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1 / 3)

【貴有德,貴貴,貴老,敬長,慈幼】 出自《禮記·祭義》。貴:尊重。尊重有道德的人,尊重地位高貴的人,尊敬老人,尊敬長輩,愛護兒童。

【政不正,則君危;君位危,則大臣倍,小臣竊】 出自《禮記·禮運》。倍:通“背”,背叛。意思是:如果在政事上不能行正道(以致發生重大政策錯誤),那麼君主的地位就非常危險了;國君的地位岌岌可危,大臣就有可能背叛,小官吏就會乘機盜竊國家財物。

【刑肅而俗敝,則民弗歸也,是謂疵國】 出自《禮記·禮運》。刑肅:刑法殘酷。俗敝:傷風敗俗。意思是:刑法殘酷而社會風氣又敗壞,那麼民眾就不會歸服,這叫做有缺點的國家。

【虞帝弗可及也已矣!君天下,生無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 出自《禮記·表記》。虞帝:舜帝。意思是:誰也趕不上舜帝啊!他是天下的君主,活著的時候沒有一點私心,死時也沒給自己的兒子特殊的地位,對待臣民像父母對待自己的兒女一樣。

【德成而教尊,教尊則官正,官正而國治】 出自《禮記·文王世子》。德成:德行有成。意思是:(掌權者)德行有成並以此教化國民,自己確立威望和尊嚴。自己的威望出來了,下麵的官員才會正派起來;官吏的作風正派了,國家才會長治久安。

【用人之知去其詐,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貪】 出自《禮記·禮運》。知:通“智”,智慧。意思是:(君主)用人要使用他的智慧而摒棄他的奸詐;用他的勇氣而摒棄他的暴躁;用人的仁慈而摒棄他的貪欲。

【凡官民材,必先論之;論辯,然後使之;任事,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祿之】 出自《禮記·王製》。論:考評。使:試用。意思是:凡是憑借庶民之才入官的,必須先考核他;經過考核後,再試用他一段時間;能夠勝任工作的,確定他的官品階層;官階確定後,再發給他相應的薪水。

【古之為政,愛人為大】 出自《禮記·哀公問》。意思是:古代的帝王治國,把愛護臣民作為從政的頭等大事。

【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出自《禮記·緇衣》。意思是:君主依靠人民的擁戴而存在,同時也會因失去民心而滅亡。

【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 出自《禮記·王製》。虛:儲備。意思是:沒有能夠支持三年的儲備,那這個國家就不叫國家了。

【禮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使人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 出自《禮記·經解》。微:微妙。意思是:禮義的教化作用是潛移默化的,它會在邪惡還沒有形成的時候就扼殺它,能使人在不知不覺中靠近善良,遠離罪惡。

【貴人而賤祿,則民興讓;尚技而賤車,則民興矣】 出自《禮記·坊記》。意思是:尊重人才而輕視俸祿,這樣民間就會興起謙讓的風氣;重視技藝而輕視車馬,這樣民間就會興起學習技藝的風氣。

【貴有德,貴貴,貴老,敬長,慈幼】 出自《禮記·祭義》。貴:尊重。尊重有道德的人,尊重地位高貴的人,尊敬老人,尊敬長輩,愛護兒童。

【政不正,則君危;君位危,則大臣倍,小臣竊】 出自《禮記·禮運》。倍:通“背”,背叛。意思是:如果在政事上不能行正道(以致發生重大政策錯誤),那麼君主的地位就非常危險了;國君的地位岌岌可危,大臣就有可能背叛,小官吏就會乘機盜竊國家財物。

【刑肅而俗敝,則民弗歸也,是謂疵國】 出自《禮記·禮運》。刑肅:刑法殘酷。俗敝:傷風敗俗。意思是:刑法殘酷而社會風氣又敗壞,那麼民眾就不會歸服,這叫做有缺點的國家。

【虞帝弗可及也已矣!君天下,生無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 出自《禮記·表記》。虞帝:舜帝。意思是:誰也趕不上舜帝啊!他是天下的君主,活著的時候沒有一點私心,死時也沒給自己的兒子特殊的地位,對待臣民像父母對待自己的兒女一樣。

【德成而教尊,教尊則官正,官正而國治】 出自《禮記·文王世子》。德成:德行有成。意思是:(掌權者)德行有成並以此教化國民,自己確立威望和尊嚴。自己的威望出來了,下麵的官員才會正派起來;官吏的作風正派了,國家才會長治久安。

【用人之知去其詐,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貪】 出自《禮記·禮運》。知:通“智”,智慧。意思是:(君主)用人要使用他的智慧而摒棄他的奸詐;用他的勇氣而摒棄他的暴躁;用人的仁慈而摒棄他的貪欲。

【凡官民材,必先論之;論辯,然後使之;任事,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祿之】 出自《禮記·王製》。論:考評。使:試用。意思是:凡是憑借庶民之才入官的,必須先考核他;經過考核後,再試用他一段時間;能夠勝任工作的,確定他的官品階層;官階確定後,再發給他相應的薪水。

【古之為政,愛人為大】 出自《禮記·哀公問》。意思是:古代的帝王治國,把愛護臣民作為從政的頭等大事。

【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出自《禮記·緇衣》。意思是:君主依靠人民的擁戴而存在,同時也會因失去民心而滅亡。

【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 出自《禮記·王製》。虛:儲備。意思是:沒有能夠支持三年的儲備,那這個國家就不叫國家了。

【禮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使人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 出自《禮記·經解》。微:微妙。意思是:禮義的教化作用是潛移默化的,它會在邪惡還沒有形成的時候就扼殺它,能使人在不知不覺中靠近善良,遠離罪惡。

【貴人而賤祿,則民興讓;尚技而賤車,則民興矣】 出自《禮記·坊記》。意思是:尊重人才而輕視俸祿,這樣民間就會興起謙讓的風氣;重視技藝而輕視車馬,這樣民間就會興起學習技藝的風氣。

【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 出自《禮記·冠義》。為:是。意思是:人之所以是人(區別於其他生物),是因為人懂得禮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