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低,哪裏有人才啊?
錢少了連服務員都會給你臉色看,而且市場越不好,跳槽的越多,薪水越是降不得。尹總應該也知道,去年天海房地產企業高管薪酬已經過了三十萬,現在看在看來,漲勢依舊明顯。為什麼現在地產相對疲軟,工資卻一直在張。原因很簡單,市場越不好,越要漲工資。
正所謂:市場越不好的時候,業績壓力越大;壓力越大的時候,心情越不好;心情不好的時候,腦子越不開竅;為了讓腦子開竅,更要讓心情好,就需要漲工資。
現在都說八零後很自我,心情不爽,抬腿就走,世界太大,想看就看。走得再遠,人也是要吃飯的。要籠絡人心,光靠企業文化是不行的,也要靠薪酬激勵。皇帝不差饑餓兵,胡蘿卜總是少不了的。光說不練,誰還想幹呢?”
“葉小姐,沒想到你一個設計師竟然有這樣的頭腦,你想的這麼多,太令我欽佩了。”
“其實,我這就是跟著陸阡陌和曉紅一起長了養成的習慣。現在我很少單純從設計師角度看問題了。畢竟設計出來的房子是要給你住的,設計很重要,其他方麵也很重要。”
“那也讓我欽佩的很,像你這麼漂亮的女孩子,靠著美貌就能改變別人,腦子裏還想的這麼多,真讓人佩服。”
“再漂亮也會老的,腦子裏知識才能用一輩子的。尹總,我們接著說吧。”葉婉畢竟與尹雲鵬糾纏於自己的貌美,便岔開話題道。
“好,你說,我聽。”尹雲鵬道。
“第二點,市場定位成本省不得,換句話說,策劃很重要,沒有策劃,營銷是做不好的。”
“這個我很懂,否則就不會來請教葉小姐了。”尹雲鵬道。
“現在很多房企都很重視營銷,市場定位大多都來不及做。房子賣不好,其實項目還沒開始就已經打下伏筆了。我經常看到有的項目搞了個大、中、小戶型的全麵積段,表麵上看似把客戶一網打盡,結果最後這種‘總有一款適合你的戶型’都賣不出去。
有個項目東望別墅、西鄰高架橋,東麵是大戶型、130多平米,紫氣東來;西麵是小戶型、90平米,西曬且吵。奇怪的是,西麵的產品推出來,一條全賣光,東麵的產品推出來,隻賣了四五套。奇怪的關鍵點是,西麵的價格比東邊的價格還高了800元。看到這裏列位看官就明白了,說白了這個區域是剛需客戶為主,大戶型好、耐看不耐荷包。其實這種情況還是相當普遍,現在的小城市多數是不能做小戶型的,四房戶型大多也賣的不好。這是因為小城市的房子總價低,容易一次到位,小戶型的過渡產品更適合大城市的高單價。而家庭人口越來越少,四房產品當然也就意義不大了。
可是,我們的銷售團隊說,這個戶型不是我定的。
奇怪?那是誰定的?嗬嗬,原來是技術上定的。技術部說營銷說得那些客戶需求,我們都知道。原來離客戶最近的營銷童鞋不一定懂得客戶,反而是技術部的童鞋更理解客戶?
其實,真正畫圖的是設計院的小夥伴,這些小夥伴大多還沒有功成名就,並不一定知道:那200~450平米的大麵積戶型,客戶究竟是誰?設計上愣是隻有2.9的層高,中央空調一吊,就剩下了2.3米的淨高,你讓營銷哪裏去找客戶來?
所以說,找準客戶很重要。找客戶如釣魚,釣草魚用蚯蚓作誘餌是不行的,人家是吃草的嘛。不過市場調研與客戶定位,光是花點錢,靠中介機構給個報告那是不行的。項目團隊還是要在拿地之前就紮下去,這樣才能摸清市場行情和客戶的真實需求,而不是看著別人的樓盤賣得好、別人的戶型賣得好,自己也照搬照抄同樣的產品、同樣的價格,最後就是紅海中的大眾產品,隻剩下價格戰一招了,就算是老板聰明蓋世,也是回天乏術的。”
“葉小姐,你說的簡直太對了。看來我這一次請教你,又找對人了。”尹雲鵬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