.6;B.4;C.2

7.A.6;B.2;C.4

8.A.6;B.7;C.5;D.4;E.3;F.2;G.19.A.7;B.6;C.4;D.2;E.110.A.4;B.2;C.3;D.5;E.6;F.121分以下:內向的悲觀者。優柔寡斷,杞人憂天。

21~30分:缺乏信心、挑剔。謹慎小心。

31~40分:以牙還牙的自我保護者。明智謹慎、注重實效。

41~50分:有活力、有魅力、講究實際。

51~60分:活潑、容易衝動,能夠迅速做出決定。

60分以上:傲慢的孤獨者,有極端支配欲,自負、自我中心。

控製煩躁的三條錦囊

不要慨歎生活的痛苦!慨歎是弱者。

——世界著名思想家 高爾基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威廉·波拉克指出:偶爾的憤怒並不是件壞事。因為我們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總會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如果長期壓抑自己,不將積鬱的憤怒爆發出來,對自己的身心會有很大的傷害,可能會使自己的自尊受到打擊,甚至傷害自己的身體,引起高血壓和心髒病。

憤怒的情緒是負麵情緒裏衝擊力很大的一種,學會管理情緒重要的一點就是克服自己的憤怒。因為每個人都不想讓自己的憤怒“開鍋”,總在試圖通過各種努力,來控製和消除自己的憤怒。憤怒本身不過是情緒的冰山一角,並不是獨立存在,而是被害怕、怨恨或不安等情緒所引發。如果憤怒不可避免,那麼我們要做的就不是壓抑憤怒,而是找到引發憤怒的情緒根源,在達到憤怒之前消除這些煩躁的情緒,就會去掉憤怒帶來的消極影響。

心理學家將人的煩躁情緒分成三種類型,並列出破解每一種憤怒的辦法。

1.爆發型憤怒。

這種煩躁情緒的症狀是:“如果你再把髒襪子隨便亂扔亂放,我就搬出去住!”也許把你逼到這種爆發的邊緣並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但是當這一刻真的來臨時,便會地動山搖,令身邊人都想逃離。

那麼如何避免因情緒煩躁而引發的爆發型憤怒呢?首先就要等待怒氣消解。研究表明,憤怒一般持續的時間不超過12秒鍾,就如暴風雨,爆發時足以摧毀一切,但過後卻風平浪靜。所以在這關鍵的12秒內讓怒氣自然消解,這就非常重要。可以嚐試深呼吸,或者在心中默數10個數,當你數完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已經沒有那麼生氣了。也可以調換自己的情緒,換一種說法來表達自己,會讓你感覺一切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比如,以“我對你的行為實在是感到很失望”,來代替“你簡直就是蠢貨!”這句話,要比在暴怒時的口不擇言顯得更有理智也更有力量。

2.隱忍型憤怒。

這種情緒煩躁的症狀是:“我很好,一切都很好,沒事。”即使內心有一萬個憤怒的火球,表麵卻仍然展現給別人一張笑臉,對內在真實的情緒進行不露痕跡的掩藏。很多人從小被反複教育,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要忍住,不能輕易發脾氣,要做紳士或淑女,發怒隻會讓人失去聲譽、朋友、工作甚至婚姻。

如何避免因隱忍型憤怒而帶來的情緒煩躁呢?如果有人責備你,你可以用積極的、有建設意義的語言進行反擊。對方可能會對你的語言感到吃驚,甚至有些生氣,但他們會原諒和習慣你的方式。也可以嚐試挑戰自己的容忍底線,問自己:“老師批評我不完成作業,是為了我好嗎?”;“我每周末都在打遊戲,對學習有幫助嗎?”這樣反問自己,就會得到相反的答案:“當然不!”正確認識對與錯,這就是開始改正的第一步。然後將自己置身事外,想象一下,一個朋友長期被領導批評,無休止地加班卻被漠視。那麼他該如何做出正確的反應呢?列出清單,寫下他可能采取的行動,然後問自己說:“為什麼這些方法對他可行,對自己卻不可行呢?”

3.嘲弄型憤怒。

這種情緒煩躁症狀是,以拐彎抹角的方式來轉化自己的不快,而且臉上還帶著笑容:“你遲到得正好,這讓我有了研究菜譜的時間!”為什麼愛嘲弄呢?因為生活經驗告訴你,直接表達負麵情緒是不對的,所以你會選擇一條非直接路線。如果對方生氣了,那麼這是他們自己的問題,而不是你的錯。畢竟你是在開玩笑,難道現在的人已經開不起玩笑了嗎?

