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整風是我們黨第一次全黨範圍的馬克思主義教育活 動。 從黨課教育的角度 ,我們完全有理由 把延安整 風時期看做黨課 教育思想和實踐上相 當成熟的時期 。抗日 戰爭時期 ,黨內的主 觀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還嚴重地束縛著全黨 ,加上抗戰以後發 展的 70 餘萬名新黨員 ,絕 大多數出身於農民 階級和小資產階 級 ,缺乏係統的馬克思主義教育 ,很容易受到錯誤思想和作風 的侵蝕 。1941 年 5 月 ,毛 澤東作了 《 改造 我們的學習 》 的報 告 ,標誌著開始在 黨的高級幹部中開展整 風 。1942 年 2 月 ,毛 澤東作了 《 整頓黨的作風 》 和 《 反對黨八股 》 的報告 ,標誌著 以反對主觀主義 、宗派 主義 、黨八股為 主要內容的整 風運 動在 全黨廣泛展開 。毛澤東所作的這些報告 ,在今天看來 ,就是他 給全黨親自講授的黨課 。通 過整 風 ,通過黨課教育 ,全黨同誌 明辨了是非 ,提高了思想覺悟 ,增強了黨性 ,改進了工作 ,實 現了思想 、政 治 、組織上的空前統一 。我認為 ,無論是研究中國共產黨的學習史 、還是研究中國共產黨的黨課教育發 展史,延安整風運動都是應該而且必須大書特書的。
建國前的這一時期 ,我們黨雖然處在戰爭 環境 ,但是已 經 認識到黨課教育工作對於建設一 支高 素質的黨員隊伍 、實 現黨 的曆史使命的重要性 ;黨課教育的方針 和目的在不斷探索和明 確 ,黨課教育的內容 和方式也正逐步清晰與具體 。從 一定意義 講 ,這一時期 ,黨課教育 工作開始向正規化 、製度 化的方向邁進 。
第二個時期 ,新 中國成立後 至 “ 文化 大革命” 前 。
1951 年 ,《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組 織工作會議關於整 頓 黨的基層組織的決議 》 提出 :“對黨員普遍進行一次關於怎樣做 一個共產黨員的教育 ,使所有的黨員都明白做 一個共產黨員的 標準 。” 《 決議》 第一次係統地提出了黨員應當了解的黨的性質 、 宗旨 、奮鬥目標以及對黨員的要求等八項內容 。可以說 ,這 次 整頓黨的基層組 織 ,是一次目的非 常明確 、內容非常具體的黨 內集中教育活動 。無論從教育內容上看 ,還是從教育形式來 講 , 這都算是一次全黨範圍的 、集中的黨課教育活動 。
1951 年 ;《 中央關於加強理論教育的決定(草案 ) 》 指出 : 黨在學習問題上的任務 ,“就是領導全體黨員在統一的製度下無 例外地和不間斷地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 一一毛澤東思想的有係 統的學習” 。《 決定》 從黨員的實際出發 ,“按照理解能力的發展 程度” ,分層次提 出 了理論學習的要求 。在 學習方 法 上 ,提出 “必須實施學年製和考試製” 。這在黨內文 件中 ,是第一次明確 提出建立黨員學習製度 和黨員學習考試製度 。這裏的分層次教 育要求和黨員學習考試製度 ,實際上就 是今天 黨課教育針 對性 要求和實效性要求的 一部分 。
1958年 6月 ,中共中央批轉 《 中央統戰部 、民委黨組關於在回族黨員中進行無神論教育和在阿 旬中進行反 右派鬥爭的報 告》,明確指出:“ 在回族共產黨員中進行無神論的教育 ,主要 是區別共產主義 和宗教信仰的教育” ,“對於有宗教信仰的黨員 ,不要簡單地采取組織處理的辦法 而是要更多更好地向他們進行 教育 ,幫助他們逐步搞通思想認識 ,逐步放棄宗教信仰”。這在 黨的文件中 ,是第一次就 黨員教育中解決黨員信教問題提出明確要求 。
1961 年 11 月 26 日,《 中央對 “ 中央組織部關 於加強對黨 員的教育管理工作的報告” 的批示》 中明確要求 :“應當重新教 育黨員 。這是當前黨的基層組織的建設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 中共中央批轉的這份報告提出 ,教育訓練黨員的內容 ,主要是黨的基本知識和黨的優良傳統 ,“要使每一個黨員懂得 :什麼是共產黨 ,什麼是共產 主義和社會 主義 ,什麼是黨的優良傳 統 ,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 。《 報告 》 還明確提出了教育訓練黨 員的方法 、步驟 ,並強調 :“對廣大黨員的黨課教育 ,每月至少進行一次” 。對黨課教育的時間規定 ,這在 黨內是第 一次 提出 , 為我們今天進行黨課教育製 度化建設奠定了時間性方 麵要求 的 基礎 ,提供了相應的實踐依據 。
1962 年 5 月 ,《 中央組織部關於教育訓練黨員工作的情況 和意見》 進一步提出要求 :“在這次普遍地教育訓練黨員工作的 基礎上 ,把經常的黨員教育管理製度健全起來 ,使黨員經常受 到黨的教育 ,不斷地提高思想覺悟 。” 這裏第一次明確提出了要 把適當的集中教育和經常性的教育結合起來 ,建立健全黨員教 育管理製度 。這 為我們今天在黨課教育方麵加強長效機製建設 , 提供了理論和實踐上的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