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黨課教育的基本要求(2 / 3)

第 三,黨課教材要注 重新準性 。

“新準性” 這個詞是我自己創造的 ,可能不規範 、不準確 , 但對我們探討黨課教材的特點是非常適用的 。實際的意思是說 , 黨課教材一定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突 出一個 “新” 字 ;一 定要適應黨員的實際需求 ,突出一個 “ 準” 字 。要做到 “新”, 教材內容 就要符合 當前時代 發展 和形 勢政策 的要求 。要做到 “準” ,教材內容就要 切準黨員的思想脈搏 ,順應黨員的實際需求 。就是說 ,在體係 和內容方麵保持相對穩定的基礎上 ,黨課教材要適應形勢任務的發展變 化和黨員的實際需求 ,及時調整充實 ,使之與黨的中心工作以及當前形勢政策密切地融合起來,貼近黨員的思想實際 ,貼 近黨員的工作 、學習和生活 實際 ,及 時回答和解決黨員在日 常工作和生 活中的思想困惑 。黨課教材 應該是一個 開放 的、發展的體 係 ,不能 固守一成不變的章節 、 文字 ,不能總是翻來覆去地舉那些陳舊的例子 、使用一些過時 的統計數字 ,這樣一副 “ 老麵孔” 怎麼能受黨員歡 迎呢 !中國古代有個刻舟求劍的典故 ,很能說明這個問題 :坐船時劍掉到水裏去了 ,應該及時下水打撈 ,而你卻在船邊 上刻上記號 ,到岸後再順著記號下水打撈 ,殊不知船行劍不移 ,這不是很蠢嗎 ? 如此看來 ,我們編寫黨 課教 材 ,如果 看不到瞬息萬變的 時代,不緊跟形勢任務的變化 ,不緊貼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實際 , 豈不也像刻舟求劍嗎?這樣的教材 ,就不能達到 “新” 的要求 , 更何談 “準” 字 ?用這樣的教材開展 黨課教育 ,怎 麼能收到 應 有的實效呢?調研中發現 ,一些 地方開展黨課教育時 ,上 麵發 什麼材料 ,他們就在課堂上讀什麼材料 ,照本宣科,照搬照抄 ,不聯係本地 區、本 部 門、本 單 位 的實 際,切 不準 黨 員思想的 “要害” ,搞 “空對空” ,其實這也是刻舟求劍的做法 。這樣 “剛 發下來的” 教材 ,可能做到 “新” 了,但難以達到 “準” ,同樣 不能收到黨課教育應有的實效 。

黨課教材要 做 到 “ 新” 和 “ 準” ,一 定要 旗 幟鮮 明。是 什 麼 、不是什麼 ,提倡 什 麼、反 對 什 麼 ,表 揚 什麼、批 評 什 麼, 什麼是對的 、什 麼是錯的 ,應該怎 樣做 、不 應該怎樣做等 等 , 這些都要講清楚 ,要 理直氣壯 ,決不能模棱 兩可 ,閃爍 其詞 害怕矛盾 ,回避問題。比如,共產黨員應 當確立什麼樣的世界觀 、人生 觀和價值觀 ,應該反 對什 麼樣的世界 觀 、人生 觀和價 值觀 ,就要理直氣壯地講 ,反 反複複 、不慶其煩地講 ,在這樣 的大是大非問題麵前 ,一定要 立 場鮮明 ,決不能含糊不 清 。我 們的黨課教材 ,就是講 “ 大道理;” 的 ,講 “ 大道 理” 就要 理直 氣壯 。當然 ,“小道理” 也要講 ,講 “小道理” 也要旗幟鮮明 。

否則 ,我們的黨課教材和黨課教學活 動就很難體現鮮明的黨性 , 就很難體現先進性 ,就可能失去其應有的價值 和意義 。在這個 問題上,我們的黨課教育工作者必須保持高度清醒的認識 。

二、黨課教育在形式上的要求

任何事物都是內容與形式的有機統一體 ,在這個有機體內 , 內容決定形式 ,形式服務於內容 。黨課教育也是如此 。我多次 講 ,黨課的 “課” 字本身 ,對黨課教育形式就提出了本質性的內在規定和要求 :左半 結構的 “ 言” 字旁 ,就是說話 、講話 , 說明黨課是必須 “講” 的 ;右半 結構的 “果” 字 ,就是結果 、 效果 ,說明 “講” 黨課必須有結果 、取得實效 。因此說 ,“課” 字本身就對黨課的教育形式提出了基本的規定和要求。

黨課教育在形式上的基本規定 和要求是什 麼呢?就是這種 形式一要講得好 、講得 透徹 ,二要能夠實 現黨課教育的實效 。 黨課教育的形式要同時滿足上 述兩個方 麵的要求 ,符合的 ,就 是好的形式 ;否則 ,就不是理想的形式 。

那麼 ,在實際操作中 ,黨課教育形式 上的具體要求 有 哪些 呢?就是說 ,既要符合上 述兩個方麵的要求 ,又 要有實際的可 操作性 。我理解 ,關鍵是 三個方麵 :一是要堅持靈活多樣 ;一 是要堅持改革創新 ;三是要堅持綜合運用 。

首先 ,談談 黨課教育形 式的 靈活 多樣性問題 。

調研中發現 ,直到 現在 ,一些 基層黨組 織開展黨課教育 , 還是沿用傳統的課堂灌輸 方式 ,一人台上 讀 ,眾人台下聽 。這 裏不是說這 種教育方式 不好 ,黨 課教 育也的確需 要 進行 “ 灌 輸” ,但僅僅而且每次總是采用這樣 “古老的” 教學方式 ,勢必 會讓聽課者失去新鮮感 ,在被 動中失去聽課的興趣 ,甚 至會產 生厭煩情緒 ,影響黨課的教育效果 。從一些地方上黨課的實際 情況來看 ,由於像某些老師對小學生上課那樣 “滿堂灌” 、“灌滿堂” ,黨課課堂上往往存在著心不在焉 、私下看小說 、交頭接 耳甚至是睡大覺的現象 。一方 麵這需要從黨員自 身找原因 ;另 一方麵 ,黨課教育形式不適 應 當前形勢要求和黨員需求也是一 個十分重要的原因 。因此說 ,黨課教育必須采 取多種多樣的教 學形式 ,使其更 加生 動活 潑 ,更加引人人勝 ,讓廣大黨員願意 主動參與黨課教育學習 ,並成為一種精神享受 。

從大的時代背景來講 ,我 國的改革開放 和現代化建設的實 踐在不斷發展 ,黨員的素 質在不斷提高 ,黨課教育當 然也必須 要認清新形勢 、新趨勢 ,實現教育形式 上的與時俱進 。可以采 取 “請進來” 的辦法 ,邀請各 級黨校的教員 、高 校 和科研機構 的理論工作者 、優秀共產黨員來 講黨課 。也可以組織 黨員 “走 出去” ,到革命老區進行傳統教育 ,接受紅色文化的洗禮 ;到先 進地區參觀學習 ,汲取發 展經驗 。還 可以通 過黨員知識競賽的 形式上黨課 ,增強 黨課的趣 味性 。當然 ,還要充分利用現代科 學技術手段 ,發揮科技 在黨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可以 采取現 代化教學手段 ,增加黨課的時代感 和吸引力 ;可以運 用現代化 的多媒體課件講黨課 ,開 展討論交流 ,不斷拓展功能 ,增強 黨 課教育的輻射力 、感染力 。總之 ,黨課教育的形式要不拘一格 , 靈活多樣 ,盡可能使黨課教育嚴肅 、生動 、活 潑 、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