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離開大學後第一次進網吧。在北大念大一的那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校門外一家小吃店吃早點的時候,一位太婆遞給我一份當天的《京都晚報》。我翻轉報紙,眼球牢牢盯住了第四版赫然印著的“為了孩子”的言論。我讀下去,竟然看見了“柳伯能”三個字。我睜大眼睛,繼續搜索,發現文章第一句話引述的是我父親臨死前懇求組織推遲半年向社會公布他雙規的消息。他唯一的理由是女兒正麵臨中考。我父親柳伯能那句懇求的話是全文立論的靶子。
我頓時手指哆嗦,還沒喝完的豆漿啪地落地。太婆忙問:“姑娘,你怎麼啦?”我強撐著站起身,“沒事兒。大媽您手裏還有多少?我全買。”我的舌頭有些不聽使喚地打結,手也情不自已地哆嗦。
太婆興匆匆地說:“有,多著哩!姑娘想要多少,我還可以馬上叫人送來。”我說:“不用了。您告訴我這附近還有哪些賣報點。”我像一隻尾巴著火的牛,神色慌張,來回狂奔起來。我以風卷殘雲之勢迅速買下了校園附近所有當日的《京都晚報》,然後衝進校圖書館,從報架上取下那份報紙,趁人不備悄悄把“柳伯能”三個字用鋼筆塗黑。做完這一切,我又像老鼠鑽進人群,靜聽周圍有沒有人議論我就是柳伯能的女兒。
我的檔案裏,“已故”是我給父親取的名字。我不敢交任何朋友,我甚至怕與任何人交談,生怕他們一出口會問:柳伯能是你爸嗎?那時,我唯一可以傾訴的朋友就是網絡。我想,人是需要虛擬世界的!感謝網絡,他像上帝一樣接納了我的獨白、我的淚水,還有這不可告人的永遠的心結。當我再次走近這虛擬世界的時候,我真有他鄉遇故知的喜悅。
我擺好架勢,低頭按電腦主機的啟動鍵。忽然,一張紙飛到我右手臂上。我用左手拈起來,像拈一隻忽然棲身的蝴蝶。它不是我的稿紙,是一張田字格的稿簽紙,上麵端正地寫滿了字。筆劃像蚯蚓,缺少鋒芒和力度。
我正要細讀那些文字,一雙大手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搶奪上來。我本能地攥緊拳頭,往後一縮,及時閃過一劫。順著那隻頎長白淨的手,我仰頭看見一個麵目清秀的男人。他正是我的鄰桌。我坐下時沒顧上左顧右盼。他低聲命令道:“對不起,你不能看!”
我怒目而視。這人不謝我,反倒疑心我。我說偏要看!他劈手一奪,那張紙像我們手中的斷橋哧地裂成兩半。“你太無禮了!”我盡量壓低嗓門說。“可你更無禮!你怎麼可以不經人允許就看別人的東西?”“是它飄到我眼前讓我看的!誰給你權利往我身上扔垃圾?”屋子裏一陣突然的靜默,然後是輕微的騷動。一個二十歲左右、穿藍色馬甲的網管走過來提醒我們:“請別大聲喧嘩!”
這是我離開大學後第一次進網吧。在北大念大一的那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校門外一家小吃店吃早點的時候,一位太婆遞給我一份當天的《京都晚報》。我翻轉報紙,眼球牢牢盯住了第四版赫然印著的“為了孩子”的言論。我讀下去,竟然看見了“柳伯能”三個字。我睜大眼睛,繼續搜索,發現文章第一句話引述的是我父親臨死前懇求組織推遲半年向社會公布他雙規的消息。他唯一的理由是女兒正麵臨中考。我父親柳伯能那句懇求的話是全文立論的靶子。
我頓時手指哆嗦,還沒喝完的豆漿啪地落地。太婆忙問:“姑娘,你怎麼啦?”我強撐著站起身,“沒事兒。大媽您手裏還有多少?我全買。”我的舌頭有些不聽使喚地打結,手也情不自已地哆嗦。
太婆興匆匆地說:“有,多著哩!姑娘想要多少,我還可以馬上叫人送來。”我說:“不用了。您告訴我這附近還有哪些賣報點。”我像一隻尾巴著火的牛,神色慌張,來回狂奔起來。我以風卷殘雲之勢迅速買下了校園附近所有當日的《京都晚報》,然後衝進校圖書館,從報架上取下那份報紙,趁人不備悄悄把“柳伯能”三個字用鋼筆塗黑。做完這一切,我又像老鼠鑽進人群,靜聽周圍有沒有人議論我就是柳伯能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