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學習王樂義“嚴於律己 清正廉潔”的優秀品格(2 / 3)

2.“我唯一的愛好就是幹活”

廣大農村基層幹部工作任務十分繁重,“上麵千條線,下麵一根針”,許多農村工作最終要靠廣大農村基層幹部去貫徹、去落實。而且有些工作任務的時間要求緊,加之農村基層幹部的職數又比較少,支部書記的工作任務就會更重。對於農村基層幹部來說,這就必然有一個如何處理幹好工作與照顧家庭的問題。在這方麵,王樂義也為我們廣大農村黨員幹部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王樂義常說他有“兩寶”:一是有個好母親,二是有個好媳婦。說起妻子,王樂義總是懷著深深的愧疚:“她過了門就跟著我吃苦受累,侍候老的,拉扯小的。這些年我的精力都在村裏,家裏的事就顧不上了,她從沒半句埋怨話。”三元朱村是冬暖式大棚的發祥地,每年到村裏參觀的人成千上萬。作為村裏的黨支部書記,王樂義要陪同參觀,要向客人們講解種植技術……作為王樂義的妻子,梁文榮所擔當的不是一般家庭婦女所能擔當的事。客人來到家裏,她要沏茶,遞煙,端水果,有的時候還要準備飯菜。十多年來,在東屋的客廳裏接待過四麵八方的多少客人,連她自己都說不清了。

王樂義發明了蔬菜大棚,全村家家戶戶種大棚,但誰也不可能想到,唯獨他家沒有種大棚。不是他不想種,而是他沒工夫種。他天天忙著村裏的工作,一星期難得到自家地頭一趟,家裏的重擔就落在了老伴的肩上。他一個人在果園裏埋坑、劃土、抹權……沒黑沒白地幹。

她的腿疼病就是由於夜裏堵水溝,凍出來的毛病。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的媳婦不容易、也不好當。梁文榮體會最深,雖然有時她也覺得王樂義是“一個不太‘合格’的丈夫”。但在妻子的眼裏,王樂義絕對是一個有情有義的真漢子。王樂義公道、正派、有頭腦,梁文榮勤儉、能幹、會持家。按說,他們應該過上村裏數得著的好日子。可是,他們的生活水平至今在村裏隻能算是中下等。有一次,記者問梁文榮:覺不覺得委屈?梁文榮很豁達地說:“樂義的心根本沒有放在家裏。家裏的果園就在屋門口,一年結多少蘋果,他都不知道。除了種菜,他心裏盛不下別的東西。”梁文榮說,自從迷上大棚後,王樂義一年有八九個月不在家。她從不埋怨他。她知道,不是他不想管家裏的事,而是外麵的事情實在太多。隻有她知道,在外麵那麼風風火火、生龍活虎的王樂義,經常是回到家裏就癱成了“一堆泥”。從天一亮出門,到夜深了才回來,“就是塊鐵也早被磨得鋥亮鋥亮了”。她心疼他。但最讓她受不了的,是對丈夫的牽掛與擔心。王樂義得癌症剛動完手術那幾年,腰間掛著糞便袋,經常弄髒衣褲。為此,每次出門前,梁文榮一遍遍地叮囑,藥品、衣褲,檢查了一回又一回,生怕少點什麼,讓他在外麵為難。王樂義出去講課,老伴的心就一直懸著,直到看見他平安回到家中。

“樂義雖然忙,但他心裏有這個家,有我。”梁文榮說。近半個世紀相濡以沫,他們夫妻之間已經不需要用過多的語言來表達。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同村的老年人都出去旅遊,她沒去過。王樂義心裏過意不去,趁兩次出差的機會帶上她,但不讓她和自己住在一個賓館,也沒陪她逛一天。王樂義知道老伴苦,心裏覺得歉疚。有時出差,他偶爾也會買些小玩意兒回來,除了給孫女的,也同樣給老伴一份。梁文榮說,樂義一年到頭在外麵忙,孩子要替他承擔一部分農活,尤其是二女兒月桂,初中畢業就挑起了家裏的擔子,種地、育苗、幹農活,像個男孩子一樣無所不幹。家裏窮,5個孩子有的高中畢業,有的技校畢業,都沒有機會上大學.供不起。這麼多年,王樂義從來沒為孩子工作的事求過人。

“真盼著他早點退休,我們好一起在家吃頓安穩飯。”說歸說,梁文榮心裏明白,樂義是個永遠閑不下來的人,他把自己的生命都交給了那些需要他的農民群眾。她對王樂義沒有過多的抱怨,隻是說:“他這麼多年來沒吃過一頓準時飯,連晚上七點的新聞聯播也看不上,隻能等在村裏的事情忙完後,回家看晚間新聞!”話裏話外,關愛之情溢於言表。

一位記者在采訪時,記下了王樂義的一天:他早上6點鍾起床;整個上午和下午,都是忙於上級交辦的各項工作,接待絡繹不絕的來訪者。八、九個小時裏,做不完的事,說不完的話,送不完的客;晚飯後,又抓緊時間回到辦公室,開始處理村裏的事務;一直忙到夜裏11點多,他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看他這樣,這位記者問他:“你整天這麼忙,自己就沒什麼愛好嗎?”王樂義回答:“我沒別的愛好,唯一的愛好就是於活!”

這就是王樂義!為了工作,他竟到了忘我的境地。我們學習王樂義,就應該像他那樣,舍小家,為大家;舍“小我”,為“大我”。這個“大我”,就是人民群眾,就是我們共產黨人為之奮鬥的富民理想。

3.“光顧自己不能當支書"

堅持清正廉潔、嚴於律己是我們黨的性質、宗旨、綱領、路線的重要體現,是黨的創造力、戰鬥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內容,是我們黨保持先進性的有力保證,也是人民群眾認識、評判我們黨的重要依據。黨的作風和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黨的的創造力、戰鬥力、凝聚力,是緊緊相連、密不可分的。如果說我們黨在80多年的輝煌曆程中一貫重視作風建設的話,那麼,作為執政黨,尤其是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改革開放現代化進程的新形勢下,就更加需要高度重視黨的作風建設。這是時代對我們黨提出的客觀要求,也是現實對我們黨提出的嚴峻課題。我們學習王樂義,就必須認真考慮一下這個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