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以這部小說的責編劉稚小姐宣讀此書的出版方,也是會議的主辦方人民文學出版社的負責人潘凱雄先生的賀信開始的,盡管因公務在身,身為人民文學出版社重要領導的他不得不在重慶書展上去充當一名賣書郎,可他情真意切的致辭和對裏程這部小說的中肯的評價,讓人覺得,潘凱雄先生即使沉重的肉身遠在巴山蜀水間奔波和忙碌,但其輕盈的精神卻像空氣一樣彌漫在整個會場上空。而且,這種類似於國家重大會議的開幕方式,無疑使會議從一開始就蒙上了一層莊嚴肅穆的氣氛。
為使會議不至於一開始就因過於嚴肅而無法實現此次會議的第二個主題:激情。在潘凱雄先生有如情書一般冗長的賀信終於宣讀完畢後,主持人宗仁發先生立即請早已蓄勢待發的程德培先生正式打響今天會議的第一槍。我注意到,在宗仁發請德培發言前的那一霎那,德培的上身竟然在微微的顫抖。
作為滬上著名且資深的文學評論家和文學活動家,多年來一直與程永新交相輝映的海上文壇雙子星之一,程德培先生顯然是有備而來。因為是八十年代成名的老同誌,其批評風格頗為守舊和傳統,仍然停留在當年的那種對作品的細讀和深挖上,其發言讓人感覺無一字無來處,為了表示自己這些年來也曾與時俱進,他不僅隨手將阿多諾的名言拈來助陣,還把德裏達也邀來相見。
甫一開場德培就甩出這麼多枚重磅炸彈,雖然達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但顯然也有些出乎大家的意料,我注意到,在其強大的衝擊波的震撼下,即使是坐在二十米開外且久曆陣仗的裏程先生也不由得稍稍在座位上晃動了一下身體。
而在德培發言時,他所穿的一件高檔的白襯衫在燈光下閃射出一層藍色的幽光,讓人感覺德培就像一把德國毛瑟兵工廠榮譽出品的盒子槍,出廠多年,但依然鋼藍未褪,在其強大的情感和渾厚的內力的激發下,他胸前的那條紅色的領帶像一枚風中的樹葉一樣也在瑟瑟抖動。
或許是德培的發言過於認真和嚴肅,也過於高屋建瓴,以至於在他發言結束後會場長時間的鴉雀無聲。看勢不對,宗仁發先生當機立斷,點名讓自命為上海灘著名獨立批評家的郜元寶先生發言。元寶是上海批評界的劉翔,不僅實力超群,而且,其長相也像劉翔一樣俊朗。據他的一個好友私下裏對我說,元寶其實對自己的外貌比對自己的批評文字更有信心。雖說,他席不暇暖,剛剛從杭州的一個重要的學術會議中途退場,直到中午才匆匆冒雨趕來夢工場,但他其實也早已準備好,就像劉翔一樣,他總有一隻腳時刻踏在起跑器上。如果不是宗仁發早有安排,他很有可能會在槍響之前搶跑。所以,此刻聽到宗仁發先生一聲令下,他也就不再推辭。
會議以這部小說的責編劉稚小姐宣讀此書的出版方,也是會議的主辦方人民文學出版社的負責人潘凱雄先生的賀信開始的,盡管因公務在身,身為人民文學出版社重要領導的他不得不在重慶書展上去充當一名賣書郎,可他情真意切的致辭和對裏程這部小說的中肯的評價,讓人覺得,潘凱雄先生即使沉重的肉身遠在巴山蜀水間奔波和忙碌,但其輕盈的精神卻像空氣一樣彌漫在整個會場上空。而且,這種類似於國家重大會議的開幕方式,無疑使會議從一開始就蒙上了一層莊嚴肅穆的氣氛。
為使會議不至於一開始就因過於嚴肅而無法實現此次會議的第二個主題:激情。在潘凱雄先生有如情書一般冗長的賀信終於宣讀完畢後,主持人宗仁發先生立即請早已蓄勢待發的程德培先生正式打響今天會議的第一槍。我注意到,在宗仁發請德培發言前的那一霎那,德培的上身竟然在微微的顫抖。
作為滬上著名且資深的文學評論家和文學活動家,多年來一直與程永新交相輝映的海上文壇雙子星之一,程德培先生顯然是有備而來。因為是八十年代成名的老同誌,其批評風格頗為守舊和傳統,仍然停留在當年的那種對作品的細讀和深挖上,其發言讓人感覺無一字無來處,為了表示自己這些年來也曾與時俱進,他不僅隨手將阿多諾的名言拈來助陣,還把德裏達也邀來相見。
甫一開場德培就甩出這麼多枚重磅炸彈,雖然達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但顯然也有些出乎大家的意料,我注意到,在其強大的衝擊波的震撼下,即使是坐在二十米開外且久曆陣仗的裏程先生也不由得稍稍在座位上晃動了一下身體。
而在德培發言時,他所穿的一件高檔的白襯衫在燈光下閃射出一層藍色的幽光,讓人感覺德培就像一把德國毛瑟兵工廠榮譽出品的盒子槍,出廠多年,但依然鋼藍未褪,在其強大的情感和渾厚的內力的激發下,他胸前的那條紅色的領帶像一枚風中的樹葉一樣也在瑟瑟抖動。
或許是德培的發言過於認真和嚴肅,也過於高屋建瓴,以至於在他發言結束後會場長時間的鴉雀無聲。看勢不對,宗仁發先生當機立斷,點名讓自命為上海灘著名獨立批評家的郜元寶先生發言。元寶是上海批評界的劉翔,不僅實力超群,而且,其長相也像劉翔一樣俊朗。據他的一個好友私下裏對我說,元寶其實對自己的外貌比對自己的批評文字更有信心。雖說,他席不暇暖,剛剛從杭州的一個重要的學術會議中途退場,直到中午才匆匆冒雨趕來夢工場,但他其實也早已準備好,就像劉翔一樣,他總有一隻腳時刻踏在起跑器上。如果不是宗仁發早有安排,他很有可能會在槍響之前搶跑。所以,此刻聽到宗仁發先生一聲令下,他也就不再推辭。
在元寶看來,這顯然是個嚴重的時刻,他拿出隻有在談論魯迅時才有的那種認真的表情,有意壓低嗓音,開始圍繞裏程的這部長篇小說侃侃而談。因他的聲音富於磁性,隨著他的話聲響起,在場的女記者和女作家都側目而視,讓旁觀者誤以為他的聲音也變成了他,可以用眼睛而不是耳朵欣賞,而對在場的男性朋友來說,因元寶尚無那麼強大的吸引力,大都隻是翹首以待而已。當然,這次發言,元寶也依然保留了他一貫的風格,即從作品的語言入手,以談作品語言之外的事情而終。身為他多年的老友,我非常擔心他在這次發言中會又一次習慣性的提及魯迅並引用魯迅的一兩句話,因為,這樣一來,他很有可能會把穿旗袍的姨媽弄成穿長衫的祥林嫂。還好,可能是他在杭州的會議上提前把魯迅這個殺手鐧用掉了,直到結束,他也沒有提魯迅一個字,這才讓我長長地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