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數日後,冷東雪回到了冷家屯。當天晚上,他來到了冷東坡家。
冷東坡正在挖地道,聽到冷東雪來了,急忙從地道裏爬上來,邊撲打身上的泥土邊笑著說:“你這一走二十多天,也不捎個信兒來,我惦記著你呢!”
冷東雪瞅了瞅洞口,黑乎乎的看不到底,就不解地問道:“你弄這玩意兒幹什麼,存放東西嗎?”
“哈哈,備戰啊!”冷東雪大笑著說,“上級有指示,深挖洞廣積糧嘛!”
“還有不稱霸。”冷東雪補充說。
“對,這個你懂。”冷東坡掏出一盒香煙說,“你抽支吧!”
冷東雪擺了擺手說:“我沒抽過。嗨,你什麼時候學會這個了?”
“才幾天。我告訴你啊,晚上寫著寫著就犯困,抽這個還真是提神來。”冷東坡自個兒點上,月光下一縷青煙在院子裏飄蕩。
“你行。什麼煙?”
“勤儉牌。”
“貴嗎?”
“九分錢一盒。”
“也不便宜了,哪來錢抽這個。”
“我盡量節約著抽,還鼓搗了些煙葉子。”冷東坡笑著說,“等我寫完那部書,可能就成了個煙鬼了。”
冷東雪也笑著說:“好者不誤嘛!”
冷東坡轉了話題問道:“你這麼早回來,謝靜雅誰來看護啊?”
“我媽請了長假。”冷東雪說,“我一個大老爺們,沒那耐性。”
“看來,靜雅一時半霎回不來了。”冷東坡說。
“嗯。”冷東雪點頭。
冷東坡吐了一口煙說:“對了,剛才說的那個‘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你說說那個典故,我一時找不到出處。”
冷東雪想了想說:“偉大領袖毛主席這個最高指示是由一個典故演化而來的。明朱元璋在元末群雄割據,爭奪江山的時候尋求對策。他召見謀士朱升,問應該采取什麼對策。朱升說,‘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采納了朱升的獻策,最終戰勝了對手,成為大明王朝的開國君主。毛主席熟讀明史,而且很推崇朱元璋,他老人家根據目前國內外形勢提出‘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深挖洞’就是在全國各大中城市都要挖防空洞,一旦出現戰爭,人們可以轉入地下以保存力量;‘廣積糧’就是要做好物質儲備,在地下幾年時間不出來也不愁餓死;‘不稱霸’是針對蘇美兩個超級大國的爭霸而言的。我回縣城時,聽說在挖防空洞,想不到你也這麼趕先。”
“不隻是我在挖洞,咱村裏好多人家都在挖。”冷東坡抽完一支煙後說,“站在這裏說了半天,屋裏坐吧!”
冷東雪說:“明兒個晚上我來幫你挖,我們出去走走吧!”
“也好,你等著我下去熄了燈。”冷東坡說完又下到了地洞裏,不一會兒爬上來。
他們出了大門,向村外走去。
這是一個初冬的夜晚。北方的初冬已經寒冷起來。幾陣清冷的風,吹去了晚秋的薄雲淡霧,那迷迷茫茫的感覺一下子就沒了蹤影,隨之而來的是很明晰的寒與冷,明了幹淨又有些幹燥而缺少潮潤。月亮高高地掛在天空,揮灑著如銀般的光芒。冷東雪與冷東坡沐浴在這明亮的月光裏,向村外走去。
“東雪,你喜歡在初冬的月光裏漫步嗎?”冷東坡問道。
“說不上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很少在晚上出來走走。你呢?”冷東雪反問道。
“我喜歡冬天,如喜歡春夏而厭惡灰蒙蒙的秋一樣,投入了實在的情感。我喜歡冬的狂放、獨特、自我,我喜歡冬的樸素、無華和不加修飾。明朗的天地間,紅彤彤的陽光,讓你擁有一份明晰的穿透感,享受那份走出了灰秋的曠遠,不再壓抑而自製地憋屈了一顆鮮活的心,即便是陰霾的天氣裏,要麼靜悄悄地低雲漫舞,要麼悄無聲息地雪花飄舞,沒有事前的做作,更不必再去強逼著自已,聽那不雨而鳴的垢雷聲,一切都是那麼順其自然地而靜、而舞。我更喜歡隨風飄曳的雪花,帶著淺淺的潮意,飄逸而灑脫,溫馨而多姿,輕輕地觸摸了大地,親吻著枯寂的枝頭,把世間的美與醜,無畏地攬於其博大的胸懷,不施好惡、不與評說;尤其是漫步在絨絨的雪地上,那份閑情逸致和著清新幽遠,更是美不勝收。”冷東坡陷入了自我陶醉中。
“哈哈,看不出你還會抒情。說真的,你具備了一個作家的基本素質。”冷東雪誇獎說。
“未必。也可能是選題不對,我寫那東西很蹩腳。”冷東坡說,“找個空好好請教你,我幾次想放棄,但是就不死心。”冷東坡拍了冷東雪的肩膀一下說。
“我又不懂,要不到縣城或是省城拜個老師?”冷東雪誠懇地說。
“我想初稿完成著吧!你也留心著點兒。”
“我會的。最關鍵的是你抓緊寫,盡快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