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在信息中尋找財源 生意是做出來的(3 / 3)

《夷堅誌》上有一個古代商人的故事:宋朝年間,有一次臨安城失火,一位姓裴的商人的店 鋪也因此起火。但與眾不同的是,他沒有去救火,而是馬上帶上銀兩,網羅人力出城采購竹 木磚瓦、蘆葦椽桷等建築材料。原來裴氏商人知道,火災過後,百廢待興,市場上建房材料 熱銷缺貨。所以他來不及去救自己的店鋪,而是馬上去組織貨源。果斷的決策使得該商人賺 的錢是他那燒毀店鋪價值的幾十倍。

李嘉誠的成功,在於他果斷決策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他對自己成功的總結就是:反應敏銳, 果斷處事;能進則進,不進則退。

20世紀50年代中期,歐美市場興起塑料花熱,家家戶戶及辦公大廈都以撂上幾盆塑料製作的 花朵、水果、草木為時髦。李嘉誠當機立斷,丟下其他生意,全力以赴投資生產塑料花。他 建立的“長江塑料廠”一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花工廠,他也被譽為“塑料花大王”。20 世紀60年代初期,塑料花生產仍然被看好,但他預感到塑料花市場將由盛轉衰,於是又果斷 地退出塑料花業,重操玩具等行業,使他避過了一場危機。

20世紀60年代後期,香港經濟起飛,地價開始躍升,李嘉誠迅速投資購買大量土地。20世紀 70年代後期,香港股市熱得燙手,他迅速投資入市炒作,毫不手軟。他首先瞄準的目標是英 資怡和集團的“九龍倉”,悄悄地買入,果斷地拋出,淨賺5900萬港元。1978年,他又把目 光對準了另一家老牌英資公司“青州英妮”,很快在股市上收購了“青州英妮”25%的股票 ,並出任該公司的董事。

緊接著,李嘉誠集中火力,對英資和記黃埔窮追不舍,在股市上大量吸納和記黃埔的股票。 通過整整一年不間斷的努力,終於成功地擁有超過40%的和記黃埔股權。1981年元旦,他正 式出任老牌英資洋行和記黃埔董事局主席。就這樣,李嘉誠憑借超人的膽識與果敢,他的資 產像吹氣球一樣膨脹起來,成為了香港首富,創造了商業奇跡。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果敢堅決的溫州人更是如此,自20世紀80年代的首次創業機會到遍地 黃金與機遇的今日,他們總是果斷決策,果敢出擊,一個機會都不錯過,書寫了一個又一個 的溫州人賺錢的神話。

(八)做生意要搶在最前麵

“領先一步,領先一路”,在這“快者為王”的時代,速度已成為企業的基 本生存法則。

賺錢要動作快

拿破侖所向披靡,威名遠揚,他有一句名言:“我的軍隊之所以打勝仗,就是因為比敵人早 到5分鍾。”打仗是這樣,早到五分鍾會搶占有利地形,從而獲取全勝。商場如戰場,經商 中比別人早幾天抓住商機,同樣會成為賺錢的勝利者。步別人的後塵很難掙到大錢的。想多 賺少賠,就要提高賺錢的嗅覺,利用種種方法比別人早一點抓住商機,才會在激烈的商戰中 穩操勝券。

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觀念超前、謀劃超前、行動超前,做到別人 沒有想到的我們先想到;別人沒開始做的我們已經做到。隻有這樣,才能搶先先機,創造優 勢;才能抓住機遇,加快發展。

“金利來”的成功就來自於創造者曾憲梓的經營理念的“四快口號”:快設計、快製作、快 投產、快上市。當今世界的生活節奏、運轉時效都極快、極短,這樣對領帶的更新換代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曾憲梓為了實現“四快”之中的首“快”,“金利來”實行“拿來主 義”。

金利來派遣大量人員到花式品種繁多的法國和意大利,挑選合適的花式,見有別具一格 的,即用重金買下版權,拿回香港自行配上不同顏色,迅速批量生產,投放市場,保證了製 作、投產、上市的快捷,金利來每年推出2萬個花色品種,就得益於“四快”。

另外,金利來在廣告宣傳上也很會搶先,他們采用的是“產品未動,廣告先行”的策略 。1981年到1982年,“金利來”耗資百萬人民幣在內地大做宣傳,但市場上卻不見其影,這 自然勾起了消費者的欲望。當“金利來”款款而來的時候,馬上形成了一股爭購之風。

“搶先一步,領先一路;落後一步,寸步難行”這個道理很多人知道,但行動起來就不一定 是那麼快了。在這方麵,還真的要向溫州人學習,在“搶”字上下功夫,才能達到“先一步 ”的效果,才能將商機變為財富。