如何避免因嘲弄型憤怒的情緒煩躁而帶來的消極影響呢?就要學會直截了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嘲弄是一種被動的攻擊性溝通,所以非常容易傷人,尤其是很親近的人。不如找到合適的詞語,在感到憤怒之前把話說出來。

比如在等待愛遲到的朋友時,在她到來之前,進行一下表達不滿的各種練習,就能避免在看到朋友後進行的尖銳嘲弄。要堅定而且清晰地直接表達你內心真實的想法,這樣有時候會更奏效。尤其對於孩子來說,要簡單而溫柔地提醒,比如“在沙發上亂跳是不對的”,清楚傳達信息要遠比說“哦,別擔心,你這麼做隻會讓我再準備一筆錢來買一組新沙發”要好上幾倍。

人生是多角色、多回合、多場所的連續博弈,所以采用更佳方式排解憤怒的巨大意義在於爭取下一場所、回合和角色的博弈可以獲得更加理想的結果(如果確知明天就是末日,今天誰敢惹老子憤怒,一定搞死他,是不是,哈哈)。而如何才能避免以後為同樣的事情而憤怒(至少降低憤怒的等級),是我們漸漸淡化這次憤怒後所必需迅速考慮的。

總之,憤怒隻不過是一種情緒,但是如果不好好控製,就會讓你變得猙獰可怖,更會讓你變得充滿了苦惱和孤獨。如果控製好煩躁易怒的情緒,就會讓你變得更加平易近人,也更加從容不迫,人生才會更加的快樂和幸福。

◎哈佛心理評估:測測你是否有急躁的不良性情。

美國哈佛醫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負麵情緒可以影響人的免疫係統,導致抗病能力下降。急躁的性情總會給人帶來負麵情緒,如焦慮、緊張、恐懼等。

每個人都經曆過等車,你有急事,車卻遲遲不來,你隻能瞪著眼睛幹著急,可是有什麼辦法?不如觀察一下等車時自己是什麼樣的姿態,這與你的性格有一定的關聯:

A.不斷地來回走動,並不停地搓著雙手B.不停地看看手上的表,立在原地不動C.你的雙臂交叉於胸前,不耐煩的樣子D. 目光投向遠處或附近,手插入口袋中,或者聽著音樂,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答案分析

選A:標準的急性子,處事比較果斷。你討厭辦事拖遝,雖然你精力充沛,鬥誌高昂,卻常常因為草率、急躁而做錯事情,因此你很難成為令家長和朋友放心的對象。你與朋友的相處,雖然真心誠意卻又粗枝大葉,往往因為心直口快傷害了朋友卻不自知,所以,你的交情一般都在泛泛之交的層麵上,很難建立深厚的友誼。你坦白誠懇,對戀人要求對愛執著、真誠。如果你正經曆不夠真實的愛,一定會毅然放棄,因為你相信長痛不如短痛。

選B:做事極有分寸,但是過於呆板。嚴於律己的你,耐性很不錯。對工作認真負責,對朋友盡心盡力。你擁有不錯的人際關係,學業往往也能取得成功。你對你另一半的要求落落大方、極有分寸。你覺得你的戀人需要信守承諾、表裏如一。符合你要求的人還是能找到的:但是你的嚴格作風和一本正經的做派也許會讓你的戀人受不了哦!建議你讓自己變得瀟灑一點兒、放鬆一點兒,要知道陷入愛情的人都有點瘋,這樣的愛情才會完美。

選C:你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堅持己見又很重視策略,往往在達到自己目的的同時,又讓對方心服口服,良好的人際關係能讓你在各方麵都更加出色。

你是個剛柔相濟的智慧型人物,能從容把握自己的愛情,你的另一半很可能是那種喜歡事事由你做主的人。建議在學習中強調團隊合作的精神,要適當收斂脾氣,放下架子與同學好好相處,讓你的人氣更旺。

