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幹部培訓呈現“一校五院”格局(2 / 2)

2005年,中國浦東幹部學院、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建成並正式開學。次年,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亦正式揭牌成立。因此,目前在中央一級,幹部教育培訓機構已形成了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浦東幹部學院、井岡山幹部學院、延安幹部學院以及大連高級經理學院“一校五院”的培訓鏈。

從實際情況來看,“一校五院”在推進教學改革、建設特色體係方麵,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功能完備的培訓格局。“一校五院”之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知名高校,有關部門的培訓機構、一些社會培訓機構、境外著名培訓機構,也部分地承擔了幹部教育培訓的任務。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幹部教育培訓的形式之多,規模之大,可謂空前。

中國幹部教育培訓,近年來一直都是黨政幹部、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以及專業技術骨幹這三支隊伍一起抓。

當前幹部參加培訓的主要方式是組織調訓,即按組織的需要、幹部履職的崗位需要和幹部能力素質提高的需要對幹部進行教育培訓。參加調訓的幹部保留職務和工資待遇,完成學習與完成工作一樣考核。除組織調訓外,還有一些培訓針對幹部的差異化需求。如中央組織部會同有關部門開展的中央和國家機關司局級幹部的選學。2011年進行了試點,2012年已全麵推開。培訓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防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以及北京師範大學7所院校承擔。按幹部“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由幹部自選培訓班次和課程,最後通過考核,每年一般要完成40至60個學分。

以組織調訓為主,以幹部選學為輔的幹部參訓機製,使得過去一種模式的講授式教學,變為綜合運用講授式、研討式、案例式、現場體驗式、情景模擬式等多種方式,教學吸引力和效果大大增強。

早在2008年10月,《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正式出台,其中引人關注的重點之一,是將縣委書記等關鍵崗位的幹部納為中央黨校的培訓對象。

2008年11月,全國各地2000多名縣委書記陸續走進“一校五院集訓。2009年,中央對縣級主要官員的直接培訓進入高峰期,縣委書記紀委書記、公安局長、法院院長、檢察長、監獄長等幹部為重點對象這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央在基層幹部培訓中力度最大的一次

隨著幹部教育培訓工作自身的推進,基層幹部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同時,為更好地應對工業化、市場化、城鎮化、國際化、信息化帶來的挑戰,就必須把重點培訓對象擴大到基層幹部的範圍。因為基層幹部處在社會改革發展第一線,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具體執行者。基層幹部素質高低、能力強弱、作風好壞,關係幹部隊伍整體形象,關係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

近年來中央把基層幹部的教育培訓工作納入長期規劃中。《2010─2020年幹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明確提出,要“積極開展送教下基層活動,選送優秀教師支持基層幹部教育培訓工作”。

2011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轉發了《中央組織部關於加強和改進基層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意見》,要求加強對基層幹部的教育培訓。

基層幹部的範圍,主要包括縣級直屬部門機關幹部,鄉鎮(街道幹部,縣域企事業單位領導人員,村(社區)主要負責人,鄉村集體經濟組織中的黨組織負責人,非公有製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負責人。

推動優質資源向基層延伸傾斜,當前必須積極推進市縣級黨校辦學體製、幹部參訓機製、培訓計劃生成機製等改革,創新培訓內容和方式方法,全麵開展教學質量評估,切實提高培訓質量和效益。

這方麵,國家行政學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2012年5月,第一期送教下基層(井岡山革命老區)培訓班在江西省吉安舉行。

國家行政學院送教下基層培訓班每期一般為期6天,以增強基層黨政領導幹部的公仆意識和行政能力,推進革命老區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和基層行政學院辦學能力為重點,不但安排了專題講座,還設置了案例教學、情景模擬、現場教學、結構化研討、互動式教學、班組活動等多個教學環節,學院負責人還親自授課,特別注重理論聯係實際,促進教學互動,增強學習的啟發性、針對性和時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