溫州人從最初的擺小攤,做小生意,經營製造小商品,到後來的創立自己的品牌,走出國門 ,敢與最智慧的猶太人在生意場上一決雌雄,就是時時刻刻觀念新,動作快,搶在別人未行 動之前占盡商機,占領市場。

溫州人最會“搶”生意

溫州人搶占市場的速度實在令人叫絕,往往是頭一天打聽到某個商機,第二天就能生產出產 品,第三天就能收到訂單賺錢。敢搶善搶是他們做生意的一大風格。

溫州人看到能夠賺錢的生意,第二天就會弄台機器先幹起來,機器可以放在家裏或租借別人 的廠房,做大了,再蓋廠房,再請管理人員,要是換個其他地方,搞調查、論證、申請、審 批什麼的,也許半年都行動不起來。

1985年,鄭秀康上午知道了國家允許個體戶辦廠的文件,下午他就去注冊了鴻盛皮 鞋廠,並注冊了鴻盛商標,由此鴻盛皮鞋很快進入了杭州、上海等大城市。

1983年的一天,一位溫州華僑從美國打來電話:“美國警察總署消息,美國警察要換服裝, 30多萬人,每人兩套,需要130多萬幅標章。你們可不可以做?”兩個溫州人抓緊時間直奔 美國,立刻請美國來溫州現場考察,結果訂單就搶下了。聯合國維和部隊和駐港部隊標章 的生意,溫州人也是通過類似的方式做成的。

中國50周年大慶,溫州人早在大慶前一年就與大慶組委會多次接洽,了解是否需要服裝、鞋 子、彩旗、徽章、飾品等等,而等其他地方的廠家再去聯係時,早有溫州人把樣品送到了組 委會。

類似的例子還很多,“非典”事情,很多人還在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溫州人就生產出了可 以給空氣消毒的“熏醋機”;新版20元人民幣在沒有發行之前,辨偽機已經在溫州人手中生 產出來了……

溫州人就是這樣天生就有跟著市場走的意識,並經常在商業競爭中搶占先機。教育部要 頒發教師證,訂單被溫州人搶了;郵電部要印特快專遞信封,訂單被溫州人搶了;香港回歸 要給警察換警徽,訂單被溫州人搶了;美國海陸空三軍要在軍服上做軍徽,訂單還是被溫州 人搶了……因為對手動作沒有溫州人快,所以財富都被溫州人搶走了。

唐朝學者李肇的《國史補》一書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崎嶇不平的山間小道上,一輛載 著瓦甕的馱車打滑不前,使得後麵幾十輛貨車受阻。這些貨車必須在半小時內趕到前方一座 小鎮,否則,價格要大打折扣,因此大家都十分著急。後來,貨主忍不住了,就問前麵那人 :“車上的瓦甕共值多少錢?”對方回答:“8000吊。”貨主便叫隨從給那人8000吊,然後 叫人將瓦甕全部推下了山崖,使自己的貨車得以搶先到達目的地。

在商場上,最先搶占市場的能夠將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圍棋上有句口訣就是“寧丟 數子、不失一先”,因為有了先手,就有了主動權,就能處處先發製人。如果將這個道理用 在經商上,就是寧願付出一切的代價,也要搶在對手前麵占領市場。

快者為王

在賽跑比賽中,比冠軍慢一步,還能成為亞軍。而在商場中,很有可能因為慢一步就被淘 汰。

我們麵對的商業世界,是一個充滿變數並且競爭非常激烈的世界,快不快是決定成功與 失敗的關鍵。特別是進入信息時代,市場反應的速度決定著企業的命運,隻有能夠迅速 應對市場者,才能成為市場逐鹿的佼佼者。

有數據為證,美國戰略規劃研究所做過的統計表明,在500個成熟的行業中,第一個進入 市場的企業的平均市場占有率是29%,早期跟進的企業的平均市場占有率是21%,而其餘平 均占有率是15%。

還有研究表明:從生產到將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有效過程用去的時間不到實際花費時間的 5%,其餘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沒有增值,這些無效時間正好為時間戰略提供了挖潛的廣闊 空間。成功的搶先對於競爭對手來說具有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抗拒性,這就是賺錢要搶先的理 論基礎。

沈陽市中旭集團董事長、沈陽溫州商會副會長曾昌飆在1992年7月,到沈陽接手了親戚的一 家紡織品公司,一年後便賺了100萬元。後來,他就開始意識到中朝兩國民間貿易的商機, 為 此,他幾乎每年都要到朝鮮考察兩三次。他看見平壤第一百貨大樓位於平壤市中心黃金地段 ,是朝鮮最大的百貨商場,營業麵積36萬平方米,但商品總值還不到50萬元。

