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飲食保健 第二節 四季飲食
139.四季膳食的特點有哪些
(1)春:氣溫由寒轉暖,陽氣上升,在飲食上應選擇清溫平淡食物。主食可多選用大米、小米、紅小豆等,而牛肉、羊肉、雞肉食物不宜過多食用。冬季蔬菜品種較少,人體攝人的維生素往不足,春季蔬菜品種增加,應多選擇各種綠葉蔬菜,如小白菜、油菜、莧菜、湯菜、包菜、蘿h等,以補充體內維生素的不足。另外,少吃高脂肪的食物及刺激性強的辛辣食物,更不要喝濃度高的性酒。
(2)夏:氣候炎熱,胃口較差,飲食上偏向清淡可口,並注意充水分,想辦法增進食欲。少吃肥肉等油膩食物,多選擇瘦肉、類、豆類、鹹蛋、酸奶等食物,以補充蛋白質的不足。同時,可多些綠豆、新鮮蔬菜,如茄果類、豆類、瓜類,特別是西瓜、甜瓜、冬瓜苦瓜、絲瓜、南瓜等。烹調時,以食物不油膩,易消化為原則,多些涼麵、涼菜、粥類、湯類飲食,還可選擇一些清熱解暑的食品。
(3)秋:天高氣爽,氣溫轉涼,宜食生津食品,膳食應有足夠能。秋季人的食欲增強,膳食調配上,注意品種的多樣化,使各食物比例適當就可以了,在調味品上,可適當選用辛辣品,如辣椒胡椒等。但是,要注意秋季天氣由熱轉涼,在飲食上不要吃過於冷的食物,要注意飲食衛生。
(4)冬:氣候寒冷,膳食應有充足的熱能,以抵禦嚴寒。冬季進補的佳季,可多吃些熱性食物,如牛肉、羊肉、棗、桂圓、板栗等還可增加一些厚味食品,如燉肉、火鍋食品等,但不能過量,否則使血脂升高,使血液偏於酸性,對身體不利。另外,冬季蔬菜品少,應特別注意吃綠葉蔬菜、豆芽、蘿h等,以補充維生素的不足調味品可多選用一些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薑、蔥、蒜等。
140.春季進補的原則是什麼
春季萬物複蘇,生機勃勃,欣欣向榮,人體在經過冬天的嚴後,新陳代謝處於最旺盛、活躍的時期,適當的進補是必要的。
(1)補充優質蛋白質:春天的氣溫變化很大,體內的蛋白質解速度加快,因此需及時補充優質蛋白質,提高身體抵抗力,以疾病乘虛而人。
(2)攝取維生素和無機鹽:多食用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c、生素E的蔬菜和水果,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
(3)多吃含鉀的食品:春天容易引發血壓升高、頭痛、頭暈、眠等問題,可吃含鉀多的香蕉、橘子、檸檬、梨、綠豆等,對防治高壓很有幫助。
(4)辛溫食品有利肝髒:肝髒不適的人在春季可多食用麥、棗橘子、花生、蔥、香菜等,銀耳羹、枸杞酒、山藥粥對肝髒也有益處。
(5)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飲食:春天是容易複發潰瘍的節,因此要注意避免攝取強烈刺激胃液分泌的食物,如菠菜、豆類動物內髒、肉湯、雞湯等,切忌大甜大膩、油炸多脂、生冷粗糙及米食品等,否則胃酸會分泌過多,形成腹脹,損傷胃腸功能。
(6)春季食物宜選擇一般性調補食品:如雞肉、雞蛋、豬瘦等,可以補充體力。然而對於身體明顯虛弱的人,則需要選擇適的滋補中藥來調養,如西洋參、人參、黨參、太子參、桂圓肉、黃芪山藥、大棗等。有慢性疾病或過敏體質的人,春天要防治過敏,食。發物”,如蝦、蟹、鹹菜等食物,否則舊病極易複發。
141.中年女性春季進補有哪些禁忌
春回大地,萬物複蘇,人體的內環境也隨之變化,人體之陽隨之升發,此時應養陽。中年女性在飲食上的蔡忌是
春季忌食生冷黏雜之物,以免傷害脾胃;忌多食酸,以免引胃酸分泌障礙,影響消化吸收;少食酸澀、油膩之物,以增加脾胃能。春季菜肴以辛溫清淡為宜,中、晚餐以一葷三素為宜,湯不厚味,宜清淡。食湯、菜有利於益氣健身,有利於祛濕健脾,有利祛寒祛熱。葷菜以補益為主,豬瘦肉、牛肉、雞肉、鴿肉、魚肉均可但不能日日專吃一樣,應交替食用,量宜適中,過則為患。做葷應放生薑、橘皮絲等調料。
142.中年套性在春天出現哪些症狀宜“平補”和“清補”
營養學家認為,中年女性有如下症狀者,適宜在春天進補,以增強體質,防病治病。
(1)有早衰現象者。
(2)患有各種慢性疾病而身體虛弱者。
(3)腰酸眩暈、臉色萎黃、精神委靡者。
(4)容易反複感冒者。
(5)在春季有哮喘發作史而暫未發作者。
(6)有夏季低熱者。
春天陽氣上升,按照中醫理論,不可像冬天那樣攝取“溫補”食物,而必須“平補”和“清補”,以免加重身體內熱,損傷到人的體。具有。平補”作用的食物有蕎麥、薏苡仁等穀類,豆漿、赤豆豆類及豆製品,橘子、蘋果等水果,以及芝麻、核桃等。具有。清補”
作用的食物有梨、蓮藕、薺菜、百合等。具有“清補”作用的食物性偏涼,食後有清熱消炎的作用,有助於改善不良體質。
143.中年女性為什麼夏季宜多吃些西瓜
西瓜又稱夏瓜、寒瓜,堪稱瓜中之王。西瓜不舍脂肪,富含體所需要的多種營養素。每100克西瓜瓤約含蛋白質1.3克,類4.2克,粗纖維O.3克,鈣6毫克,磷10毫克,鐵0.2毫克,胡卜素O.3毫克,維生素BlO.02毫克,維生素B20.02毫克,維生c
3毫克,另含各種氨基酸、有機酸、無機鹽和微量元素鋅、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