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飲食保健 第二節 四季飲食(2 / 3)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西瓜中含有的糖、鹽、酸等物質,有治療炎和降血壓的作用。中醫學認為西瓜是一種最富營養、最純淨、用最安全的食物,有生津、除煩、止渴、解暑熱、清肺胃、利小便、消化、促代謝的功能,是一種可以滋身補體的食物,適用於患有血壓病、肝炎、腎炎、黃疽、膽囊炎、水腫,以及中暑發熱、汗多口之人食用。

此外,西瓜翠皮性味甘寒,能解暑清熱、止煩渴、化濕利尿,作為配菜食用。

144.中年女性夏天飲食營養要注意什麼

夏季炎熱,睡眠較少,容易中暑,各種細菌活動旺盛,同時大飲水會衝淡胃酸,消化功能減弱,導致食欲缺乏。因此,中年女夏季的飲食要能夠促進食欲,同時要衛生。而科學表明,人體在熱的夏季中所需要的熱能要高於寒冷的冬季。因為高溫時體內能的散發,要帶走身體許多的熱能。因此夏季要比冬季更好地用營養豐富的食物,確保身體在夏季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

夏季要特別注意控製冷飲的攝取。很多人貪圖涼快,而過食用冷飲。冷飲的溫度一般要比胃內溫度低20"C~30"(2,大量冷食物進入胃,會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縮,導致胃的防衛能力下降最終形成慢性胃炎。

145.夏季飲食的進補原則是什麼

(1)蛋白質、維生紊的補充;夏季要經常食用含有優質蛋白質又容易被消化的食品I維生素的需要量也大大提高。因此,新鮮菜、水果和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要及時補充,並適當多吃。

(2)適當多吃些清淡而易消化的食物:如豆製品、蛋類、乳類雞、魚、新鮮蔬菜、瓜果等。少吃油膩食物。這些食物可以有效少消化力減弱、食欲缺乏等現象。

(3)多吃苦味:夏季炎熱,高溫濕重,要適當多吃一些苦味的物,如苦瓜等。吃苦味食物能清泄暑熱,以燥其濕,進而可以健脾增進食欲。

(4)喝水,並適量飲些淡鹽水:飲水不要過多,以免增加心髒消化係統的負擔。可經常喝綠豆湯,既能防暑清熱,又能解毒胃。但是體質虛弱的人不要多喝。從中醫的角度看,寒證的人不要多喝。由於綠豆具有解毒的功效,所以正在吃中藥的人也要多喝。

(5)菜中可適當多放點鹽:夏天做菜可適當鹹一些,因為出比較多,帶走的鹽分也多,另外,大量喝水也會衝淡胃液,所以菜適當多放些鹽來補充鹽分是必要的。

(6)夏季也宜吃點薑:夏季可吃點生薑,有利於食物的消化收。薑對心髒、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使心跳加速,血液循環快,汗毛孔張開,汗液排泄通暢,對防暑有一定的好處。

(7)經常飲用保健茶:保健茶可解暑熱及爽身提神。如:①茶。食鹽1克,茶葉5克,加沸水500毫升,衝泡,涼後飲用,有熱解暑,補液止渴的作用。②菊花茶:白菊花5克,用500毫升水衝泡,涼後飲用,可清熱解毒。

146.為什麼中年女性在炎夏有虛證者宜清補

盛夏時節,天氣炎熱,人體出汗多,睡眠少,體力消耗大,消功能差。許多中年女性一到夏季,體質都有所下降,常常是。無三分虛”,一些平素陰虛體弱者,更易產生精神疲憊、食欲缺乏、苦苔膩、脘腹脹悶、體重減輕等“疰夏”的症狀。因此,炎夏時對虛中年女性尤應重視飲食調補。

中醫學認為,“脾主長夏”、“暑必挾濕”。脾虛者夏令養生,采取益氣滋陰、健脾養胃、清署化濕的清補原則,飲食調養宜選新鮮可口、性質平和、易於消化、補而不膩的各類食品。入夏應的蔬菜、水果甚多,如茄子、冬瓜、絲瓜、番茄、黃瓜、芹菜、豆製品西瓜、葡萄等,可輪換搭配食用。中老年人食補可選用蓮子湯、葉粥、綠豆粥、豆漿粥、玉米糊等消渴生津、清熱解暑之品。對患高血壓病、高脂血症的人,還可用海蜇、荸薺等量,洗淨後加適量糖煮成“雪羹飲”,每日分3次服用。若伴有消化不良、慢性腹者,用鮮白扁豆100克,粳米50克,加適量水煮粥吃,也可收到療的效果。

147.秋季應如何進補才好

補肺潤燥,要多用芝麻、蜂蜜、水果等甘潤食物,一方麵可以接補充人體的水分,以防止口唇幹裂等氣候幹燥對人所產生的接的傷害,另一方麵通過這些食物或藥物補養肺陰,防止因機體肺陰虛的基礎上再受到燥邪的影響,產生疾病。這樣就可以從外兩個方麵來防止燥邪對人體的傷害。正如《飲食正要》中所說“秋氣燥,宜食芝麻,以潤其燥”,甘潤的食物,除了能補養肺陰外,還能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我國古代就有。朝朝鹽水,晚晚湯”的說法,晨飲淡鹽水,晚飲蜂蜜水,既是補充人體水分、防止秘的好方法,同時也是養生抗衰的重要內容。

對於秋燥,一方麵要進食甘潤之品,以補肺潤燥,另一方麵注意不要進食辛辣燒烤上火之品。辛辣之品主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酒等,燒烤一般以雞肉、牛肉、羊肉等為原料,置明火或微波爐內燒烤。這些食品一是本身性溫;二是烹飪過程中食物的水分散失較多,進食的過程中需要較多的唾液來參與消化食人後容易上火,加重秋燥的症狀。為此,秋季最好要忌食這些物。當然少量的蔥、生薑、蒜作為調料,或以性溫的一些肉、禽類物燒湯,並佐以銀耳之類滋陰潤燥的食物,是不會加重秋燥的。裏要特別說明的是生薑,生薑是藥、食兩用的食物,含揮發油,有速血液循環的作用。生薑含薑辣素,有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進消化的作用,所含的薑酚,能抑製前列腺素的合成,減少膽中黏蛋白的形成,從而能減少膽石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