曾昌飆敏銳地洞察出這是一個絕對的商機:朝鮮現在的輕工產品相當緊缺,牙膏、鉛筆這樣 的普通日用品,與中國的價格竟相差5到10倍!溫州恰好是著名的輕工產品製造基地,那裏 的服裝、小商品、家電等價廉物美,對目前的朝鮮來說,再合適不過了!而且,朝鮮是全世 界關注的最後一個未開放的社會主義國家,是一個未開發的處女地,就像我們中國20年以前 ,做什麼賣什麼都能賺錢,而且利潤都特別高。

曾昌飆的中旭集團在遼寧朝陽市擁有遼西最大的小商品市場——華隆商業廣場,主營服裝和 小商品,這裏將成為向朝鮮供貨的主要基地。商機雖然存在,但國外民間資本進入朝鮮的條 件一直不成熟。

2003年9月,朝鮮國家最高人民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開會決定,對整個國家的經濟政策 有所調整。不僅彙率、關稅政策有所改變,而且物價、工資等消費因素都得到改善,朝鮮各 地相繼出現綜合市場,一些商店的櫃台也已允許租賃經營。這一年,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在訪 華時明確提出,歡迎中國企業到朝鮮去。

機會來了,但機會也會稍縱即逝,為了抓住這個絕好的機會,曾昌飆顧不得回答別人“要是 朝鮮情況變得不利了如何辦”這樣的問題,拎起包就直奔目標朝鮮。結果隻用了短短兩個 小時,他就順利地拿到了平壤第一百貨大樓的10年租賃權。

而且,朝鮮政府給了曾昌飆很大的政策與稅收優惠,定下隻征收兩種稅,即5%的進口關稅和 5%的所得稅。另外,中旭集團被允許使用持幣證,可以隨意將人民幣帶出境,另外可以使用 持幣證購買貨物,如可以換購銅礦石、絲綢等中國市場上的緊俏商品。這些優惠政策折算成 錢,就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有人問曾昌飆,擔不擔心中國同行入朝與他競爭。曾昌飆底氣十足地說:“我不怕,因為我 已搶占了最高點。”

搶先要掌握好時機

“搶先”與“冒險”一樣,其危險性不言而喻。所以一定要選擇好切入市場的時機。曾昌飆 在 1997年就發現了去朝鮮做生意的商機,但為什麼要苦苦等待7年才行動呢?還不是因為時機 才成熟嘛。正如他自己所說:“搶占時間早了會成烈士,晚了又會被他人把該占的都占完。 ”

特別是處於創業之初的中小型企業,在開發新產品中受到資金、技術力量、人才儲備等諸多 因素製約,很難獨立開發新產品去搶先占領市場。即使花很大本錢開發成功,投入市場後難 免存在各種的缺點,會給實力雄厚的企業帶來居上的機會,結果是自己為他人做嫁衣 裳。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萬燕最先做VCD,但後來錢都讓步步高、愛多賺去了。當年萬燕花了 大把的錢告訴消費者:VCD是好東西,直到市場成熟了,大家都知道VCD是個好東西時, 步步高、愛多出手了:樹立自己的品牌,完善自己的營銷網絡,再把價格降下去,因此獲得 成功!而為他人做嫁衣裳的萬燕在不知不覺中就銷聲匿跡了。

溫州一家小型農用機械公司就很明智,他們在開發新產品上總是恰到好處,他們從來沒有首 先在市場上推出位於新技術前列的產品,他們總是讓其他公司“領跑”,自己緊隨其後,然 後總結 別的企業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修正搶先者在機器性能、銷售網絡、售後服務等方麵 的缺點,推出自己更加完善的產品,達到完美的搶先。因此他們生產的農用機械經久不衰, 取得了巨大成功。

有人問一溫州老板:“你們是不是有這個特點,哪個地方有市場,哪個地方吸引你投資,你 就到哪個地方去?”該老板回答:“你這個話講錯了,我們溫州人正好相反,哪個地方沒有 市 場,哪個地方人家最不願意去,我們就搶先到哪裏去!”溫州人從來就是這樣,積極尋找市 場的真空點、薄弱點,然後第一個占領它。

如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市場風雲瞬息萬變,市場信息流的傳播速度大大加快。誰能搶先一 步獲得信息、搶先一步作出應對,誰就能捷足先登,獨占商機。因此,在這“快者為王”的 時代,速度已成為企業的基本生存法則。企業必須突出一個快字,同時選擇好適當的時機出 擊,這樣才能處於主動地位,立於不敗之地。

(九)小商販迅速變成大老板

溫州人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在短短十幾年,甚至幾年的時間裏,白手起家 的人就能變成億萬富翁。

財富擴張快

一位東北人曾無不感慨地說,溫州人在東北的闖蕩經曆了五個階段:20世紀80年代初期擦皮 鞋、彈棉花;80年代後期沿街叫賣紐扣等小商品;20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租櫃台經營;到中 期有了 品牌意識,著手經營自己的產品;如今走上了多元化經營道路。不知道他們下一步又會是什 麼大手筆?

