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宜早:初春,晨間的氣溫低、濕度大、霧氣重。室內外溫差懸殊,人體驟然受冷,容易傷風感冒或患哮喘病、肺心病等,應該在太陽初升後外出鍛煉為宜。
(2)不宜空腹:早晨人體血液循環相對緩慢,血壓、體溫偏低,且經過一夜的消化,腹中空空。因此,晨練前應該喝一些熱飲料,如牛奶、蛋湯、咖啡、麥片等,以補充水分,增加熱能,增進血容量,加速血液循環,防止腦血管意外。
(3)不宜肢體裸露:戶外活動時,要選擇避風向陽、溫暖安靜、空氣新鮮的曠野或公園,不要頂風跑,更不宜脫衣露體鍛煉。當感到太熱出汗時,運動強度可小些,速度慢些或休息一會兒,千萬不可忙著脫衣服,讓寒風直吹,這樣寒氣侵襲,易使人致病。
(4)不宜激烈:運動一定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舒適為宜,不能逞強,不宜過於激烈或持久,宜多做些散步、養生功、太極拳、廣播操等舒緩的活動。
(5)不宜急:不做無準備的鍛煉。鍛煉前應輕柔地活動軀體,扭動腰部,放鬆肌肉,活動關節,以提高運動的興奮性,防止因驟然鍛煉而誘發意外傷害。
(6)不宜出大汗:有些人對春季鍛煉有誤解,認為和往常一樣運動到渾身大汗淋漓才能達到目的。在初春乍暖還寒的氣溫條件下,在健身運動中身體活動量過大、出汗過多,一旦被冷空氣吹拂又沒有及時做好保暖措施,很容易受涼感冒並誘發各種呼吸道疾病。
151.夏天運動的五忌是什麼?
(1)忌大汗後立即洗涼水澡:夏天體育鍛煉時,全身新陳代謝旺盛,體內熱能大大增加,通過皮膚毛細血管擴張散發體內的熱能。如果馬上洗涼水澡,就會使毛細血管因受冷刺激而突然收縮,不利於體內熱能的散發。而突然的冷刺激會使張開的汗毛孔突然關閉,使人的抵抗力降低,容易生病。
(2)忌運動後大量喝水:夏天鍛煉出汗多,會感到格外渴,但不要大量喝水,運動後人體各器官需要休息,大量喝水會給消化係統、血液循環係統,特別是心髒增加沉重的負擔。同時,大量喝水後人體出汗增多,會使體內喪失更多的鹽分,容易引起痙攣等現象。
(3)忌運動後立即喝冰凍飲料:夏天,在進行體育運動的過程中,人體內的血液會重新分配,大量的血液流向運動著的肌肉和體表,而消化係統則處於相對缺血狀態。冰凍飲料溫度太低,飲用後容易刺激胃髒,刺激過強還會損傷胃腸功能。如果運動後大量攝人冷飲,輕者食欲減退,重者易患腸胃疾病。
(4)忌在強烈日光下進行鍛煉:夏季日光中有較強的紫外線,長時間照射,對皮膚有較大的傷害,而且容易引起類似中暑的症狀。因此,夏天體育鍛煉應避免在日光直射的環境中進行,時間也不宜過長,運動量也不宜過大。
(5)忌在鍛煉時穿衣過少:一般人都認為夏季穿的衣服越少越涼爽,但從科學角度分析,夏季溫度高、濕度大且紫外線強,運動時太陽曬在身上有火辣辣的感覺,而且過度的紫外線會引起疼痛、脫皮等皮膚被灼傷的現象,甚至還可能導致皮膚癌變。因此,夏天運動穿衣不是越少越好,更不能光著膀子運動,還是應該穿薄而透氣的衣服。
152.夏天運動注意事項是什麼?
如果在熱環境中劇烈或長時間運動,容易發生熱病,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中暑。因此,高溫時節運動健身的人要注意以下五點:
(1)運動時間盡量放在一天中氣溫相對較低的清晨和晚飯後,避免在上午11點至午後4點之前進行,避免上身和頭部無防護地暴露於陽光照射下。
(2)可選擇一些節奏舒緩的運動項目,如走步、慢跑、走跑交替、太極劍、健身操等。強度不可過大,運動時間最好控製在一小時以內。
(3)運動前要熱身,運動後做放鬆練習,切忌全身大汗直接吹冷風或衝冷水澡,以免誘發疾病。
(4)運動前先補水500毫升,運動進行中和結束後宜少量多次補水,一般每次100~150毫升。水的溫度不低於10℃,以免對腸胃產生不良刺激。
(5)高溫下鍛煉,飲食要增加優質蛋白質,減少油脂的攝入,增加主食在三餐中的比例,以提高肌肉中的能源儲備,增強運動時的耐熱能力。選用綠葉蔬菜和水果製作涼拌菜,或喝點淡鹽水,以增加維生素c和鈉的攝入。
153.為什麼秋季宜多運動?
