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過程和糖化發酵的變化規律。一晃就是10 年過去了,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在
長期的一線工作過程中掌握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
二、情係“會稽山”
1951 年,王阿牛調入地方國營雲集酒廠。當時雲集酒廠老板周善昌是個買辦資
本家,1951 年土地改革時,政府沒收了雲集酒廠改為國營地方雲集酒廠。
從此,王阿牛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獻給了會稽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憑著豐
富的經驗,他一路從車間主任做到了廠長。當時同在酒廠工作的楊先生這樣評價他:
“工廠裏有技術的人也不是沒有,可王阿牛特別肯鑽這門手藝,勤奮、刻苦、腳踏實
傳統技藝(傳統手工技藝) 二六一
地,廠裏上上下下都很服他。”當了廠長雖然位高權重,但王阿牛身上的擔子也重了
不少。為了指導工人,王阿牛一方麵日夜待在車間裏,研究釀酒發酵規律,一方麵還
抽空跑去遠在山東的煙台,參加釀酒培訓班。黃酒是一種獨特的釀造酒,工藝頗為複
雜,需要經過浸米—— 蒸飯—— 落作—— 開耙—— 發酵—— 榨酒—— 煎酒幾
個主要過程,哪個環節稍有疏忽,酒的味道就會相差甚遠。“釀酒的原料非常重要,而
紹興黃酒之所以被世人稱道,就是因為它采用的是得天獨厚的鑒湖佳水、上等精白糯
米和優良黃皮曲麥,人們稱這三者為‘酒中血’‘酒中肉’和‘酒中骨’。”提起老本行,
老人立刻精神矍鑠,滔滔不絕起來。從1956 年起,他曆任管理員、副廠長、黨支部書
記、紹興釀酒公司黨委副書記兼東風酒廠黨支部書記等職,直至退休。當時的規定是
63 歲退休,因為是高級技師的關係,王阿牛又延遲了兩年,65 歲時才退休。退休之
後,廠裏又一直返聘他。
三、“文革”期間被打成走資派,關進牛棚;恢複生產,重新上任
在“文革”中,王阿牛被打成“走資派”,雲集酒廠也在這時更名為東風酒廠。他
一開始很是不能理解,覺得自己沒有犯錯誤,酒廠是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於是他就
跟造反派頂著上,後來被關進了牛棚。
“文革”結束後,國家很快開始恢複生產。1972 年,王阿牛從牛棚中解放出來,隨
後他被派到下麵的區裏當區長,還在公社裏當過主任,甚至還在礦山裏當過副礦長,
總之跟自己的老本行一點扯不上關係。那時候大家都忙著鬧革命,不學技術了,酒廠
的技師也沒有了,所以恢複生產後釀出來的酒都不合格,出口的酒全部被退回來,國
家損失很嚴重。
1982 年王阿牛重新上任,終於回到了離開將近10 年的“會稽山”。從那時起,他
每年都搞培訓班。他意識到,因為“文革”的關係,技術工人青黃不接,一定要抓緊培
殖過程和糖化發酵的變化規律。一晃就是10 年過去了,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在
長期的一線工作過程中掌握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
二、情係“會稽山”
1951 年,王阿牛調入地方國營雲集酒廠。當時雲集酒廠老板周善昌是個買辦資
本家,1951 年土地改革時,政府沒收了雲集酒廠改為國營地方雲集酒廠。
從此,王阿牛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獻給了會稽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憑著豐
富的經驗,他一路從車間主任做到了廠長。當時同在酒廠工作的楊先生這樣評價他:
“工廠裏有技術的人也不是沒有,可王阿牛特別肯鑽這門手藝,勤奮、刻苦、腳踏實
傳統技藝(傳統手工技藝) 二六一
地,廠裏上上下下都很服他。”當了廠長雖然位高權重,但王阿牛身上的擔子也重了
不少。為了指導工人,王阿牛一方麵日夜待在車間裏,研究釀酒發酵規律,一方麵還
抽空跑去遠在山東的煙台,參加釀酒培訓班。黃酒是一種獨特的釀造酒,工藝頗為複
雜,需要經過浸米—— 蒸飯—— 落作—— 開耙—— 發酵—— 榨酒—— 煎酒幾
個主要過程,哪個環節稍有疏忽,酒的味道就會相差甚遠。“釀酒的原料非常重要,而
紹興黃酒之所以被世人稱道,就是因為它采用的是得天獨厚的鑒湖佳水、上等精白糯
米和優良黃皮曲麥,人們稱這三者為‘酒中血’‘酒中肉’和‘酒中骨’。”提起老本行,
老人立刻精神矍鑠,滔滔不絕起來。從1956 年起,他曆任管理員、副廠長、黨支部書
記、紹興釀酒公司黨委副書記兼東風酒廠黨支部書記等職,直至退休。當時的規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