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路相逢,勇者勝。可王孝傑部的後軍總管蘇宏暉可不這麼認為,他認為狹路相逢,活著才是硬道理。要想活著,前提是你要逃得夠快。聽說前方遭遇契丹軍,蘇宏暉直接掉轉馬頭,溜之大吉。
武周頓時軍心大亂,王孝傑算是倒了血黴,被困在山穀,上天無門,入地卻有路,他一頭栽下山穀摔死了,全軍覆沒。
作為側應的武攸宜聽到王孝傑敗亡的消息,軍中震恐,竟然不敢前進,致使孫萬榮乘勝殺入河北重鎮幽州城,縱兵大掠,局麵迅速惡化。武攸宜派人去討伐,又吃了個敗仗,灰頭土臉地領軍返回洛陽。
盡管如此,身為領軍之人的武攸宜不但沒有被追究責任,反而被拜為左羽林大將軍。可此可見,武則天這時候對武家人的維護與她早期的過分打壓截然不同。接連吃了兩次大虧,武則天不能不小心謹慎,於是先跟突厥約定好攻打契丹,然後又湊了二十萬大軍前去征伐。
這次她選中的武家子弟是河內王武懿宗,由他出任神兵道行軍大總管,並以婁師德為清邊道副大總管,以右武威衛將軍沙吒忠義為前軍總管。兩位親王、兩位宰相,陣容之強,規格之高,前所未有。
第一次討伐契丹,梁王武三思為安撫大使;第二次建安王武攸宜為側應;而這一次河內王武懿宗獨當一麵。對外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時候武則天在用人上已經完全失去理性,隻相信自家人,也不問有沒有這個能力。
河內王武懿宗毫無半點武將的樣子,個子不高,相貌猥瑣,更重要的一點是膽子小。大軍剛剛抵達趙州,武懿宗聽說有幾千契丹騎兵殺將過來,竟然嚇得掉頭就跑,軍用物資被扔得滿地都是。保命要緊,其他都是身外之物。
契丹人閉著眼睛就接管了趙州城,傳說中的天朝上國原來也不過如此,勝利讓他們信心爆棚。契丹軍閉著眼睛拿下趙州後,又睜著眼睛幹了一件非常血腥的事情—屠城。
孫萬榮這時候不害怕與武周軍麵對麵,他害怕阿史那默啜偷襲自己的後方—顧臉就顧不上屁股。他決定先穩住阿史那默啜,他派人通知阿史那默啜:我們已經打敗了王孝傑的百萬大軍,唐軍看見我們就嚇得跑沒影了,請貴軍和我軍聯手拿下幽州。
孫萬榮派了五個人去和阿史那默啜談這件事,五個人不是一起來的,是分批來的。其中三人先到,阿史那默啜很高興,立馬給這三人每人賞了一套紅色官服。
後到的兩人一看阿史那默啜的臉色,知道不好,兩人腦子轉得很快,馬上說:“請可汗聽完我們說的話,再殺我們。”
阿史那默啜見他們有話要說,就問他們到底要說什麼。這二人就把契丹後方空虛的情況掀了個底朝天,對這兩個關鍵時刻敢說真話的家夥,阿史那默啜決定也送他們每人一套紅色官服。不過二人的官服是從前麵那三個人身上扒下來的,可汗為了獎賞這兩個人,不光將前麵三人的衣服扒了,把他們的命也一並取走。
阿史那默啜出兵攻打孫萬榮新建的那座城池,僅僅隻用了三天時間就將新城攻了下來。在這次行動中,他充分發揚遊牧民族搶了就跑的優良傳統。孫萬榮的主力部隊與唐軍在前方血戰,而自己的老巢卻被阿史那默啜連鍋端了,因此軍心大亂。
軍中的奚族部落軍人見有油水可撈,跟著反戈一擊。武周軍的神兵道總管楊玄基率軍從正麵攻擊孫萬榮軍,奚族部落的軍人從背後夾攻孫萬榮軍。孫萬榮軍大敗,隻帶了幾千名騎兵跑路。
逃跑也需要技巧,比如逃跑路線、交通工具、風力大小。凶殘的孫萬榮顯然沒有熟練掌握逃跑這門技術含量很高的學問,在逃跑的途中很不幸地遭到了唐軍前軍總管張九節的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