秋高氣爽,人們經過酷暑的煎熬,秋天給人們帶來了體感舒適度的大大提高,運動的人們也多了起來。
(1)為防"老慢支"複發,應進行耐寒鍛煉:要堅持用冷水洗臉,早晨到空氣清新的地方做深呼吸,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可使支氣管黏膜逐漸適應寒冷空氣的刺激,增強抗病能力。
(2)為防悲秋,應進行適度體育鍛煉:秋天天氣變化不定,冷暖交替,給人體生理和心理都帶來一定影響,易產生消極情緒,有淒涼、苦悶之感。因此,應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可選擇散步、慢跑、跳舞、遊泳、練太極拳等方式,調節情緒,緩解抑鬱狀態。
(3)防止中風:進入初秋,晝夜溫差加大,心腦血管病呈上升趨勢。專家認為,中風除應早發現、早治療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應保持大便暢通。散步是最安全的有氧運動,提倡早晚行走3公裏。
長期堅持可使血壓下降、血糖降低,起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4)防止胃病複發:每到秋季,人體受到冷空氣的刺激,血液中的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腸易發生痙攣性收縮,自身的抵抗力和對氣候適應性下降。此外,由於氣候轉涼,人們的食欲旺盛,使胃腸功能的負擔加重,易導致胃病複發。患者除了注意保暖之外,應當加強體育鍛煉,改善胃腸的血液循環,提高人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有效減少疾病的發生。
154.冬季鍛煉的三防要點是什麼?
(1)防止感冒:防止感冒的根本措施是經常進行體育運動,以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和禦寒能力。人體運動後,皮膚的毛細血管均處於擴張狀態,汗毛孔也都敞開,倘若為了一時的痛快,脫掉衣服吹一陣風非常容易感冒。因此,運動後應將汗水擦幹,穿好衣服。
另外,冬季進行體育運動要注意掌握運動量,以免過度疲勞而患感冒。
(2)防止損傷:冬天人體在寒冷的刺激下,反射性地引起肌肉和血管收縮,因而使肌肉和韌帶的彈性降低,關節的活動幅度減小。另外,由於血管收縮,代謝緩慢,必然引起體溫降低。體溫降低之後,肌肉中的脂肪呈凝膠狀,這就大大增加了肌肉的黏滯性。
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劇烈運動,常會引起肌肉和韌帶拉傷。因此,在冬季進行較大運動量的體育活動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才能有效地預防運動損傷。
(3)防止凍傷:所謂凍傷是指機體某一部分組織在寒冷刺激下,反射性引起血管收縮,導致組織缺血、缺氧、營養不良,造成神經和肌肉組織損傷而引起的。凍傷一般發生在手、腳、耳和鼻尖等部位。預防凍傷應做到:冬練要持之以恒,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衣服、鞋襪要合適,避免過緊影響局部血液循環,在清晨或氣溫較低時運動要戴好防寒用具。
155.不同的疾病應選擇哪些不同的運動?
(1)消化係統疾病: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的患者在病狀不嚴重的情況下,可以進行輕度訓練,但不宜參加激烈的運動或比賽。肝功能輕度異常者,可進行輕度運動,如行走、慢跑、養生功、太極拳、徒手操等。
(2)呼吸係統疾病:氣管炎、肺氣腫、肺結核等常見病患者可選擇吐納健身功,以坐姿或站姿自然放鬆,做好練功的準備:心靜意在丹田,用鼻吸氣時要柔和細長,加深呼吸,每天早晚各練一次,堅持練習有較好的康複作用。在病情穩定後還可以練習太極拳或進行慢跑等運動。活動期肺結核患者禁止體育活動。病情穩定者可從事較小運動量的體育鍛煉,但應定期檢查,避免複發。患過急性肺結核、氣管結核、結核瘤或形成空洞者,痊愈後也不宜運動量過大。
(3)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患者最好參加有氧運動,如慢跑、中速跑、騎自行車、遊泳、越野滑雪、足球、籃球、排球、網球等運動強度稍大的運動項目,而保齡球、高爾夫球等運動量較小的項目沒有降低血脂的效果。每次運動時問不應少於20分鍾,每周運動最好在3次以上。高血壓患者適合慢跑、步行、太極拳、養生功、交誼舞、保健操等運動,如果天氣暖和,也可以遊泳。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不宜參加比賽和劇烈運動,可以選擇一些輕體育運動,如網球、羽毛球、乒乓球、籃球、遊泳、跳舞、慢跑、散步等;按照個人習慣也可以選擇家務勞動;步行購物,步行上班,也是可取的運動方式。嚴重胰島素缺乏的患者,病情控製不佳、血糖很高或血糖波動明顯的患者,有急、慢性並發症處在進展期的患者,均不宜采用運動療法。
156.為什麼服藥後忌立即進行運動?