溫州賺錢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擴張速度特別快。在短短十幾年,甚至幾年的時間裏,一個 白手起家的人就能變成億萬富翁。

正泰集團老總南存輝和德力西的老總胡成中原來是同班同學,畢業後,南存輝當了修鞋匠, 胡成中成了裁縫。20世紀80年代後期,兩人共同集資,創辦樂清求精開關廠,由於經營得當 ,樂清求精開關廠生意紅紅火火。

1990年,“求精”分裂為兩個公司,南存輝、胡成中各掌一門,這就是現在的正泰和德力西 。 兩個企業連續多年在國內民營企業五百強中名列前茅。而且在短短十幾年間裏,南存輝讓正 泰員工人數增長了1000倍,資產增長了1萬倍,產值增長了10萬倍,利稅增長了15萬倍。如 此瘋 狂的擴張速度,是溫州人白手起家、一步步做大麵包的典範,是無數小老板心中的樣板。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中國鞋業界,王振滔領導的奧康集團無疑是一匹黑馬。奧康是在1988年以 3萬元資金、10多個工人起家的小作坊。十幾年來,奧康以驚人的速度迅猛發展。到了2005 年。企業淨資產6億多元、員工5000多人,年產量1000萬雙、產值超10億元。目前市場占有 率位居全國同行業第二位、浙江省第一位。

別的不說,單是“奧康”這兩個字就是一天比一天值錢。1994年冬,董事長王振滔與合作股 東協議“分家”時,雙方將奧康商標作價451萬元。到了2004年5月,北京名牌資產評估有 限公司發布評估結論:奧康品牌價值1698億元。從451萬元到1698億元 ,10年時間,“奧康”平均每天增值50多萬元。

奧康如此快速發展的秘密何在?經過潛心研究,專家們將奧康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批發階段:王振滔隨著溫州的10萬推銷員大軍一起,走南闖北推銷自己的產品。 經銷商帶著錢,到奧康的銷售點進貨,進貨後再拿到市場、商場上進行銷售。這個時候的營 銷模式,廠家獲取的隻是低額的生產利潤。

第二階段是廠商聯營階段:1986年,王振滔提前先交承租費,在武漢一家大商場承租了幾個 櫃台,自產自銷。由此打破了原來的商場體製,實施“廠商聯營”,打響了“引廠進店 ”的第一炮。後來,王振滔陸續在全國各地商場設立了800多處專櫃,為奧康的原始積累、 擴大規模再生產、提高品牌知名度起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第三階段是特許經營階段:1997年,王振滔審時度勢,決定開國內鞋類同行之先河,像賣麥 當勞那樣來賣皮鞋,大膽導入連鎖專賣。1998年1月,中國皮鞋業的第一家連鎖專賣店—— 奧康連鎖專賣店正式亮相浙江永嘉縣,開業當天就引起了轟動效應,銷售火暴。從此,奧康 的營銷工作走上了新的連鎖專賣之路,企業發展駛上了快車道。

第四階段是多品牌經營階段:進入新世紀以來,皮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市場細分日益明顯 。一個企業在營銷上的優勢正逐步弱化。麵對新形勢,必須及時調整營銷策略。2001年,奧 康集團開始多品牌經營,先後推出康龍休閑鞋和美麗佳人高級時尚女鞋,取得極大成功。

可怕的溫州人

300年前,溫州不過隻是東海旁的一個小縣,這裏的居民不是務農就是打魚。傳說那時就有 一些溫州人,因為貧窮而鋌而走險去當海盜。20多年前,溫州有2/3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農民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人均耕地僅041畝。“平陽討飯,文成人販,洞頭靠貸款吃 飯”,當年,此類層出不窮的民間歌謠,傳遞出的都是溫州人一窮二白的無奈。

20多年後的今天,溫州擁有中國馳名商標7個,省著名商標88個,中國名牌產品15個, 浙江名牌產品87個,全國免檢產品42個。另外,從2001年“中國鞋都”落戶溫州起,溫州已 經擁有多達28個國字號的“城”、“都”、“鄉”與“基地”:

中國不鏽鋼無縫管生產基地——龍灣

中國製筆之都——鹿城

中國五金潔具之都——龍灣

中國鎖都——鹿城

中國拉鏈之鄉——永嘉

中國鞋都——溫州

中國商務禮品生產基地——蒼南

中國休閑鞋生產基地——瑞安

中國汽車摩托車配件之都——瑞安

中國塑料薄膜產業基地——瑞安

中國服裝名城——溫州

印刷包裝及醫藥機械全國產銷基地——瑞安

中國眼鏡生產基地——鹿城

國家火炬計劃智能電器產業基地——樂清

中國塑編之鄉——平陽

中華全國鑽頭生產基地——樂清

中國合成革之都——龍灣

中國電子元器件產業基地——樂清

中國泵閥之鄉——永嘉、甌海

中國精密模具生產基地——樂清

中國剃須刀生產基地——鹿城

中國斷路器產業基地——樂清

中國金屬外殼打火機生產基地——鹿城

中國防爆電器生產基地——樂清

中國電器之都——樂清

中國休閑服裝名城——樂清

中國印刷城——蒼南

中國皮都——平陽

……

溫州盛產的這些服裝、家具、眼鏡、打火機、剃須刀、低壓電器、閥門、皮革、不鏽鋼管等 等產品,無不以高質量低價格聞名於全國與全球。眼鏡的國內市場占有率為90%,國際市場 占有率70%;打火機國內市場占有率為90%,國際市場占有率為80%;人造革國內市場占有率 為80%,國際市場占有率為60%;不鏽鋼管國內市場占有率為90%,國際市場占有率為40%……

這一串數字為溫州人帶來的是無盡的財富。

為什麼溫州能夠驕傲地從一個資源稀缺、交通閉塞的彈丸之地成為民本經濟聖地?成為了全 中國最富有的小城市呢?他們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富裕之路的呢?

20多年前的中國,隨便走過某個城市的一條小巷,總能聽到“錚—錚—錚”的彈棉花的聲音 ,也常能看見溫州鞋匠們正丁丁當當地敲打著手中的鞋,各式發廊裏,傳出的是略帶浙江口 音的普通話聲音。甚至在偏遠的新疆阿爾泰地區,溫州人跟在四處放牧的牧民後麵,就是為 了給牧民們修鞋、擦鞋。當時,不少人在心裏說“可憐的溫州人”,而有識之士人卻驚歎: 可怕的溫州人!

溫州經濟的奇跡

果然,到了20多年後的今天,溫州已驕傲地成為全中國最富有的小城市。

溫州人的經商因行為不同而在不同時期被冠以不同的稱謂,除了從“可憐的溫州人”與“可 怕的溫州人”之外,還有“可惡的溫州人”與“可敬的溫州人”之說,而這四個稱謂,基本 上概括了溫州人經商的四個階段,從這四個階段,我們就能看出溫州人是如何將麵包做大的 。

第一階段是“遊商”階段。時間為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10年時間裏 。溫州 人靠著用“五把刀子”走遍全國,這五把刀就是飲食業的菜刀、縫紉業的剪刀、皮革業的劈 刀、理發業的剃頭刀與修理業的螺絲刀。他們從一點點小事做起,遊走在全國各地,哪裏有 生意哪裏就有溫州人的身影,拖家帶口,被管理部門攆的滿街跑,而時不時的還要被當地流 氓小混混欺打一頓,人們稱這個階段的溫州人為“可憐的溫州人”。但就是這個階段,溫州 人賺到了事業起步的第一桶金,同時通過遊走全國,對各地情況的基本把握,讓以後的溫州 人在“行銷中國”時有了較早較全麵認識。

第二階段是“冷商”階段。時間在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這三五年 的時間裏,人們稱溫州人為 “可惡的溫州人”。起因就是源於溫州的假冒偽劣,一時間溫州就成為了“假冒偽劣”的代 名詞,一提 起溫州人們馬上就想到“假冒偽劣”,全國人民都深受其害,一些地方禁止銷售使用溫州產 的 低壓電器,有的商場裏公開寫上“本店沒有假冒貨,本店沒有溫州貨”等告示。溫州貨一夜 之 間在全國消失。這時候溫州人在幹什麼?把產品改名、改地址、借外地牌子,甚至把自己身 份證都改了,有的人則一邊賣溫州貨一邊代理其他地方的貨,哪個地方產品有市場、有利潤 就到哪經營,哪個產品好就賣哪個產品,很多人離開溫州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落腳生根,表 麵上看溫州被全國人喊“可惡”而不買溫州人賣的溫州貨,但溫州人一走出去,經商思維又 進一步拓寬。

