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者說,要在中國想成為英雄,有兩個好辦法:一是殺人,二是放火。
對於因殺人而能成為英雄,我是持懷疑態度的。遠的不說,民國時,政府殺了請願的學生,連夜把屍體投進長江裏,用自來水把街麵上的血跡衝刷幹淨。可見,殺人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沒有人肯承認,於是也沒有出現英雄。
對於因放火而成為英雄的,在魯迅先生的文章裏卻能找到答案,得到明證。先生在《關於中國二三事——其一:關於中國的火》一文中,告訴我們:外國人是把從天上盜來火種的普羅米修斯奉為火神的,而中國人不把發現了火的燧人氏算作火神,卻把到處放火害人的“紅麵孔”“紅胡須”的什麼家夥當做火神供起來。對這位“紅麵孔”“紅胡須”的火神,史籍中沒有明確的出身姓氏的記載,我估計,他是一種類型的人的藝術典型。
為了說明中國火神這一藝術典型並非來自於虛無或者杜撰,先生在這篇文章裏舉了兩個大家認可的放火大英雄,一是秦始皇,一是項羽。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聽了李斯大人的高見,“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有藏《詩》《書》、百家語言者,詣守、尉雜燒之”,“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書一燒,從此奠定了始皇帝不可動搖的千古英雄地位。從上述文字中可以看出,這次燒書是有組織、有條不紊地進行的,實行了地方首長負責製。這比2000多年後“破四舊”時,革命小將即興抄查,隨意焚燒,要高明的多。這也是革命小將雖然燒了不少書,但始終沒有成為流芳百年的大英雄的原因。
始皇帝燒書也不完全徹底,留有尾巴,把一些屬於焚燒範圍的“《詩》、《書》、百家語言者”留一套珍本,放在博士官邸了,這就成就了另一位放火英雄項羽。項羽到了鹹陽後,放火燒了3個月,把著名的阿房宮在內的秦宮殿悉數燒盡,博士官邸也在劫難逃也在其中,那套珍本自然化為灰燼了。中華文化在這裏出現了一個斷層,害得漢、晉人隻好從牆壁和墳墓裏去尋找古籍,還搞出真偽《尚書》的公案。如果僅僅是燒了房屋建築,項羽未必能成為名垂青史的大英雄,可把那套承載中華文化的孤本燒了之後,其英雄價值大大提高了。
這裏還有一個小插曲,據《資治通鑒》記載,因為項羽燒書,張良飽受後人指責,理由是:他進城後,隻把中央圖書館裏的全國地圖、戶口登記冊之類的東西帶走,而沒有把博士官邸的那套孤本先行搬走。放火的項羽被人奉為英雄,而做好事的張良卻承擔著曆史罪過——這也可以算是中國特色的思維方式。
因為放火能成為英雄,所以,火還會繼續放下去,英雄還將不斷湧現。
200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