對於患者來說,服藥是康複的主要手段,運動隻能作為一種輔助治療。除了按醫囑服藥外,還要講究服藥後參加運動的間隔時間。
一般說,服藥後30分鍾至1小時藥物就可以在胃腸內溶解並被小腸壁血管所吸收,再由血液循環將藥物中的有效成分輸送全身各處。如果服藥後立即參加運動,血液大量流向運動器官,這樣就減少了內髒血容量,從而減少了有效輸送的藥物量,使藥物的治療作用大打折扣,對治病不利。
157.高血壓病患者宜進行什麼運動?
高血壓病患者的體育活動應有所選擇,宜進行有節奏、速度慢而均勻的運動。高血壓病患者對各種超體力負荷的反應比較敏感,運動中即使是短暫的屏氣活動,都會引起不舒服和血壓升高。
中年高血壓病患者可以進行有氧代謝運動,如散步、慢跑、跳繩、爬山、跳舞等。每次運動量不宜過大.中等運動量即可。
158.心髒病患者的運動有哪些禁忌?
很多人認為心髒病患者要靜養,不能運動。專家指出,心髒病患者不能運動的觀點是錯誤的,不運動更糟糕。因為不運動,心髒的耐受力會降低,體力會下降,運動能力也越來越差。然而,即使運動也要謹慎進行,有以下幾點要謹記:
(1)心髒病患者健身運動量應從小到大,時間從短到長,循序漸進。
(2)心髒病患者的健身活動必須按照病情、年齡、興趣及個人條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而不能隨意進行,以免發生不測。
(3)心髒病患者的健身活動以走步或慢跑為宜,鍛煉時間以下午為好,不宜在早晨進行,應避免在飯後1小時內進行。
(4)患者健身後,不宜立即進行熱水浴,即使需要洗澡,水溫不要太熱,並在休息一段時間後(至少15分鍾)進行。
(5)在天氣寒冷、高溫、潮濕季節,應減少活動量。最佳天氣溫度應在4℃~28℃。
159.膽囊炎患者宜進行什麼運動?
一般來說,經常發作的慢性膽囊炎患者不宜參加大運動量鍛煉。大運動量後機體過分疲勞是促使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的誘因之一。加上運動消耗增加,需補充足夠的營養,但營養物的消化必須有膽汁參與,這樣就會加重膽囊的負擔,影響了膽囊炎症的控製。
對於經過治療處於恢複期的慢性膽囊炎患者來說,進行一些適量的體育活動,如太極拳、散步、做操等,則可有助於增強膽囊肌肉的收縮力,防止膽汁在膽囊內滯留,對於炎症的控製和康複還是有利的。
160.糖尿病患者運動前後需要注意什麼?
(1)運動前注意事項
①製訂有效的運動計劃。必須正確、客觀評估自身的體質和病情,在醫生的指導下製訂。
②預防措施。告訴同伴自己是糖尿病患者,血糖不正常時,會有哪些表現。一旦發生意外,及時進行救治。
③及時補充食物。隨身攜帶一些如餅幹、糖塊、巧克力或含糖的飲料和水,尤其是在運動量相對較大時,一定要及時補充糖和水分。
④運動裝束要合身舒適。寬鬆舒適的運動服、有彈性的運動鞋和吸水性較好的棉襪是運動的必備裝束。
⑤監測血糖。在運動前最好進行血糖的監測,進一步了解自己的體內代謝情況,血糖過高(大於16毫摩/升)或過低(小於3.6毫摩/升)時,都不能進行運動,否則會引起代謝紊亂。
⑥要做準備運動。活動一下肌肉、關節,以免運動中拉傷肌肉、扭傷關節和韌帶,同時可使心跳、呼吸的次數逐漸加快,以適應下一步將要進行的運動。
⑦運動過程中的注意點。要隨時自測心率、呼吸等,切忌不顧身體狀況,盲目運動。
(2)運動後注意事項
①運動結束不要馬上停止運動。可以伸腿、彎膝、伸臂、彎腰等,直到心率恢複到運動前的水平。
②及時補充食物。運動時間長、運動強度大,即使沒有出現低血糖,也要主動補充一些食物和糖分,以免發生運動後延遲性低血糖。
③及時洗澡。除清潔皮膚,還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
161.按摩的方法有哪些?