第三階段是“熱商”階段。時間是20世紀90年代中秋到本世紀初。這七八年 的時間裏, 溫州人在全國各地投資辦公司、辦市場、辦商場、辦工廠,遊商時的市場調研,坐商時的資 金累積,從幾十萬到幾百萬逐漸增加到幾千萬投資,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帶動就業、豐富 地方經濟文化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一股勢不可擋之勢在全國迅速發展,這個階段人們 稱溫州人為“可怕的溫州人”。

第四階段是“貴商”階段。時間是最近幾年。由於全國各地對招商引資發展 經濟特別重視, 溫州人成了全國歡迎的對象,稱為“可敬的溫州人”。溫州人開始了群團、資本投資和招商 投資,投資項目越來越大、越來越多,與國家的發展戰略更相符合,成了振興當地經濟的一 支生力軍。如今幾千萬投資已成小兒科,一億、幾億甚至幾十億元的投資涉及各個方麵,從 開辦公司到組建無地域集團,從興辦市場發展到打造工業園區,從一般房地產開發到建設大 型城市小區,遍布全國160萬的溫州人以商當筆,發揮創意,描繪出千百幅美妙的商業圖景 ,讓人在欣賞溫州人一個個經典“商品”之時,不得不佩服溫州人。

(十)從失敗走向勝利

失敗本來就是為鍛煉商人的能力和心理素質而存在的,沒有失敗的經曆是很 可怕的,因為失敗能讓商人迅速成長起來。

失敗中也有機會

是人就會犯錯誤,就會有迷失方向,認錯形勢的時候。特別是經商,沒有任何人能夠保證自 己隻賺不賠。失敗了怎麼辦?正確的辦法是正視失敗,然後從失敗中吸取教訓,重新再來, 或者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站起來。

中央電視台七套《金土地》欄目曾經播過一個農民靠養殖野兔致富的故事。

這位北方的農民最先是種果樹,可種果樹的人太多,導致果子價賤,掛在樹上也沒有人願意 去摘,因為摘果賣的錢還不夠付摘果人的工資。

果子不能賺錢,不但一家人幾年的心血白費,而且買樹苗、買化肥、買農藥和搞修建壘的貸 款與借款,也都無法歸還。每天都有來討債的,農民幾乎走投無路了。

有一天,絕望的主人看見在自己的果園裏,幾隻野兔跳來跳去,悠然自得地吃著主人種在果 園中的小麥苗。

主人氣極了,迅速關上門,開始在院子裏打兔子。可能是野兔太多了,一會兒就打了一大筐 。打下的兔子實在吃不完,便拿到集市上去賣。

因為是野兔,城裏的餐館爭著要。野兔比家兔值錢,一斤竟然賣到12元。回來的路上,主人 找到了希望:為什麼不可以養野兔賣錢呢?

回到家裏,主人便把圍牆上所有的野兔洞堵上,利用圍牆內現有的兔子,開始養殖野兔。反 正野兔遍地都是,不需要花大價錢去引種,隻需要每天到集市上揀些菜葉或去割些青草。

從此,果園成了野兔們的伊甸園。野兔的繁殖能力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力,僅一兩個月工 夫,圍牆內的野兔們已是數代同堂。何況野兔有先天的基因優勢,不像家兔,需要防疫,否 則會成群病亡。主人除了供給一些青菜青草,便萬事無憂,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捉兔子送到 定點的餐館去賣錢。

主人成了遠近聞名的野兔養殖戶,就連野兔的糞便也被人花大價錢買去做花肥。幾年工夫下 來,不僅還清了所有建果園的欠款,還大大地賺了一筆。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麵對失敗,不總結經驗與教訓,在未來的挑戰中迷失自我。溫州人 向來不懼怕失敗,他們把“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句名言演繹的淋漓盡致。從最初的製造假名 牌,遭到全國範圍內的打假,到後來的創立自己的知名品牌,他們正是從失敗中勇於奮起, 笑傲江湖,最終超越自我,取得成功的。

溫州商人經常反敗為勝

與前麵那個農民不同的是,溫州商人麵對商業困境或經商失敗,他們不會退縮和逃避,更不 會喜歡怨天尤人,替失敗找借口。而是理智地分析失敗原因,冷靜地尋找解決困難的途徑, 善於從失敗和衰退中尋找無限的商機,重振雄風,所以他們能一次次上演“絕地反擊”般的 商業案例。

