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的星空(1 / 3)

再來看看“研究學會”組建之開初,主創者幾乎平分為兩部分人:一是具有宗教背景的人文學家,比如西季維克,邁爾斯;二是科學家,比如巴雷特,諾拉,還有諾拉的姐夫,著名物理學家瑞利勳爵,化學家威廉·克魯克斯,達爾文《進化論》合著人、自然主義者阿爾弗雷德·羅素·華萊士,等等。頗有意味的是,有一大幫作家跟進,比如文學史上赫赫有名的英國桂冠詩人阿爾弗雷德·丁尼生;藝術評論家約翰·羅斯金,他在一八五三年到一八五九年關於繪畫、建築、設計的演講,以《藝術十講》為書名,於二零零八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愛麗斯漫遊奇境》的作者查爾斯·道奇森;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弗吉尼亞·伍爾芙的父親萊斯利·史蒂芬——《英國傳記大辭典》編輯之一,等下一個世紀開始,將會以這個家庭為中心而輻射形成著名的布魯姆斯伯裏集團……我想,這三種人群其實代表著三種不同的願望:科學家追求真相;哲學家企圖在實證世界內再建設一套精神體係,以抵製道德虛無主義;文學家總是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事物,他們本來就生活在虛擬中,靈學研究的對象,在某種意義上,與想象力不謀而合。

“英國靈魂與精神研究學會”成立之後半年的光景,一八八二年深秋,一個美國人來到倫敦,他就是哈佛大學威廉·詹姆斯教授。威廉·詹姆斯醫學出身,然後專攻心理學,幾乎是與英國劍橋那撥靈學研究者同時,他也開始對超自然現象產生興趣。從《獵魂者》的描寫來看,詹姆斯的家庭令人想到英國作家奧斯卡·王爾德的小說《坎特維爾鬼魂》。新任的美國公使來到英國,住進曆史悠久的坎特維爾莊園,和許多老宅子一樣,莊園裏陰氣森森,出沒著一個冤鬼。始料不及的是,鬼魂留下的血跡,被這家的兒子用平克頓牌的去汙劑擦拭一淨;受鬼魂驚嚇隨時要昏厥的老管家太太,公使以索賠的法律手段治好了她的神經衰弱症;每每在夜間響起的鎖鏈鐐銬聲,來自新大陸的房客贈送給一瓶旭日牌潤滑油;至於時不時的淒厲慘笑,則輪到公使夫人出馬了,她開出的是一服腸胃藥,專對付消化不良引起的打嗝……總之,這古老鬼魂的所有伎倆都在美國人新派的物質主義跟前失效。老詹姆斯就是一個富有的持無神論觀念的美國人,糾纏他不放的不是“坎特維爾”勳爵莊園裏那個老衰鬼,而是生於一六八八年,死於一七七二年的瑞典人史威登堡。這位北歐金屬技師,做過艾薩克·牛頓和埃德蒙·哈雷的學生,前者發現著名的牛頓定律,後者的名字則用來命名一顆衛星。而正當人生飛黃騰達時候,卻放棄科學事業,走入虛枉的類似邪教的信仰世界。他聲稱要重新詮釋《聖經》,自稱上帝委以先知的使命。然而,老詹姆斯遠不如那個美國公使幸運,能夠輕鬆將鬼魅搞定,少年時遭遇一場不測而導致終身殘疾,盡管隻是出自魯莽的淘氣,可卻讓他體味到命運的無常,史威登堡大約就是在這背景下引入生活,具體表現為“不可預知性”的人生觀念,它使詹姆斯一家都處在動蕩不安的情緒裏。這種粗糙簡單的結論到了威廉·詹姆斯,經過科學和人文教育的陶冶提煉,深刻為一種世界觀。這世界觀就是史威登堡的對應理論,用《獵魂者》裏的話說——“在這個世上的物質生活和靈魂世界之間存在切實關聯,有不可見的線索將兩個世界的居住者們扣在一起。”

