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做生意量力而行(2 / 2)

溫州人林凱文能在15年之間,完成了一個由白手起家到擁有數億資金的發跡神話,其成功 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老老實實為人、認認真真行事、腳踏實地做生意。

做水泵生意的溫州人林凱文就說:“水泵行業是一個踏實的行業。如果浮華虛誇蒙蔽了你的 眼睛,你就再也不能專注於你的產品。而對於水泵行業來說,這一點尤其是致命的。”有這 樣一句話是林凱文牢記的: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1993年,林凱文的企業已經達到了1000萬元銷售額,在永嘉成為頭號水泵企業。但到了1994 年的公司 卻明顯出現了衰退的跡象。而此時的林凱文麵對的對手已經不僅僅是“水泵之鄉”永嘉的企 業,而是全國各地的大小企業。

務實的林凱文對造成當時困境的原因做了詳細分析,找到了企業衰退的原因,這就是技術的 低能導致產品質量不過硬,規格型號太單一。再往下追根求源,就是缺少技術人才。

因此在1994年,林凱文通過各種媒體做廣告求賢才,但結果居然沒有一個符合條件的人前來 應聘。為了招聘到人才,林凱文幹脆將公司搬到了上海。結果他開出的165名的人才清單, 一下子就得到了滿足,找到的全部是不折不扣的高級人才。

為了經營的成功,林凱文果斷地移師上海,這種哪裏賺錢去哪裏的務實作風讓他取得了極大 的成功。今天,林凱文已經擁有了7家企業、200畝的集團用地和1500名員工。從北京的毛主 席紀念堂、首都機場、軍事博物館到上海的東方明珠、浦東國際機場、磁懸浮工程,這裏的 水泵都出自林凱文之手。而早在2000年,集團銷售額就達到35億元,成為全國水泵業的王 者。

什麼賺錢做什麼

猶太人雖然有幾百條清規戒律的約束,但現實生活中的猶太人卻很少受這些規矩的約束。隻 要能賺錢,猶太人什麼生意都可以做,都敢去做,所以他們成了世界上最會賺錢的人。在這 一點上,溫州人也與猶太人相像。

溫州人做生意絕不在一棵樹上吊死,見到什麼市場前景好,認準了立即調轉投資。可以 在服裝、皮衣、皮件、建材、陶瓷、燈具、印刷、電器甚至汽車、房地產等行業中換來換去 。他們把開公司、上項目僅僅是看做賺錢的工具而已。這個工具用舊了,不起作用了,他們 都舍得丟掉,趕緊換新的。總之,什麼生意能賺錢就做什麼生意。

1988年,虞華弟帶著借來的2000元錢,從溫州老家一個貧困的小鎮來桂林時,並不知道自己 要做什麼。後在朋友的指點下,他在桂林的黃金地段中山中路租了一間鋪麵,做起了眼鏡生 意,一年下來,除了能正常維持生計外,他沒有賺到什麼錢。

1990年,有心的虞華弟發現,當時桂林服裝市場賣的都是上海、廣東、福建的貨,且價格普 遍較高。虞華弟於是在當年秋天把自己辛苦掙來的一萬多元錢一次全部砸了進去,從老家溫 州進了上百套西裝,把原來的小眼鏡店改成了服裝店。讓虞華弟沒有想到的是,眼看著季節 已過,他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才把這批服裝賣了出去,可一盤點虧了。

1991年秋,不服輸的虞華弟又從家鄉進了一大批中低價的毛衣來賣,這一次生意格外火暴, 一個冬天他的小店賣出去了2萬多件毛衣。1992年底,虞華弟盤下了鄰居鋪麵的一家廣東皮 具店,生意越做越大。

1995年,中山中路要進行改造,蓋一座綜合樓。這時虞華弟不僅積累了一定的資金,還摸索 出了一套生意經,於是他大膽墊支百萬餘元,預先買下了該地段新綜合樓一樓400平方米的 商鋪3年的經營權。1997年8月新樓竣工,虞華弟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華嘉華商貿 有限公司,主營皮鞋皮具,生意一開始就紅紅火火。

到了2000年上半年,虞華弟發現桂林人的消費觀念發生了變化:追逐品牌。善於把握機會 的虞華弟於是主動出擊,與國際品牌——“花花公子”設在廣州的中國總部聯係,成功地拿 下了“花花公子”在桂林的皮具皮鞋代理權,開始涉足品牌商品零售業,接下來他又成了金 利來、鱷魚等多個品牌的產品代理商。由於他的業績不錯,很快成了這些品牌在柳州工貿、 南寧夢之島、雲南昆明各大商場的代理商。

2003年上半年,法國名牌特迪·華倫天奴登陸中國,虞華弟得知後,大膽投入數百萬元人民 幣加盟特迪·華倫天奴,包攬了特迪·華倫天奴所有的係列產品。虞華弟的這一注又下對了 ,在他的特迪·華倫天奴公司試營業那天,三四個小時就有了近萬元的收入。

不低頭,不認輸,幹一行,精一行,什麼賺錢幹什麼。不圖虛名,不 搞花架子,多做少說,做也不說。麵對指責,不爭論,不辯解;麵對成績,不自大,不張揚 。清清白白做人、辛辛苦苦賺錢,這就是溫州人務實的為人處世、經商賺錢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