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楊老爺子的洋洋萬言書奏疏通過工作人員快馬加鞭送往西安。3月25日,拉姆斯道夫向躺在床上的楊儒下了最後通牒,楊老爺子讓陸征祥用馬車把自己拖到沙俄外交部,拉姆斯道夫對骨折的楊儒沒有任何一絲同情憐憫,隻給躺在軟輪椅上的楊儒九個小時的考慮時間。拉著火急攻心的楊儒,馬車在風如利刃、冰如玄鐵的聖彼得堡大街上快速地奔跑,猛然間,楊老爺子被摔出了馬車,整個人頓時失去了知覺,陸征祥伸出手到楊老爺子的鼻孔前,呼吸微弱。陸征祥將楊儒拉回大使館,請來醫生,醫生搖了搖頭,非常遺憾地告訴陸征祥,楊儒中風了,這一生再也沒有機會站起來了。陸征祥回想起3月22日晚上,楊老爺子挑燈夜戰寫奏疏的情節,頓時淚飛如雨。楊儒慢悠悠地伸手抓住陸征祥的手,楊老爺子的眼裏充滿著無奈與期待,陸征祥一直跟著楊儒見證了三個月的艱辛談判,老爺子的每一個眼神他都非常的明白,東三省的合約不能答應尼古拉二世,大清帝國要想富強,必須成立商部,頒布商法,進行專業財富管理,這是老爺子兩個最大的心願。3月26日,陸征祥揉了揉一夜未睡而紅腫的雙眼,突然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將一紙西安發來的電報送到床前,電報隻有五個字:“不遽行畫押!”陸征祥異常激動地接過電報:“大人,我們得到了國際聲援,您看,朝廷旨意,不用簽約了,您的心願完成了,可以到德國做手術,他們那裏有最好的骨科大夫和心血管大夫。”楊儒一夜焦灼的臉上終於浮出笑容,轉瞬笑容消失了,陸征祥明白,楊老爺子對商部的設立還是放心不下。

三個月之後,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在向慈禧太後彙報第三次會奏變法事宜時,極力表揚了楊儒的赤膽忠心,慈禧太後聽聞楊儒身在處處危機的異國卻仍心在社稷,摔折了胳膊和腿,還熬夜奮筆萬言書,心裏大受刺激。劉坤一與張之洞尤其對楊儒提出的頒布商法成立商部的主張深表讚同,進一步給慈禧太後分析商法與商部的重要性。兩人尖銳地指出,一個國家的振興必須有一個整體的工商業發展規劃,由國家進行統一的宏觀調控,失去了國家統一管理的工商業無法資本規模化。資源無法集中優化分配發展,削弱了資源的優勢競爭力,不斷的投入隻能一步步演變成沉沒成本,造成國家資本投入不能回收,極大地浪費了財力物力,所以無論是招商局還是招商局旗下的企業,由於缺乏朝廷的統一規劃,資源不能充分利用,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所以就出現投資一兩年企業就關門,甚至逐漸喪失企業的控製權,也就進一步喪失資源的控製權,這就對帝國的主權造成了無形的傷害。他們進一步指出,缺少商律是大清帝國工商業未能振興,利權為外人所奪的重要原因。“互市以來,大宗生意全係洋商,華商不過坐賈零販。推原其故,蓋由中外懋遷,機器製造,均非一、二人之財力所能。所有洋行,皆勢力雄厚,集千百家而為公司者;歐美商律,最為詳明,其國家又多方護持,是以商務日興。中國素輕商賈,不講商律,於是市井之徒,苟圖私利,彼此相欺,巧者虧逃,拙者受累,以故視集股為畏途,遂不能與洋人爭衡。況凡遇商務訟案,華欠洋商,則領事任意需索,洋欠華商,則領事每多偏袒,於是華商或附洋行股份,略分餘利,或雇無賴流氓為護符,假冒洋行。若再不急加維持,勢必至華商盡為洋商之役而後已。必中國定有商律,則華商有恃無恐,販運之大公司可成,製造之大工廠可設,假冒之洋行可杜……十年以後,華商即可自立,駸駸乎並可與洋商相角矣。”劉坤一與張之洞一通囉唆,意在反複跟慈禧太後強調統一規劃,法製化經濟改革,才能夠更加科學地發展帝國的工商業。遠在德國治療中風的楊儒聽聞劉坤一與張之洞聯名上奏設立商部,老爺子是異常激動,趴在病床上艱難地給慈禧太後與光緒皇帝出謀劃策。經過兩個通宵的奮戰,又一份洋洋灑灑的萬言變法奏折從遙遠的德意誌寄向大清紫禁城,楊儒在萬言書中進一步提出了“固封圉,求賢才,裕財用,整內治,重使務,集眾長”的“六策”。其宗旨是“舍富強難圖立國,舍變法莫致富強”,要通過變法改革弊政,補救時艱。

