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中年女性如何做好秋季飲食的保健
秋季天高氣爽,空氣幹燥,氣溫開始降低,濕度逐漸減少,天忽冷忽熱,變化急劇。人是與自然界相呼應的,秋季人們的頭發落現象多發,而生長速度卻明顯緩慢。所以,中年女性在秋季進應該以潤燥養陰為主要目的,在飲食營養方麵,宜多吃具有滋潤肝作用的食物。
秋季食物吃得豐富很重要,因為既要補充夏季的消耗,又要越冬做準備。但也不能攝入熱能過多,應合理安排,傲到平膳食。
中年女性可以選擇鮮百合、銀耳、新鮮蓮子、鮮藕、葡萄、核等,血虛的女性可以每天吃10~15個大棗或桂圓,喜歡肉食者以選擇湖鴨、豬蹄、海參。做法多樣化,可紅燒,也可煲湯,氣血足的人可以在湯中加人適量的當歸、黃芪服用。
總之,秋季進補要甘潤溫養,既不可過熱,又不能太涼。在季飲食保健中,中年女性應注意食飲定時,是為了讓胃腸生理功維持正常的活動,使其消化有序進行,不至於紊亂或過勞。食飲量,是為了避免胃腸超負荷活動,以防損傷胃功能,造成消化不或胃病。
149.中年女性在秋季飲食有哪些宜忌
(1)多飲水,維持體內水代謝平衡,防止皮膚幹裂。
(2)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和體內餘的酸性代謝物,可以清火排毒。
(3)多攝取豆類等高蛋白植物性食物,少吃油膩。由於夏季涼冷食品較多,初秋時人的脾胃尚未完全恢複,因此不宜食用過油膩的食物。
(4)飲食上要盡可能少食用蔥、薑、蒜、韭、椒等辛味之品,不過多吃燒烤,以防加重秋燥症狀。
(5)不宜吃寒涼食物,特別注意不要過於生冷,以免造成腸消化不良,發生各種消化道疾患。所以有“秋宜溫”的主張,也就說秋天應當避免光吃些涼和性寒的食物,應當多吃一些溫性食物。
(6)飲食要適量,俗話所說的“貼秋膘”容易導致體內熱能剩,而形成肥胖。
(7)秋天每餐進食宜簡不宜繁。由於人體陽氣衰弱,胃氣弱,每餐吃品種繁多的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導致胃病。
150.中年女性在冬季飲食要注意哪些事項?
嚴冬季節,氣溫驟降,寒氣逼人,人體受寒冷氣溫的影響,生功能和食欲等均會發生變化。人體的基礎代謝和一切生理活動需要更多的熱能來維持,以此抵禦嚴寒,同時,冬天又是“收藏”季,進人機體的養分容易被吸收,儲存於內,為來年的“春生夏長”
做好準備。因此,中年女性在冬季飲食需合理調整,要有足夠的養和熱能,保證人體必需營養素的充足,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和疫功能,以適應自然氣候變化的需要。
冬季是飲食補養的最好季節,正如俗話所說,“三九補一冬,年無病痛”。但要注意的是,要謹防冬季發生的食物中毒。例如炒熟的白果,成年人吃40~50粒,小孩吃20~30粒就有可能引中毒。原因是白果內含有一定量的有機毒素,但它遇熱易揮發,吃白果一定要燒熟炒透再吃,且不能多吃,更不能生吃。又如,季豆、扁豆、豆角、芸豆、小刀豆,若大量食用未熟透的上述食品,可能引起中毒,產生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心慌等症狀。還有,若食了半生不熟的豆漿及來燒熟的黃豆亦可發生中毒。
151.中年女性冬季膳食的營養特點是什麼
專家們認為,中年女性冬季膳食的營養特點應該是增加熱能應保證充足的與勞動強度相適應的熱能。產熱營養素的適宜例:蛋白質、脂肪和糖類以分別占13%~15%、25%~35%60%~70%為宜。具體來講就是
(1)多補充熱源食物。膳食中應多補充產熱營養素,如糖類、肪、蛋白質等,以提高機體對低溫的耐受力。尤其應考慮補充富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雞鴨肉、雞蛋、魚、牛奶、豆類及其製品等。
(2)多補充含蛋氨酸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酵母、乳製品葉類蔬菜。
(3)適量補充無機鹽:醫學研究表明,人怕冷與飲食中無機缺少很有關係。冬季應多攝取含根莖的蔬菜,如胡蘿卜、百合、芋、藕、青菜及大白菜等,因為蔬菜的根莖裏所含無機鹽較多。
(4)多吃含維生素B2、維生素A、維生素C的食物;寒冷氣使人體氧化功能加強,機體維生素代謝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食中要及時補充維生素B2,以防口角炎、唇炎、舌炎等疾病的生。維生素A能增強人體的耐寒力。維生素C可提高人體對冷的適應能力,對血管亦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
152.中年女性冬令進補有哪些禁忌
每逢入冬,大多數人都認為冬令進補可以強身、禦寒,但中學認為,並非人人都適於進補,盲目進補容易產生不良反應,對多疾病來說進補還有禁忌。感冒、咳嗽、發熱、氣喘、心血管疾病患者及身體過於虛弱者,均不宜進補;痛風、腎病、糖尿病患者及血脂者,應避免補品中所含的高熱能濃湯及動物脂肪;腸胃疾病者在冬天易複發,一般補劑中常含酒精成分,更易刺激潰瘍麵而血,且肉類及補劑較油膩,不易消化,故不宜進補}肝膽病患者,補也會加重肝膽的負擔;逢月經期中的婦女,進補則應適量,否因神經的興奮及血液循環的加速,會增加經血。
在服藥期間,凡屬生冷、油膩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物,都要避免食用,注意忌口。此外,痰多者不宜吃肥厚油膩之品上火者不要食辛辣助火的食品;瘡瘍及皮膚瘙癢者要忌魚蝦腥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