溫州人王建輝曾在歐洲經商,但經營狀況一直不佳,賠多賺少。“屋漏偏遭連夜雨”,一次 在阿爾巴尼亞路遇歹徒毆打致傷,心灰意冷的他住進了醫院。王建輝為了賺錢浪跡天涯 ,誰知不僅賠了錢,差點還賠了命。但就在他人生低穀的時候,他並沒有絕望,而是由 此發現了商機。他通過住院發現,阿國不產藥品,阿國的藥品主要依靠從別國進口。於是, 他靈機一動,何不從中國引藥品來呢?他憑著溫州人的堅韌開始行動,經過許多努力,他做 起了藥品批發,主要批發中國出口藥品。1995年,阿國實行藥品注冊登記,王建輝第一個搶 注。他的公司現已成為中國藥品進入阿國的全權代理,進口量是該國藥品的40%,進入該國 稅收200強之一。

1999年,胡李明還是一個在溫州東方燈具市場從事燈具產業的商人。由於燈具行業漸漸不景 氣,胡李明正在尋找新的投資機遇。這年的11月,約翰內斯堡中華門的義烏商人來溫州 招商,胡李明在他的介紹下踏入非洲考察。考察後,他認為南非有市場:南非是非洲國家經 濟的領頭羊,是一個非常適合中國人開拓的大市場,而且南非的很多商品比中國落後了近10 年。尤其吸引他的是,在國內零售價50元左右的燈具,在這裏能賣到700到800元。如此高昂 的利潤對商人來說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在考察了市場等各方麵條件後,2000年4月,他首次 發了3個貨櫃的貨物,包括燈具、五金、水暖等各方麵的產品。但由於不懂英語,不了解當 地情況,加上被人詐騙,頭一年虧了100多萬元人民幣。

經曆了挫折之後,胡李明認為南非還是存在潛在市場的,關鍵是思路不對。這年春節,他沒 回家過年,而是轉變思路,在當地開了燈具連鎖店,並增加了批發銷售的渠道。2001年上 半年,南非輕工產品市場回升,他賺到了第一桶金。

2001年下半年,他發現鞋類產品在當地需求很大,便將經營重心轉到鞋類產品上。經營理念 得當, 當年他就賺了100多萬元,扭虧為盈,收回全部投資。此後他信心大增,以皮鞋為龍頭產 品,生意越做越大,幾乎已成為南非的“鞋王”了。

失敗也是財富

人們對讀書、對培訓要繳學費的體會很深,可是往往對創業也需要繳學費沒有思想準備,遇 到挫折後就怨天尤人,以為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人了,甚至一蹶不振。其實,天下沒有生來 就能創業成功的人,比如華人首富李嘉誠、經營之神王永慶,他們都有過失敗。他們與眾不 同的地方在於,及時總結自己失敗的教訓,從失敗中悟出一些道理,然後屢敗屢戰,直到成 功。

王永慶的企業在20世紀50年代曾經到了快要破產的邊緣,由於技術落後,又無賢才,造出的 產品成 了一堆堆無用的廢物,於是股東紛紛退股。他被逼上了絕路,他將所有的家產變賣,做了最 後的一搏,但是又失敗了。他冷靜下來認真地總結了一下失敗的教訓,終於深刻地認識到: 自己雖然有出色的管理和經營才能,但對技術卻是一竅不通。為此,他以重金從國外聘請了 工程師,委托工程師解決一切技術問題。從此,王永慶的企業擺脫了“山重水複”的困境, 走上了“柳暗花明”的未來。

世上隻有絕望的人,但沒有絕望的處境。不論你現在的處境多麼惡劣,遇到的災難多麼沉重 ,你都不要悲傷,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自暴自棄。因為天下的事往往並不像當事人想像的 那麼糟糕。失敗的背後,往往隱藏著機會。關鍵是這個時候,要能像王永慶那樣把握改變人 生的機會。

1990年,溫州人李汝龍懷揣2萬美元遠赴法國創業,可是因為語言不通、身份不合法讓他吃 盡苦 頭。他靠製作皮包辛苦積攢的20多萬法郎在西班牙被人以辦合法身份為由騙得精光。此時, 李汝龍的小姨和兩個兒子也到了法國,因為找不到工作,7個人蝸居在9平方米的房間 裏,那種走投無路的滋味,隻有有過經曆的人才能體會。

溫州人創業時既可做老板,也可睡地板,正是這種溫州人的堅韌,支撐著李汝龍站起來,同 時尋覓著新的機會。後來,他找到了機會,將西班牙人用剩下而扔棄的 材料拿來製成腰包,沒想到生意出奇的好,沒過多久李汝龍又賺了不少錢。可他還沒來得及 高興,又遭一夥西班牙歹徒搶劫,損失了7萬法郎,這是當時他的全部家當。