再來看看“研究學會”組建之開初,主創者幾乎平分為兩部分人:一是具有宗教背景的人文學家,比如西季維克,邁爾斯;二是科學家,比如巴雷特,諾拉,還有諾拉的姐夫,著名物理學家瑞利勳爵,化學家威廉·克魯克斯,達爾文《進化論》合著人、自然主義者阿爾弗雷德·羅素·華萊士,等等。頗有意味的是,有一大幫作家跟進,比如文學史上赫赫有名的英國桂冠詩人阿爾弗雷德·丁尼生;藝術評論家約翰·羅斯金,他在一八五三年到一八五九年關於繪畫、建築、設計的演講,以《藝術十講》為書名,於二零零八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愛麗斯漫遊奇境》的作者查爾斯·道奇森;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弗吉尼亞·伍爾芙的父親萊斯利·史蒂芬——《英國傳記大辭典》編輯之一,等下一個世紀開始,將會以這個家庭為中心而輻射形成著名的布魯姆斯伯裏集團……我想,這三種人群其實代表著三種不同的願望:科學家追求真相;哲學家企圖在實證世界內再建設一套精神體係,以抵製道德虛無主義;文學家總是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事物,他們本來就生活在虛擬中,靈學研究的對象,在某種意義上,與想象力不謀而合。

“英國靈魂與精神研究學會”成立之後半年的光景,一八八二年深秋,一個美國人來到倫敦,他就是哈佛大學威廉·詹姆斯教授。威廉·詹姆斯醫學出身,然後專攻心理學,幾乎是與英國劍橋那撥靈學研究者同時,他也開始對超自然現象產生興趣。從《獵魂者》的描寫來看,詹姆斯的家庭令人想到英國作家奧斯卡·王爾德的小說《坎特維爾鬼魂》。新任的美國公使來到英國,住進曆史悠久的坎特維爾莊園,和許多老宅子一樣,莊園裏陰氣森森,出沒著一個冤鬼。始料不及的是,鬼魂留下的血跡,被這家的兒子用平克頓牌的去汙劑擦拭一淨;受鬼魂驚嚇隨時要昏厥的老管家太太,公使以索賠的法律手段治好了她的神經衰弱症;每每在夜間響起的鎖鏈鐐銬聲,來自新大陸的房客贈送給一瓶旭日牌潤滑油;至於時不時的淒厲慘笑,則輪到公使夫人出馬了,她開出的是一服腸胃藥,專對付消化不良引起的打嗝……總之,這古老鬼魂的所有伎倆都在美國人新派的物質主義跟前失效。老詹姆斯就是一個富有的持無神論觀念的美國人,糾纏他不放的不是“坎特維爾”勳爵莊園裏那個老衰鬼,而是生於一六八八年,死於一七七二年的瑞典人史威登堡。這位北歐金屬技師,做過艾薩克·牛頓和埃德蒙·哈雷的學生,前者發現著名的牛頓定律,後者的名字則用來命名一顆衛星。而正當人生飛黃騰達時候,卻放棄科學事業,走入虛枉的類似邪教的信仰世界。他聲稱要重新詮釋《聖經》,自稱上帝委以先知的使命。然而,老詹姆斯遠不如那個美國公使幸運,能夠輕鬆將鬼魅搞定,少年時遭遇一場不測而導致終身殘疾,盡管隻是出自魯莽的淘氣,可卻讓他體味到命運的無常,史威登堡大約就是在這背景下引入生活,具體表現為“不可預知性”的人生觀念,它使詹姆斯一家都處在動蕩不安的情緒裏。這種粗糙簡單的結論到了威廉·詹姆斯,經過科學和人文教育的陶冶提煉,深刻為一種世界觀。這世界觀就是史威登堡的對應理論,用《獵魂者》裏的話說——“在這個世上的物質生活和靈魂世界之間存在切實關聯,有不可見的線索將兩個世界的居住者們扣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