按摩是通過手法作用於人體的肌膚,以調整人體的生理、病理狀態,從而達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做按摩不但有調整內分泌、加強胃腸蠕動、剝離組織粘連、還納複位等作用,而且具有調節大腦皮質功能,使大腦神經產生衝動,進而起到興奮或抑製神經的作用。科學研究證明,各種按摩手法是由各種動作所產生的力在機體上引起的一係列反應,人體接受按摩以後,能使大小循環係統暢通,改善血液循環,加速人體各器官組織的新陳代謝,消除疲勞,解除病痛。按摩具有延年益壽之功效,下麵介紹幾種按摩方法,供大家參考。
(1)淋浴按摩:淋浴按摩法是利用淋浴時的溫度和壓力,給予皮膚刺激,以達到按摩的效果。肌肉最容易出現鬆弛的部位,是手臂、臀部、大腿內側,在這些部位,做縱、橫、螺旋狀的刺激。溫水和冷水交替噴,溫水的熱度要使肌膚感覺溫熱,冷水則使肌膚產生刺痛感的程度才有效。如果冷到全身發抖,也不必要,還是調整成適當的溫度。溫水、冷水反複噴2次,最後再噴溫水後結束。按摩之後,全身抹乳液。
(2)頭麵部按摩:①抹前額法。取坐勢,兩手食指屈曲成弓狀,以第二指間關節麵緊貼兩眉心,分別向兩側分抹前額,往返抹動30~50次。②推額側法。坐勢或仰臥勢,用兩手拇指螺紋麵,緊貼兩側鬢發處,由前向後直推,左右各20~30次,以酸脹為宜。
③蓋耳叩枕法。坐勢,以兩手掌心蓋住兩耳,其餘手指緊貼枕部兩側,分別以兩手食、中、無名指指麵同時輕輕叩擊枕部各3次,可發出不同的鳴鼓響聲。④搓手浴麵。坐勢,先將兩手搓熱,接著掌心緊貼前額,用力向下擦到下頜部,往返10~20次,以麵部溫熱舒適為宜。
(3)胸部按摩:①雙手放在腋下,沿著乳頭外圍做圓形按摩。
雙手從胸骨下緣分別往上做螺旋狀按摩,直到鎖骨的位置。每個動作重複8~10次。②雙手張開,分別由胸骨處往下平行按壓,一直到胸廓外圍。在雙乳間做8字形按摩。每個動作重複20次。
③從乳房中心開始畫圈,往上直到鎖骨處。從乳房外緣開始,以畫小圈方式做螺旋狀按摩。每個動作重複8~10次。④身體站直後,舉起右手,向上伸直,右腳則向下伸展。持續5秒鍾之後,換伸展左手、左腳,將身體盡量伸直。左右輪流伸展,每個動作重複8~10次。
(4)腹部按摩:①雙掌揉腹法。取坐勢,用一手緊貼腹部,另一手掌重疊按於其上,雙掌同時做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時間為3~5分鍾,用力宜柔和均勻,不要用力按壓。②斜擦脅肋法。坐勢,以兩手大魚際或掌麵緊貼兩側脅肋部,做往返來回斜擦,局部發熱為止。
(5)臀部按摩:①赤腳放鬆站立。②雙手置於腰後,10個手指合攏,手指用力向下推至大腿根部,再由下至上推到腰部。反複進行30次。③手掌麵置於臀部上方,按順時針方向分別在左、右臀部畫圈30次。④雙手握拳,以拳心叩擊臀部,注意要用力均勻,有節奏地擊打2分鍾以上。⑤十指自然並攏,指關節微屈,有節奏地用力拍打臀部,直至臀部放鬆為止。
(6)上肢部保健按摩:①掌擦肩法。坐勢,用一手掌麵貼肩部體表,做上下來回用力摩擦,局部發熱為止。②擦手掌法。取坐勢,用兩手手掌相對用力摩擦,由慢而快,擦熱為止。③擦手背法。
先用一手掌放另一手背上,雙手同時用力來回搓動,速度由慢而快,至手背發熱為止。再搓另一手背,方法同上。
(7)下肢部保健按摩:①掌揉大腿法。取坐勢,腰稍向前彎曲,用兩手掌根貼大腿兩側,由上而下相對用力按摩,往返做5~6遍。②掌擊下肢法。坐勢,腰略前彎,以兩手根部相對用力由上而下叩擊下肢部,往返5~6遍,以輕鬆舒適為宜。
162.做按摩時應注意什麼?