突如其來的打擊還是沒有使李汝龍倒下,而是振作精神,重新再來。有一次,他看準機會進 了一種款式不錯的皮包,並在香港找到了一個生產基地負責生產。從此,他的貨源從香港源 源不斷地過來,最多的時候,包了整架的飛機來運輸。每一次到貨時,他那36平方米的 店鋪裏,顧客們就擠得水泄不通,運貨的麵包車一到,顧客們就蜂擁而上,直接到車上去搶 ,連警察都以為發生了哄搶事件急忙趕來。

這種包的利潤非常可觀,每隻純利達到20法郎,而成本才10法郎左右。1個集裝箱進來,下 次就是3個集裝箱,再下次就是9個。李汝龍因此完成了幾千萬的積累。

如今的李汝龍在西班牙的產業已從單純的箱包貿易轉變成為綜合性貿易,還進入了西班牙的 運輸業,並順利成為西班牙運輸業中的第三大公司的指定供應商之一。並在中國東莞建立了 大規模 工廠,在西班牙建立了首家中國商品批發市場,擁有多個國際名牌的生產權,在中國投資了 近7億元的房地產項目……〓〓

談到成功,李汝龍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失敗,其實失敗也是財富,能夠讓堅強的人從失 敗中迅速站起來。”

誠言,失敗乃成功之母。現在,有這樣一個經典的說法,一個失敗者不一定能轉變成一個成 功者,但是一個成功者,曾經一定是個失敗者。由此可見,失敗好比成功道路上的“出天花 ”,如果能夠挺過去,前麵就是金光大道了。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柳市的一部分農民開始了低壓電器的生產。而另一些人則負責 把 這裏生產的低壓電器銷往全國各地。從開始的幾個人到幾十人,從幾十人到幾百人、幾千人 、幾萬人,最多時達到十萬人。鄭曉超當時就是這支大軍中的普通一兵。

鄭曉超在多年的供銷生涯中,總是選擇一些質量信得過的產品,盡可能將好產品推銷給用戶 。然而當柳市的低壓電器一次次被《人民日報》等全國媒體曝光,鄭曉超感到雙肩沉甸甸的 ,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痛!痛定思痛,鄭曉超決定自己來生產出質量頂呱呱的產品,讓繼續 跑供銷的溫州人能夠挺起腰杆。

不久之後,低壓電器生產廠家林立的柳市鎮,悄悄地掛出了一個牌子——樂清永固金具廠。 在當時許多廠家設備普遍落後的條件下,鄭曉超傾其所有,從柳市信用社貸了款,從東北 購進了大型設備。然後,鄭曉超和股東們既當工人,又當技術員,通過技術攻關,終於生產 出了第一批產品,送到國家有關部門鑒定,質量完全符合國家標準。

為了吸取因為產品質量低劣而被拒絕的失敗教訓,鄭曉超認識到,產品質量和發展自己的品 牌對於一個企業的重要性。為此,他們響亮地提出了“一切為產品質量服務,一切為用戶 著想”、“創造永固自己的品牌”的口號。

1990年,由國家六部局組成的打擊假冒偽劣隊伍進駐柳市。這次風波,使樂清的很多企業再 也抬不起頭來。而永固金具廠卻因為重視質量得到了政府的扶植,銷售量反而提高了,企 業門口出現了排隊購貨的奇觀,這也加快了企業原始積累的步伐。

20世紀90年代初期,永固廠生產的產品已廣泛進入電力部門,占有了絕對的優勢。永固廠的 電力金 具和熱縮電纜附件產品進入80多個省市的城鄉“兩網”改造網絡,成為指定生產企業。通過 十幾年的奮鬥,永固金具廠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電力金具專業生產廠家之一和國家電力係統 歸口單位。

有人想問問不顯山、不露水的鄭曉超,他成功的原因是什麼?其實不用問,原因就是他從創 業一開始,就追求產品質量。而這正是他在當推銷員的時候,因為推銷了不少假冒偽劣產品 而遭到失敗所得到的教訓。所以,當他自己創業的時候,便緊緊抓住產品質量和品牌不放鬆 ,並借此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

有位作家說:“失敗本來就是為擴展人的廣度和深度而存在的,沒有失敗的人生缺乏趣味, 因為失敗是對人的一種豐富。”作為商人,可以這樣理解這段話:“失敗本來就是為鍛煉商 人的能力和心理素質而存在的,沒有失敗的經曆是很可怕的,因為失敗能讓商人迅速成長起 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