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雖然對武媚萬般寵愛,卻並沒有廢後的意思,他得罪不起王皇後背後的宰相集團。
作為權力頂端的君王,皇後是他唯一的嫡妻,立後不僅意味著兩大家族、兩股勢力的聯合,也意味著政治利益的分配,其間牽涉的非愛情因素太多太多。
在初唐仍為世所重的士族高第,以五姓七望為第一等,即“清河崔、範陽盧、趙郡李、滎陽鄭、太原王”五姓,也是太宗、高宗專門下詔禁止彼此通婚以高門第的主要針對對象。王皇後即出生於太原王氏,其父母兩家都與李唐皇室有姻緣關係,她與李治的婚姻,就是從祖母唐高祖之妹同安大長公主牽的紅線。據說太宗皇帝對這個兒媳婦很滿意,臨死前曾對褚遂良說過:“佳兒佳婦,悉托付汝!”她也因此有了一重護身符。
王皇後的舅舅柳奭當時在朝內任中書令,按照唐代三省尚書執行,中書決策,門下封駁的製度,作為中書省行政長官的中書令,實際上是宰相級別的高官。柳奭跟太尉長孫無忌交情很好,權勢頗盛。另外,宰相之中的老臣於誌寧是現太子李忠的老師,另外一位宰相韓瑗又與長孫無忌是姻親。
也就是說,這時候朝中的宰輔重臣幾乎是一麵倒地支持王皇後,當然這種支持並不僅是因為王皇後本人,而是她所代表的“士族高第,美貌守禮”,也就是說王皇後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一個社會主流階層—貴族階層在戰鬥。
所謂貴族,無非就是“官N代”,大部分靠的都是祖上攢下來的陰德。
就算高宗李治對王皇後並沒有多少愛的成分,但多年的夫妻最起碼有一份尊重在裏麵。這份尊重,實際上是對一手安排這場婚姻的先皇的尊敬,是對自己的舅父長孫無忌的尊重。那美好的舊時代的榮光,卻成了李治內心深處渴望擺脫的陰影。
對於一個登基未久又缺乏自信的年輕君主,李治就算是心有餘也是力不足。他對那些德高望重的老臣們的屈服,實際上是君權對於相權的一種屈服。
武則天也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這時候的李治還沒有強大到一個皇帝應該達到的程度,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宰相集團才是真正的權力“大咖”。
對付“大咖”的辦法,不是與這些“大咖”們死磕,而是與他們結盟。在人的世界最怕兩個字:結盟。武則天的結盟隻有一個目的:拉攏忠臣,廢後立武。這八個字說起來容易,上嘴唇碰下嘴唇,可做起來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我們來分析一下現役皇後和預備役皇後之間,誰的勝算更大一點。
首先是王皇後,一出生就是人人豔羨的名門閨秀,出閣則是太子妃,然後又升為皇後。一切看上去很美,她的人生沒有最紅隻有更紅。
而無數的曆史經驗告訴我們,在平靜的水麵之下,其實已經暗流湧動。
和重門第的上層人物不同,下層的宮女和宦官對於王皇後和武昭儀的評價也是完全不同的。宮女和宦官認為,王皇後雖然不壞,但也說不上哪裏好,與他們完全就是兩個世界的人。一個別人無法給出準確評價的人,就是一個模糊的人。之所以模糊,是因為她對身邊人的漠然,這種漠然讓別人無法走近,無法走近也就無法知曉其內心的喜怒哀樂和所思所想。
武媚就不同了,她原本做的五品才人便是半宮妃半侍女的角色,之後更實實在在地做了一回侍女,起點低,每一個台階都是向上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良好的人緣為她後來奪位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武媚朝著這個目標前進,每一步都走得戰戰兢兢,翠微宮內的錢財也被她散盡了,但希望也越來越接近,她想:隻要接近希望,錢財又算得了什麼呢?
她把自己所得慷慨地分贈給那些後宮的妃嬪。宮廷之中,自皇後至宮女內侍,從上到下沒有不讚譽武昭儀的。也就是說後宮之中,武媚的情報網已經無處不在。她知道時機成熟了,她下麵要做的就是把陷阱布好,讓老實的皇後自己一頭紮進去。
武昭儀生完孩子剛剛滿月,還躺在床上,長日悠閑的皇後為排遣寂寞,每逢皇上不在翠微宮時,就來找她閑談。看上去她們現在已成為朋友,她們在一起,時常會有講不完的話。皇後喜歡聽武媚講長安的市井風情和宮外的世界。武媚娘在深思熟慮中,盡力結交,竭力使自己被信任。
她本來便是天子寵妃,又很快組建了一個龐大的情報網,皇後的一舉一動都能在第一時間傳入她的耳中。而這一切,不諳人情世故的王皇後卻毫無知覺。這位高高在上的六宮之主,此刻已如生活在水晶魚缸裏一般,完全暴露在武昭儀的視野之中。
王皇後一直循規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地過著自己的後宮生活,這種做法雖然沒有多少凸顯之處,可也讓她的對手沒有什麼把柄可抓。對於武媚來說,她的最大罪過,也不過就是出於嫉妒在高宗麵前說了幾句壞話,並沒有什麼實質上的迫害舉動。李治對這個皇後說不上喜歡,但也說不上厭憎,以他優柔寡斷的性格,要讓他為了拋棄這樣一個雞肋,而與所有當朝重臣鬧翻,他是萬萬做不到的。
機會,不是等來的;機會,是自己創造的。武則天不願意再陪他們這麼無限期地耗下去,她要主動出擊,高手過招隻有在攻擊中才能發現對手的破綻。
李治的恩寵既讓她滋生了奪後的欲望,而他遊移的情感又讓她深深地感覺君王恩愛之脆弱易斷。與其等待一份不確定的結果,還不如放手一搏,殺出一片屬於自己的新天地,為自己爭取正室的名分,為兒子爭取嫡子的地位。強烈進取的進攻性人格,和內心無時或與的不安全感,終於讓武媚下定了決心。
蟄伏三年之後,武則天終於決定伸出自己的鐵指銅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