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夏,安徽、河南交界連降大雨,淮北地區受災慘重,百年罕見。毛澤東在批閱淮北災情的一些報告的時候,看到一份電報裏說:“由於水勢凶猛,來不及逃走,或攀登樹上,失足墜水(有在樹上被毒蛇咬死者),或船小浪大,翻船而死者,統計四百八十九人。毛澤東看到此處,不禁流下了眼淚,並在“被毒蛇咬死者”和“統計四百八十九人”這兩個地方畫了橫線。

短短一個多月,毛澤東接連給周恩來寫了三個批示,提出並督促治理淮河。第一個批示寫於1950年7月20日,毛澤東提出:“除目前防救外,須考慮根治辦法,現在開始準備,秋起即組織大規模導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導淮,免去明年水患。請邀集有關人員討論(一)目前防救,(二)根本導淮兩問題。”第二個批示寫於1950年8月5日。他說:“請令水利部限日作出導淮計劃,送我一閱。此計劃八月份務須作好,由政務院通過,秋初即開始動工。”第三個批示寫於1950年8月31日,針對蘇北區黨委關於導淮工作各項準備“均感倉促”的顧慮,毛澤東批示:“導淮必蘇、皖、豫三省同時動手,三省黨委的工作計劃,均須以此為中心,並早日告訴他們。”從毛澤東這三個批示裏,可以強烈地感受到毛澤東關懷災民生產、生活的迫切心情。

1955年仲夏,毛澤東來到杭州,搞社會調查。當他了解到杭嘉湖平原的餘杭地區的老百姓深受血吸蟲之苦時,心情沉痛,眼裏盈滿淚水,並指示:“血吸蟲病對人民的危害更大,一定要想法幫助人民解除苦難,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

1958年6月30日,當他看到《人民日報》報道江西餘江縣消滅了血吸蟲的喜訊時,心情激動不已,“浮想連翩,夜不能寐”。欣然揮筆,寫下了《送瘟神》這篇著名的詩篇。1960年冬天,當他聽到浙江省委書記霍士廉關於麗水、金華一些縣區饑荒嚴重,老百姓沒有飯吃,甚至餓死了一些人的彙報時,他心情沉重地說:“這是犯罪啊!”並斬釘截鐵地說:“要堅決懲治官僚主義。”

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大地震,毛澤東在病中仍堅持親自處理文件,中央對唐山地震的報告、請示、通報等文件,均由毛澤東親自圈閱後付諸實施。次月18日,中共中央《關於唐山豐南一帶抗震救災的通報》(中發〔1976〕13號文件)起草後報送,毛澤東當即圈閱,是為毛澤東生前圈閱的最後一份中共中央文件。

毛澤東的醫療組成員、神經病學和老年醫學專家王新德後來回憶說:“送來的地震情況彙報,主席不顧個人病重,都要親自過問。這場地震死亡達24萬多人,其他的損失難以估量。當秘書報告地震造成極其慘重的損失後,主席哭了,我第一次親見主席嚎啕大哭……”

這些事情都充分反映了毛澤東心貼群眾、心想群眾、心係群眾、心裝群眾的偉人情懷。為人民服務,就是要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毛澤東用他的一言一行,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了最佳的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