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簾陰謀(2 / 3)

在這次行動中,長孫無忌並沒有親自出麵,甚至褚遂良都沒有出麵,而是授意韓瑗來諫阻。或許他們已經從李治將程知節調離京城這件事上看出了問題的所在,此時不適合直接出麵來激化矛盾,而且這次所議的又不是皇後廢立,他們出麵也顯得目標太大。

韓瑗和來濟都是王皇後舅父柳奭罷中書令後新提拔起來的,韓瑗與長孫無忌有姻親之誼,彼此同氣連枝,自不待言;來濟不是貴戚,隻是個一根筋的人物,此番進諫,應該是出於對大唐禮儀製度的維護。既然有重臣施壓,封妃原本也不是武昭儀的終極目標,她也不想在這件事上浪費精力、做過多糾纏,所以封號宸妃一事,也就不了了之。

事情雖然擱下,但韓瑗和來濟這兩位不識時務的大臣的名字,卻深深地印在了武昭儀的心裏。這件事雖然不了了之,但作為一國之君,李治在此時力挺武媚的舉動在朝臣之中造成的影響卻是巨大的。

別說皇帝了,就連一個小小基層官員隻要有芝麻大的權力,都會有人去投其所好,何況一國之君?

就在這時候,朝中發生了一件本來不大不小的事情,但是特定的人卻在特定的環境中,恰到好處地利用了它,從而引發了一場大風波。當時朝中有一個中書舍人名叫李義府,他是貞觀中後期被推薦入仕的,屬於魏王黨的外圍。此人陰狠、笑裏藏刀,因此名聲較差,人送外號“李貓”。

長孫無忌非常討厭他,同時也想進一步排除異己,打算把他逐出京城,降職為壁州司馬。這份敕令還未送到門下省公布的時候,李義府通過自己的耳目已經知道了,惶急無奈之下,便向同是中書舍人的王德儉請教應對之策。

王德儉是許敬宗的親外甥,有可能許敬宗曾和他這個外甥說起目前有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但這個機會的投資風險太大。這次王德儉見李義府遭到這樣的排擠,不妨死馬當活馬醫,拿他做個試驗。

他對李義府說:“皇帝想要立武昭儀為皇後,正在猶豫不決,一直擔心宰相們會有異議。你如果能提建議立武氏為後,就有希望轉禍為福了。”李義府聽後恍然大悟,這是一步險棋,但此時不得不走了!更何況,富貴險中求,不涉大險,又何來大富貴。

於是,李義府在最短的時間內向高宗上表章,奏章的主要內容是要求廢黜王皇後,冊立武昭儀為皇後,以滿足天下臣民的願望。

高宗十分高興,親自召見李義府,賜給珍珠一鬥,留他在京官居原職。武昭儀也暗中派人慰勉李義府,並說服高宗破格提拔他為中書侍郎。

此事和對弈很相似,一子落下,滿盤皆活,李義府的人生,就此得到轉機。同時,高宗和武昭儀也大受鼓舞,他們終於有理由相信,朝中確實還有敢於跟長孫無忌唱對台戲的人。

這是高宗第一次違反長孫無忌的意願,提拔了長孫要貶斥的官吏,多年宦海沉浮的高官們從中都能看出,皇帝不再對長孫無忌言聽計從了。李義府提出廢後建議,鮮明表態支持武昭儀,他職位的不降反升,無疑透露出一個微妙的信息,讓所有在現行體製下鬱鬱不得誌的官僚們都看到了一絲希望,也為他們指明了上位的途徑。

看到支持皇上廢黜皇後改立武則天的好處這麼大,很多人都動心了。心動不如行動,在這其中許敬宗是行動最快的一個。

許敬宗算是三朝老臣,他比前皇帝李世民還要大七歲,和魏征是老同事,曾一起在李密的手下當過幕僚,後來又投奔了秦王李世民而成為秦府十八學士之一。這是一個在政治舞台上混跡了半生的老戲骨,可是演技依然平平,官運沒有黴運長。最輝煌的時候曾經熬到中書舍人的位置上,可屁股還沒焐熱板凳,就被趕下台了。

起因是他去參加李治他娘,也就是李世民的老婆長孫皇後的喪禮,按級別這應該算是國葬了。傻子都明白,這樣的場合,就算你不能做到如喪考妣,悲痛欲絕,最起碼表情也應該莊嚴肅穆。可這位仁兄連最起碼的跑龍套也演砸了。

史料記載,當時他在喪禮上,目光遊移,四處亂瞟。他興趣索然地在人群中四下裏瞅,還真就讓這位仁兄發現了新鮮事。

那個平日裏長得就像個猴兒似的著名書法家歐陽詢(中國“楷書四大家”之一)居然也穿戴整齊,像個人似的站在那裏,沐猴而冠。這家夥怎麼從野生動物園跑出來了?許敬宗當時忘乎所以,居然笑得嘎嘎作響。

在人們都沉浸在悲痛之時,卻傳來了他那詭異的笑聲。李世民非常生氣,將許敬宗貶到洪州(沒被誅殺,已屬萬幸)。後來許敬宗因為參與李世民篡改曆史,狀況才得到改善。

在唐太宗李世民率軍征遼東的時候,許敬宗得到了赴軍中接替丞相岑文本(岑文本因操勞過度,倒在了自己的崗位上)遺留下的工作機會。可他並沒有珍惜這樣一次難得的機會,又因為一句話惹怒了李世民。

當時跟隨李世民在前線作戰的,有一位令敵軍聞風喪膽的勇士。作為主帥的李績就指著那位勇士對許敬宗說:“許大人,你看這人真勇敢啊!”

也不知道許敬宗當時怎麼想的,脫口而出:“此人腦子不好使,隻有那些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人才在戰場上不惜命。”

當時李世民也在旁邊,要知道李世民也是武將出生,許敬宗這句話讓他聽來十分刺耳。真不知道是別人頭腦簡單,還是自己頭腦簡單,已經好不容易熬到禮部尚書的許敬宗,又一次禍從口出。雖然被貶鄭州不久,他又被召回京師,卻隻能去弘文館繼續整理那些枯燥的史料。

許敬宗是個性情狂傲之人,很多時候具有小人的特質,並被後世劃為“奸臣”。無論是小人還是奸臣,都有自己奮鬥的誌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