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說過一句話,“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古代讀書人的官癮,可以用病入膏肓來形容,拉到醫院都搶救不過來。曾有一個笑話,說兄弟倆一起去參加科舉考試。哥哥一不留神考中了,弟弟卻名落孫山。弟弟回家告訴嫂子。嫂子聽說自己的老公中了,高興得一蹦三丈高。弟弟本來就憋著一肚子氣,又看見自己的嫂子這樣。他決定折騰折騰這個不懂得何為低調的嫂子,他說:“你瞎高興啥?考中了的,那話兒(生殖器)是要割了去的!”嫂子當時就蔫了,夫妻生活都過不成了,要那個官有什麼用。等哥哥興衝衝地回家報喜,卻看到自己的老婆在一旁哭哭啼啼,就忙問怎麼回事?老婆把聽來的告訴他,男人聽了哈哈大笑說,當今聖明,哪裏會有南漢時期的弊政呢?當下脫了褲子,讓老婆驗明正身,老婆這才破涕為笑。哥哥看著自己傻老婆感慨地說:“難道我堂堂的進士,還比不得那話兒值錢!”
由此可見,男人將權力看得高於一切,女人將生活看得高於一切。
笑話總歸是笑話,可有時候笑話也不僅僅隻是一個笑話。在中國曆史上,把進士看得比男根重要的人多如牛毛。
在笑話中哥哥嘴裏說的那句,當今聖明,哪裏會有南漢時期的弊政呢?南漢的弊政究竟是怎樣的呢?
南漢是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個政權,當國之君叫劉岩。劉岩的政權用兩個字就可以概括,那就是變態。原因是他喜歡用變態的殺人方法,濫用酷刑,並且殺人的時候自己還要當場親自觀摩。看見受刑人痛苦掙紮,他卻像打了雞血似的興奮不已,一邊看,一邊還流著口水。就是這麼一個變態的家夥推行了一項基本國策:想要受到朝廷重用的大臣,一律先閹掉。按照南漢規定,考上進士的要先閹割,再委任官職。此外,那些沒考過進士但被劉岩所器重的官員,其胯下之物也難逃一刀。南漢一個小小政權,居然養了兩萬多個太監,裏麵有不少飽學之士。為了推行這項基本國策,劉岩還設了不少專門閹人的技術員編製。南漢被滅的時候,光是被殺的閹割技術員就多達五百餘名。
士族和庶族之間在交往時有著巨大的鴻溝,兩大集團是互不買賬,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士族階層恨不得將庶族的權力空間擠壓於無形,自己才是權力集團的形象代言人。劉宋時有一個叫張敷的人,出身於江南豪門,屬於根正苗紅的士族青年。他有兩個同事,秋當和周赳。這兩個人和他當時都是中書舍人,在一個部門任職。而秋當、周赳的身份是庶族。有一次,秋當就邀周赳一起到張敷家去做客。周糾顯得很不情願,他說:“恐怕人家不會給咱們好臉子看,不如別自找難堪了。”秋當不以為然地說:“咱們現在已經和他是同事了,不要顧慮太多,難道你還怕他不陪我們一起坐坐嗎?”
王安石說過一句話,“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古代讀書人的官癮,可以用病入膏肓來形容,拉到醫院都搶救不過來。曾有一個笑話,說兄弟倆一起去參加科舉考試。哥哥一不留神考中了,弟弟卻名落孫山。弟弟回家告訴嫂子。嫂子聽說自己的老公中了,高興得一蹦三丈高。弟弟本來就憋著一肚子氣,又看見自己的嫂子這樣。他決定折騰折騰這個不懂得何為低調的嫂子,他說:“你瞎高興啥?考中了的,那話兒(生殖器)是要割了去的!”嫂子當時就蔫了,夫妻生活都過不成了,要那個官有什麼用。等哥哥興衝衝地回家報喜,卻看到自己的老婆在一旁哭哭啼啼,就忙問怎麼回事?老婆把聽來的告訴他,男人聽了哈哈大笑說,當今聖明,哪裏會有南漢時期的弊政呢?當下脫了褲子,讓老婆驗明正身,老婆這才破涕為笑。哥哥看著自己傻老婆感慨地說:“難道我堂堂的進士,還比不得那話兒值錢!”
由此可見,男人將權力看得高於一切,女人將生活看得高於一切。
笑話總歸是笑話,可有時候笑話也不僅僅隻是一個笑話。在中國曆史上,把進士看得比男根重要的人多如牛毛。
在笑話中哥哥嘴裏說的那句,當今聖明,哪裏會有南漢時期的弊政呢?南漢的弊政究竟是怎樣的呢?
南漢是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個政權,當國之君叫劉岩。劉岩的政權用兩個字就可以概括,那就是變態。原因是他喜歡用變態的殺人方法,濫用酷刑,並且殺人的時候自己還要當場親自觀摩。看見受刑人痛苦掙紮,他卻像打了雞血似的興奮不已,一邊看,一邊還流著口水。就是這麼一個變態的家夥推行了一項基本國策:想要受到朝廷重用的大臣,一律先閹掉。按照南漢規定,考上進士的要先閹割,再委任官職。此外,那些沒考過進士但被劉岩所器重的官員,其胯下之物也難逃一刀。南漢一個小小政權,居然養了兩萬多個太監,裏麵有不少飽學之士。為了推行這項基本國策,劉岩還設了不少專門閹人的技術員編製。南漢被滅的時候,光是被殺的閹割技術員就多達五百餘名。
士族和庶族之間在交往時有著巨大的鴻溝,兩大集團是互不買賬,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士族階層恨不得將庶族的權力空間擠壓於無形,自己才是權力集團的形象代言人。劉宋時有一個叫張敷的人,出身於江南豪門,屬於根正苗紅的士族青年。他有兩個同事,秋當和周赳。這兩個人和他當時都是中書舍人,在一個部門任職。而秋當、周赳的身份是庶族。有一次,秋當就邀周赳一起到張敷家去做客。周糾顯得很不情願,他說:“恐怕人家不會給咱們好臉子看,不如別自找難堪了。”秋當不以為然地說:“咱們現在已經和他是同事了,不要顧慮太多,難道你還怕他不陪我們一起坐坐嗎?”
倆人就放下了心中顧慮,鼓足勇氣到張家去做客了。剛進門時,張敷的表現還算夠朋友,他為自己的寒門同事特地安排了兩個座位。可等到座位安排好了,張敷卻擔心兩個寒門兄弟靠髒了自己家的牆,就把他們的座位安排得離牆有三四尺遠,讓他們靠不住。等到客人離牆遠遠地坐好了以後,張敷忽然又召喚下人說:“把我的座位移得離他們倆遠點!”這一嗓子讓秋當、周赳再也坐不住了,他們隻好灰溜溜地告辭而去,真是自討沒趣。當時的寒門百姓在那些士族眼中是另類人群,往往被劃入“小人”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