楊儒的萬裏奏疏讓剛剛回鑾紫禁城的慈禧太後感動得老淚縱橫。擦幹了老淚的慈禧太後很快就覺得有點不對勁,鎮壓太平軍之後,漢人的勢力越來越大,直隸、兩江、湖廣、兩廣、雲貴、陝甘幾乎整個大清帝國的督撫寶座都落在漢人的手裏,這些掌握帝國實權的督府們利用手上的權力一個勁兒地興辦洋務。招商局興辦之後,隨著商務大臣和路礦總局設立,商務、路務、礦務實權卻紛紛落入漢人督撫手中,按照楊儒的提議,頒布了商法,成立了商部,什麼商務路務一切大權就要上收商部,地方督撫怎麼可能放權呢?商部屆時總攬一切商務大權,漢人總理商部事務還是滿洲八旗貴胄呢?慈禧太後搖了搖頭,這是一個大傷腦筋的事情,現在帝國實在是太貧弱了,讀書人說是我老太婆大權獨攬誤國誤民,實在是冤枉,洋鬼子說我幹涉朝政,他們哪裏知道我慈禧心裏那個苦呀?戊戌年,康有為梁啟超聯合帝師翁同龢、張之洞他們搞變法,光緒皇帝雄心勃勃準備大幹一場,慈禧太後一看光緒皇帝還有點誌向,決定放手讓光緒皇帝去幹,自己帶著太監李蓮英到頤和園頤養天年,可缺乏政治謀略的光緒皇帝卻是赤膊上陣要大幹一場。縱觀戊戌變法期間光緒皇帝的表現,光緒皇帝自己都有點沒有底氣,遇到大事拿不了主意,在政務方麵,慈禧太後一生沒有一句表揚光緒皇帝的話,隻是說光緒皇帝孝順,變法期間光緒皇帝一天可以三次從紫禁城跑到頤和園向慈禧太後請示,讓慈禧太後拿主意,實在放心不下的慈禧太後讓李鴻章榮祿在總理衙門麵試一下承擔帝國變法重任的激進分子康有為,慈禧太後太關心這個年輕人會怎麼將新法推行下去。“殺二品以上阻撓新法大臣一二人,則新法行成。”急功近利、毫無政治韜略的康有為,這一句話頓時讓帝國的上空陰雲密布。殺誰?慈禧太後容忍了康有為的年輕魯莽,事情發展到最後,康有為居然幼稚地將一直支持光緒皇帝變法圖強的老太婆慈禧太後當成了絆腳石,當革命革到了最高掌權者頭上,康有為的變法就注定要失敗。戊戌六君子的鮮血抹紅了帝國的天空,猶如血盆大口在吞噬帝國奄奄一息的生命,最後的希望在恐懼中快速地墜落。1901年的西安新政是帝國最後的掙紮,慈禧太後不想悲劇重演,必須權衡一個萬全之策。

1902年1月5日,慈禧太後鑾輿回京。回京後慈禧太後忙於帝國新政,商部的事情一直讓慈禧太後頭疼,英國商約談判大臣馬凱爵士屁顛兒屁顛兒地跑到了上海,找到會辦商務大臣盛宣懷談判重修通商行船條約。盛宣懷給慈禧太後上了一個折子,說英國人重修條約,馬凱爵士的到來隻是拉開了清朝與列強逐個修約的序幕。法國人、德國人、美國人一大幫洋鬼子也正往上海趕,大清帝國已經被洋鬼子糟蹋了幾十年,帝國在沒有自己的商法的情況下跟洋鬼子談隻能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看完盛宣懷的折子,慈禧太後陷入冥思苦想,老太婆也是一肚子的苦水,誰能承擔擬商法、任商部大臣的重擔?這可是一場決定帝國利益的革命性新政。慈禧太後是一籌莫展,這時,總理衙門大臣、西安新政最高改革指導機構督導政務處首領、慶親王奕劻興衝衝地跑到跟前,將一份請柬呈上,慈禧太後打開請柬頓時眉飛色舞,真是蒼天有眼,那個曾經不可一世,在議會上發表演說,向大清帝國開戰的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終於死翹翹了。這個可惡的女人不僅僅通過鴉片、槍炮,還通過輪船、生絲策劃了1883年那一場觸目驚心的帝國金融危機,維多利亞猙獰的麵目一次又一次浮現在慈禧太後的夢境裏,這個囂張的女人終於死了。慈禧太後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愛德華七世繼承維多利亞的王位,邀請大清帝國派皇室貴胄參加登基大典。慈禧太後看了看一直低頭不語的奕劻:“奕劻,你看派誰去英吉利?”奕劻智商不高但是會察言觀色,遂推波助瀾,對慈禧太後說張之洞等洋務大臣一直奏請頒布商法設立商部,這勢必動搖督府們的洋務利益,朝廷完全可以借助去英吉利朝賀愛德華七世的機會考察西洋政務,考察回來的考察大臣完全可以勝任總理商部的重擔。慈禧太後一聽奕劻的建議正合自己心意,帝國專業理財的商部一定要掌握在愛新覺羅家族手上。義和團大鬧帝都之後,滿洲八旗讓慈禧太後可以信賴的也隻有奕劻,奕劻現在根本不可能去英吉利,慈禧太後想到了奕劻的兒子載振,承襲二等鎮國將軍頭品頂戴的載振隻有二十六歲,慈禧太後覺得派這麼一個小帥哥去英吉利會讓英國老鬼認為大清帝國蔑視他們,老太太決定找個機會給小帥哥進進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