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任何一種社會行為規範一樣,共產黨員行為規範的鮮明特點 是規範性、概括性和可預測性。規範性就是有明確的標準,什麼是允許的,什麼是禁止或不允許的,都有明確具體規定。概括性也就是普遍性,可以做的或不能做的,對所有黨員在任何時候都是普遍適用的, 沒有例外。可預測性就是黨員作為行為者在行為前或行為中就會知道這種行為將會產生什麼後果,包括由於錯誤行為而可能受到的懲罰等等。如果沒有具備以上特性,也就不能夠成為正式行為規範,或說隻是一個不完全的行為規範。共產黨員學習、掌握黨員行為規範的目的,就是為了使自己的行動有所遵循,使自己在黨員行為規範的教育、 引導、約束下,成為名實相符的共產黨員。

三、中國共產黨黨員行為規範的曆史過程

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對黨員政治行為、組織行為乃至道德行為,以黨章及若幹具體文件形式作出規定。這也是黨的性質、使命及組織原則所決定的。黨的第一個綱領(1921年7月)規定:黨員“在加入我們的隊伍之前,必須與力圖反對本黨綱領的黨派和集團斷絕一切聯係”,“在黨處在秘密狀態時,黨的重要主張和黨員身份應保守秘密”等等。黨的第一個章程(1922年7月)規定:“凡是有犯左列各項之一者,該地方執行委員會必須開除之:(一)言論行為有違背本黨宣言章程及大會各執行委員會之決議案;(二)無故連續二次不到會者;(三)欠交黨費三個月……”一般來說,黨所製定的黨員行為規範,早期比較原則、抽象,中期比較具體、明確,現在則日益成熟、充實和全麵,形成一個比較完善規範的係統,並且隨著形勢發展及黨員情況變化,不斷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完善原有規範或製定新的規範。

黨的曆史證明, 黨員行為規範是同黨所處的環境、任務,以及黨的路線、政策發展相聯係的。當黨初創,作為一個新型革命政黨而開始出現在中國政治舞台上時,當然有那個時候的行為規範。後來,在黨的發展曆程中,在一以貫之地堅持黨員基本行為規範的同時,也形成了同所處環境和任務相適應的一係列的黨員行為規範。除黨章外,比較有代表性的重要規範,在抗日戰爭時期有:《擴大的中央第六次全會關於各級黨部工作規則和紀律的決定》(1938年11月6日)、《中央關於增強黨性的決定》(1941年7月1日中央政治局通過);在解放戰爭時期有:《中共中央關於建立報告製度的指示》(1948年1 月7日)、《中共中央關於健全黨委製的指示》(1948年9月20日);建國以後有:《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組織工作會議關於整頓黨的基層組織的決議》(1951年4月9日)、《關於黨的團結的決議》(1954年2月10日),此後,改革開放以來又形成了許多新的黨員行為規範文件,我們將在後文說明。

需要指出的是,隨著我們黨的不同曆史時期黨員行為規範的形成,作為理論先導、根據和說明,也必然產生一批行為規範指導的理 論文獻,例如毛澤東的《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整頓黨的作風》,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陳雲的《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以及鄧小平有關黨員的論述等,它們既為黨員行為規範提供了充足的理論根據,又為這些規範的實施和效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認識不到上述理論文獻的價值,就不可能真正和完全懂得黨員行為規範的內涵。

由上說明,中國共產黨的黨員行為規範,在幾十年發展中形成了優良傳統,源遠流長,根深葉茂。我們了解黨員行為規範發展曆程的意義是:第一,認識曆史以更好地認識現在。懂得了過去黨對黨員是怎麼要求的,就能更好地理解現在黨對黨員的更高更嚴格的要求。第二,繼承和發揚光大我們黨的行為規範傳統。這就是,黨員行為規範 必須同黨的性質、目標和宗旨一致的傳統;黨員行為規範在實踐中不斷充實、完善、提高的傳統;黨員必須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基礎上自覺接受黨的規範約束的傳統;所有黨員在黨章、黨紀及基本規範麵前一律平等,不允許有不受規範約束的“特殊黨員”。

四、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曆史條件下,進一步確立黨員行為規範的意義

黨對黨員的行為規範,從來是和黨在各個不同曆史時期所肩負的 任務緊密相聯係的。新的時期、新的任務、新的環境必然對黨員有新 的更高要求。江澤民同誌在談到新的曆史條件下共產黨員增強黨性鍛煉問題時提出,自覺地刻苦學習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做五個方麵的模範,即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模範,做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全心 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模範,做遵守紀律、堅持民主集中製的模範,做腳踏實地、勤奮工作、忠於職守的模範,做反對各種消極腐敗現象、發 揚社會主義新風尚的模範。無疑,這也是我們黨對黨員的一貫要求在新條件下的具體化和實踐化。

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麵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要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麵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共產黨員必須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信念,腳踏實地地為實現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而奮鬥。

有的同誌認為,實行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不需要講黨性,講行為規範了。這完全是一種誤解。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 隊,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力量。形勢、任務雖有變化,但黨的性質沒有變,黨的宗旨沒有變,共產主義的最高目標和對黨員的基本要求沒有變,也不能變。實行改革開放是為了完善社會主義製度,社會主 義市場經濟體製是同社會主義基本製度結合在一起的,是要使市場經濟在社會主義國家的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作用。共產黨員應當堅持黨性原則,遵循行為規範,保證和促進這個新體製的建立和完 善,同時要自覺抵製市場活動中的消極因素。正如江澤民同誌所說,要堅決防止權力商品化,堅決防止把等價交換原則引人黨和國家的政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