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夫聽了這話,就不覺張大了眼睛驚異起來。因為有肺病的人,大概都不肯說自家的病的,但是吳遲生對了才遇見過兩次的新友,竟如舊交一般的把自家的秘密病都講了。質夫看了遲生的這種態度,心裏就非常愛他,所以就勸他說:“你若害這病,那麼我勸你跟我上日本去養病去。”

他講到這裏,就把喬其·慕亞的一篇詩想了出來,他的幻想一霎時的發展開來了。

“日本的郊外雜樹叢生的地方,離東京不遠,坐高架電車不過四五十分鍾可達的地方,我願和你兩個人去租一間草舍兒來住,草舍的前後,要有青青的草地,草地的周圍,要有一條小小的清溪。清溪裏要有幾尾遊魚。晚春時節,我好和你拿了鋤耪,把花兒向草地裏去種。在慰藍的天蓋下,在和暖的熏風裏,我與你躺在柔軟的草上,好把那西洋的小曲兒來朗誦。初秋晚夏的時候,在將落未落的夕照中間,我好和你緩步逍遙,把落葉兒來數。冬天的早晨你未起來,我便替你做早飯,我不起來,你也好把早飯先做。我禮拜六的午後從學校裏回來,你好到冷靜的小車站上來候我。我和你去買些牛豚香片,便可作一夜的清談,談到禮拜的日中。書店裏若有外國的新書到來,我和你省幾日油鹽,可去買一本新書來消那無聊的永夜。……”

質夫坐在電車上一邊做這些空想,一邊便不知不覺的把遲生的手捏住了。他捏捏遲生的柔軟的小手,心裏又起了一種別樣的幻想,麵上紅了一紅,把頭搖了一搖,他就對遲生問起無關緊要的話來:“你的故鄉是在什麼地方?”

“我的故鄉是直隸鄉下,但是現在住在蘇州了。”

“你還有兄弟姊妹沒有?”

“有是有的,但是全死了。”

“你住在上海幹什麼?”

“我因為北京天氣太冷,所以休了學,打算在上海過冬。並且這裏朋友比較得多一點,所以覺得住在上海比北京更好些。”

這樣的回答了幾句,電車已經到了大馬路外灘了。換了靜安寺路的電車在跑馬廳盡頭處下車之後,質夫就邀遲生到編輯所裏來閑談。從此以後,他們兩人的交際,便漸漸兒的親密起來了。

質夫的意思以為天地間的情愛,除了男女的真真的戀愛外,以友情為最美。他在日本飄流了十來年,從未曾得著一次滿足的戀愛,所以這一次遇見了吳遲生,覺得他的一腔不可發泄的熱情,得了一個可以自由灌注的目標,說起來雖是他平生一大快事,但是亦是他半生淪落未曾遇著一個真心女人的哀史的證明。有一天晴朗的晚上,遲生到編輯所來和他談到夜半,質夫忽然想去洗澡去。邀了遲生和另外的兩個朋友出編輯所走到馬路上的時候,質夫覺得空氣冷涼得很,他便問遲生說:“你冷麼?你若是怕冷,就鑽到我的外套裏來。”

遲生聽了,在蒼白的街燈光裏,對質夫看了一眼,就把他那纖弱的身體倒在質夫的懷裏。質夫覺得有一種不可名狀的快感,從遲生的肉體傳到他的身上去。

他們出浴堂已經是十二點鍾了。走到三岔路口,要和遲生分手的時候,質夫覺得怎麼也不能放遲生一個人回去,所以他就把遲生的手捏住說:“你不要回去了,今天同我們上編輯所去睡吧。”

遲生也像有遲疑不忍回去的樣子,質夫就用了強力把他拖來了。那一天晚上他們談到午前五點鍾才睡著。過了兩天,A地就有電報來催,要質夫上A地的法政專門學校去當教員。

質夫登船後第三天的午前三點鍾的時候,船到了A地。在昏黑的輪船碼頭上,質夫辨不出方向來,但看見有幾顆淡淡的明星印在清冷的長江波影裏。離開了碼頭上的嘈雜的群眾,跟了一個法政專門學校裏托好在那裏招待他的人上岸之後,他覺得晚秋的涼氣,已經到了這長江北岸的省城了。在碼頭近旁一家同十八世紀的英國鄉下的旅舍似的旅館裏住下之後,他心裏覺得孤寂得很。他本來是在大都會裏生活慣的人,在這夜靜更深的時候,到了這一處不鬧熱的客舍內,從微明的洋燈影裏,看看這客室裏的粗略的陳設,心裏當然是要驚惶的。一個招待他的酣睡未醒的人,對他說了幾句話,從他的房裏出去之後,他真覺得是闖入了龍王的水牢裏的樣子,他的臉上不覺有兩顆珠淚滾下來了。

“要是遲生在這裏,那我就不會這樣的寂寞了。啊,遲生,這時候怕你正在電燈底下微微的笑著,在那裏做好夢呢!”

在床上橫靠了一會,質夫看見格子窗一格一格的亮了起來,遠遠的雞鳴聲也聽得見了。過了一會,有一部運載貨物的單輪車,從窗外推過了,這車輪的仆獨仆獨的響聲,好像是在那裏報告天晴的樣子。

侵旦旅館裏有些動靜的時候,從學校裏差來接他的人也來了。把行李交給了他,質夫就坐了一乘人力車上學校裏去。沿了長江,過了一條店家還未起來的冷清的小街,質夫的人力車就折向北去。車並著了一道城外的溝渠,在一條長堤上慢慢前進的時候,他就覺得元氣恢複起來了。看看東邊,以濃藍的天空做了背景的一座白色的寶塔,把半規初出的太陽遮在那裏。西邊是一道古城,城外環繞著長溝,遠近隻有些起伏重疊的低崗和幾排鵝黃疏淡的楊柳點綴在那裏。他抬起頭來遠遠見了幾家如裝在盆景假山上似的草舍。看看城牆上孤立在那裏的一排電杆和電線,又看看遠處的地平線和一彎蒼茫無際的碧落,覺得在這自然的懷抱裏,他的將來的成就定然是不少的。不曉是什麼原因,不知不覺他竟起了一種感謝的心情。過了一會,他忽然自言自語的說:“這謙虛的情!這謙虛的情!就是宗教的起源呀!淮爾特(Wilde)呀,佛爾蘭(Verlaine)呀!你們從獄裏叫出來的‘要謙虛’(Be humble)的意思我能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