(1)做好充分的按摩前準備,如修剪指甲、洗淨雙手、取下戒指等。
(2)按摩最好直接在皮膚上進行,如天氣過冷,也可隔著衣服進行,同時注意保暖。
(3)飯後2小時再按摩效果最好,饑餓和過度疲勞時不要按摩。
(4)要集中精力,用力要均勻,臀部、腿部可用力大一點兒;腹部、腰部用力要適當,以免損傷內髒。
(5)患有內髒器官疾病,惡性腫瘤,感染性、化膿性疾病如燒傷、燙傷、皮膚病等,以及靜脈曲張、血栓性靜脈炎或結核性關節炎等疾病的肥胖者不宜采用按摩減肥。
(6)有出血及受傷的肥胖者不可做按摩。傷勢穩定,內出血停止後,方可根據自身情況斟酌進行。
(7)自我按摩重在堅持,可在每天起床時和睡覺時各做1次。
剮開始按摩減肥時會出現全身酸痛,但隻要堅持下去,酸痛感就會消失。
(8)如出現心慌、惡心和青紫、淤斑等症狀時,應立即停止按摩。休息幾天,在減輕力度、糾正按摩手法後再繼續。
163.中年男性探腹保健應注意什麼?
揉腹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加速血液循環,增加消化液分泌,增強腹肌功能,消除腹部多餘脂肪,從而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
揉腹不受時間及體位限製,一般以夜晚睡眠前仰臥位為佳。
揉時寬衣解帶。雙膝屈起,全身放鬆,右手按在腹部,左手疊放於右手背上,從上往下、從左往右做旋轉按揉,連續50~100次。動作要緩慢,呼吸應自然,力度要適中。
應該注意的是,揉腹前應排空小便;過飽時不宜馬上進行;局部皮膚感染者、腹腔急性炎症者、腹部腫瘤者不宜揉腹。
164.中年男性按摩睾丸、大腿根部有何益處?
按摩睾丸是健腎醒腦、壯陽益壽的強身秘訣,尤適於中年男性。方法:按摩睾丸宜在床上做,如睡前和晨起前於床上,兩腿自然伸直,稍分開,搓熱雙手,一手按於小腹(丹田)處,另一手拇、食二指將陰囊托握於虎口,兩指鬆攏,固定陰莖,其餘三指輕輕揉捏睾丸,默數81次。然後左右換手,同樣馱數81次,手法須輕、柔、緩、勻,要有舒適感,切忌畸輕畸重。收功時,一手兜在腎腧,一手沿臍搓圈,順逆各81次。
此法簡便易行,對於男性更年期綜合征、陽痿、早泄和男性不育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腿根部按摩法是專門用於治療男性性欲低下的按摩法。方法是:一手把陰莖靠攏一旁,另一手按在腿根部內側,上下斜著摩擦根部36次,然後換手,做同樣的摩擦36次。此法可促進內分泌功能,使體內激素旺盛,從而增強性欲。
165.中年男性怎樣做助"性"保健按摩?
中年夫妻疏於運動,豈不知運動會使人充滿活力,全身細胞處於活躍狀態,還能提高性欲。妻子可以幫助丈夫做男性保健按摩,使夫妻雙方充分享受性的快樂。具體方法如下:
丈夫平臥或站立,盡量全身放鬆,注意力集中到外陰上。妻子將左手放在丈夫的臍上,右手托起雙睾丸,輕度按摩雙睾丸,有酸脹感為度,按摩200次以上,然後右手放在臍上,左手進行按摩,次數相同。
妻子左、右手交替按摩丈夫會陰部(即陰囊下至舡門前區域)100次或者更多為宜。
妻子以丈夫肚臍為中心,左手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100次,然後再以右手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