選D:比較有耐心,但是過分寬容。你對家人和朋友既溫柔又體貼。你最大的缺點就是原則性不強,對自己的觀點不夠堅持,有的時候顯得有點軟弱。

你身邊的朋友或同學以為你很好欺負,讓你莫名其妙地吃了不少的虧。要知道,一味地忍讓並不是維持友誼和愛情的良方,並不能贏得別人對你的尊重。

偶爾把自己的不滿表現出來,對方才不會太肆無忌憚。

做競賽型選手——疏導緊張的情緒苦難有如烏雲,遠望去但見墨黑一片,然而身臨其下時不過是灰色而已。

——著名思想家 裏希特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平時學習的時候明明學會了,可是考試的時候卻會做錯。除了懊惱自己之外,還要深層次地探究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事實上,這種情況並不關乎你的學習情況,更多的是由於心態上的原因。如果你想要在各種考試中脫穎而出,就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想做一個競賽型選手,就要學會掌控自己的緊張情緒。每個人都會不由自主地產生各種情緒,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掌控好自己的情緒。在情緒失控之下,人往往會變得緊張、擔憂、害怕,甚至歇斯底裏,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一個人如果能夠掌控好自己的情緒,實際上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自己的人生。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博士指出,一個人了解和控製自己情緒的能力,對這個人未來的影響,要比他的智商起的作用更大。俗話說“衝動是魔鬼”,許多人在情緒衝動時,往往會做出令自己後悔不已的事情。如果在各種考試競賽中緊張、恐懼的情緒無法消除,也會導致人生的失敗。因此,學會有效疏導和控製自己的情緒,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標誌,更是邁向成功的重要基礎。

一般來說,緊張是人正常的心理反應,但是我們不能成為情緒的奴隸,不能讓任何消極的心境左右人生。消極情緒對健康是十分有害的,一個情緒緊張、經常發怒和充滿敵意的人,很可能患有心髒病,哈佛大學調查了1600名心髒病患者,發現這些人中經常焦慮、抑鬱和脾氣暴躁者,要比普通人高3倍。

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學會疏導和掌控自己的情緒,是一件生死攸關的大事。戈爾曼教授推薦以下幾點建議,教大家如何控製和疏導緊張的情緒。

1.尋找緊張和憂鬱的原因。

一個人如果總是悶悶不樂或者憂心忡忡,那麼你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造成這種情緒的原因。

29歲的弗朗西斯是一名廣告公司的職員,她一向心平氣和,可是有一陣子情緒卻很不好,每天都會感到內心焦慮緊張,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對同事對丈夫都沒好臉色。對此她很無奈、無法控製。後來她發現,原來擾亂她心境的,是自己擔心會在公司最重要的一次人事安排中失去職位。她說:“盡管我已被告知不會受到什麼影響,但我心裏對此仍然感到隱隱不安。”弗朗西斯了解到自己真正害怕的是什麼之後,她立刻覺得輕鬆了許多。她將內心的這些焦慮用語言明確表達出來,便發現,事情原來並沒有那麼糟糕,心情也舒暢了許多。找出問題的症結後,弗朗西斯便集中精力對付它:“我開始充實自己,工作上也更加賣力。”弗朗西斯不僅消除了內心的焦慮,由於工作出色,還被委以更重要的職務。

2.遵循規律。

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羅伯特·塞伊說:“許多人都將自己的情緒變化歸於外部發生的事,卻忽視了可能與身體內在的生物節奏有關。我們吃的食物,健康水平及精力狀況,甚至一天中的不同時段,都可能影響我們的情緒。”塞伊教授發現,那些睡得很晚的人可能情緒更不佳。人的精力往往在一天之始處於最高峰,在午後有所下降。塞伊說:“一件壞事也許並不一定能使你感到煩心,但是它往往會在你精力最差的時候影響你。”

3.要保證睡眠充足。

最近一項調查表明,美國成年人平均每晚的睡眠時間還不足7小時。睡眠不足對人的情緒影響極大,那些令人緊張和煩心的事,就更容易左右睡眠不足之人的情緒。因此,為了改善緊張的情緒,就要盡可能為自己安排充足的睡眠。

4.經常親近大自然。

與大自然親近,有助於緩解緊張情緒,使心情變得愉快開朗,一位著名歌手說:“每當我心情沮喪、抑鬱的時候,我便去從事園林勞作,在與花草林木的接觸中,我的緊張與不快之感也煙消雲散了。”即使我們走到窗前眺望一下窗外的青草綠樹,也會對人的心情有所禆益。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家斯蒂芬·開普勒,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他讓兩組人員分別在不同的環境中工作,一組的辦公室窗戶靠近自然景物,另一組的辦公室位於喧鬧的停車場,結果發現前者比後者的工作效率高,也較少出現不良心境,情緒更安定。

5.經常做健身運動。

這是驅除不良心境和緊張情緒的一個極為有效的自助手段,哪怕隻是散步10分鍾,對克服緊張情緒和壞的心境,都能收到立竿見影之功效。研究人員發現,健身運動能使身體產生一係列的生理變化,其功效與能提神醒腦的藥物很類似,卻比藥物更勝一籌,因為健身運動對身體有百利而無一害。在運動之後不妨洗個熱水澡,效果會更佳。

6.飲食要合理。

不要過饑過飽,也不要大魚大肉。營養生化學家詹狄斯·瓦特曼認為,碳水化合物更能使人保持心境平和、感覺舒暢。因為碳水化合物能增加大腦血液中複合胺的含量,而這種物質是一種人體自然產生的鎮靜劑。各種水果、稻米、雜糧等,都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