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什麼賺錢幹什麼(2 / 3)

溫州人陳巍初到遼寧的時候,每天黎明背著一大包紐扣、拉鏈在各個家屬區、服裝加工點 推銷,晚上回到住的地方總是很晚了。他說,早期大部分溫州人幹的都是別人很 少幹、不願幹、嫌髒、嫌累的零活兒,賣的都是一些別人嫌掙錢少而不願賣的小商品,不怕 利小,踏踏實實地去做。大部分溫州人就是憑著吃苦耐勞的精神積累了創業的“第一桶金” 。

而現在的情況又如何呢?目前在東北活躍著近10萬名像陳巍這樣的溫州商人,服裝業、皮鞋 業、眼鏡、房地產、商業流通、環保行業等絕大部分行業裏都能聽到來自溫州的聲音。沈陽 服裝、皮具市場的60%、品牌鞋業的80%以上市場都在溫州人的手裏。市場上的眼鏡70%以 上是“溫州製造”,打火機約90%來自溫州。因此有沈陽人這樣說:“如果有一天溫州人突 然完全撤出沈陽,絕大部分沈陽人都不知道怎麼生活了。”

洛克菲勒說過一句話:“我曾經窮過,我也曾富過,聽我一句話,富比窮好。”美國作家希 克斯在《職業外創收術》中也指出:金錢可以使人們在這些方麵生活得更美好:

物質財富;

娛樂;

教育;

旅遊;

醫療;

退休後的經濟保障;

朋友;

能給你更強的信心;

更充分地享受生活;

更自由地展示自我;

滿足更大的成就感;

能夠從事更多的公益事業。

這就是事實,在當今的社會中,金錢可以買到很多東西。而且80%的人生目標,都可以通過 金錢得以實現。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也證明:金錢對任何社會、任何人都是重要的;金錢是 有益的,它使人們能夠從事許多有意義的活動;個人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在對他人和社會 做著貢獻;隻要不違法犯罪,有了金錢的人生肯定是成功的人生。因此,溫州人說“賺錢光 榮”是一點也沒有錯的。

賺錢光榮

“賺錢光榮”,溫州人對於金錢的渴望與追求是路人皆知的,他們從不諱言自己對金錢的熱 愛與追求,強烈的賺錢欲望使得他們什麼事情都願意做,包括做一些傳統觀念認為低人一等 的工作,比如補鞋、彈棉花、下苦力等。

盛俊敏是貴州省溫州商會會長,貴州神鷹西服有限公司董事長。他的過去就是一個溫州商人 在外奮鬥史的縮影。

1980年,高中畢業後的盛俊敏來到寧波廣播電視公司當一名修理無線電的學徒,學成後,他 回到樂清開了兩間電器維修店。不久,不甘於經營小本生意的盛俊敏把目光轉移到西部的四 川,和他的母親一起在那裏辦起了一家服裝廠。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後,1994年,他就獨自跑 到貴州開了一個服裝加工作坊,當時,廠房麵積才200多平方米,工人也僅有十多人。

經過短短幾年的努力,貴州神鷹西服有限公司一躍成為西南地區較大的西服生產專業企業, 在 貴州非公有製企業中獨樹一幟,在貴州市場銷量連年穩居首位。2004年,該公司首期投資30 00萬元的西服工業城落成,生產車間總麵積7000多平方米,新生產線投產後年產值將達到2 億元。使得該公司從中型企業發展為上規模、上檔次的現代化大型企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