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實話,劉鳳山自從端木書記來小廟鄉以後,工作中遇到的種種不幸和挫折,並沒有跟自己的老婆說,包括在鄉黨委會上做檢查的事,他都表示沉默,原因是不想讓高妍梅替自己著急。那天,他正跟鄉長彙報工作,接到了譚義的電話。鄉長自然也就叫著他趕往書記的辦公室。劉鳳山對自己的老婆行為非常理解,就是他自己不說,都住在鄉政府大院裏,自己的困難境地,恐怕早就塞滿了高妍梅的耳朵;對老婆的所作所為,劉鳳山不全力支持,也不極力反對,樂見其成,一個老娘們怎麼折騰,在鄉幹部的眼裏算不得大逆不道,給書記施加點壓力,隻有好處,不會有壞處。在勸自己老婆回家的時候,他和風細雨,他咆哮發泄,他動手憤怒,都拿捏得恰到好處。扛著高妍梅回到家以後,第一句話先是問打疼了沒有,第二句話就是鼓勵高妍梅繼續哭,繼續鬧。直到鄰居進來勸解,才算鬧到了頭。
按照劉鳳山的想法,這事發生以後,書記總要找自己談談,無論是批評還是解釋,打掃戰場善後的工作總要做一些。等了一天,又一天,書記那裏沒有一點動靜。劉鳳山就有了主動上門,找書記談談的想法,做做自我批評,檢討一下自己對家屬教育不嚴的缺點,也是應該應份的事情。
來到書記的辦公室,先是看見譚義辦公桌前沒有人,就直接進了書記的辦公室,奇怪的是書記也沒有在。劉鳳山原本打算向後轉,無意之中發現書記辦公桌上放著一個信封。如果信封沒有打開,不會引起人的注意,恰恰信封打開了,而且裏麵的幾張照片露出一半。照片上是彩色的,格外顯眼。
劉鳳山非常好奇,就走上前,拿起信封,結果裏麵的照片掉在辦公桌上,劉鳳山拿眼一掃,怎麼覺得有點眼熟,再拿起照片仔細一看,當時汗都出來了。原來是自己和老婆帶著閨女在遠文市嶽母家附近的照片。照片大概有六七張,有他們夫婦上樓前的照片,有和老婆在樓下哄孩子玩的圖像,有他們夫婦帶著孩子出門的照片,有他們跟孩子在公園裏散步的照片。每一張照片清晰、生動,再清楚不過地說明劉雨跟他們夫婦倆人的關係。劉鳳山當時心裏“咚咚”直跳,手都顫抖起來,“這是怎麼一回事?誰幹的?受誰的指使?什麼目的?”一連串的問號,就跟暴風雨來臨之前,雷電交加,此伏彼起。他在默默地告誡自己,千萬要鎮定,不能亂了方寸。他先是看了看信封,見上麵寄信人隻是寫著:遠文市。字跡歪歪扭扭,但非常流利,顯然不是沒有文化的人寫得。劉鳳山馬上想到可能是用左手書寫的,頭上的汗水立刻流了下來,覺得寄信的人一定是有意為之。他原本想把照片拿走,看了看四周,仔細聽了聽,又把信封和照片按原樣放在辦公桌上,悻悻地出了門。來到會客廳,就聽見譚義在外麵跟人說話,馬上來到譚義的辦公桌前,坐了下來,拿起桌上的報紙隨意瀏覽著。
說句實話,劉鳳山自從端木書記來小廟鄉以後,工作中遇到的種種不幸和挫折,並沒有跟自己的老婆說,包括在鄉黨委會上做檢查的事,他都表示沉默,原因是不想讓高妍梅替自己著急。那天,他正跟鄉長彙報工作,接到了譚義的電話。鄉長自然也就叫著他趕往書記的辦公室。劉鳳山對自己的老婆行為非常理解,就是他自己不說,都住在鄉政府大院裏,自己的困難境地,恐怕早就塞滿了高妍梅的耳朵;對老婆的所作所為,劉鳳山不全力支持,也不極力反對,樂見其成,一個老娘們怎麼折騰,在鄉幹部的眼裏算不得大逆不道,給書記施加點壓力,隻有好處,不會有壞處。在勸自己老婆回家的時候,他和風細雨,他咆哮發泄,他動手憤怒,都拿捏得恰到好處。扛著高妍梅回到家以後,第一句話先是問打疼了沒有,第二句話就是鼓勵高妍梅繼續哭,繼續鬧。直到鄰居進來勸解,才算鬧到了頭。
按照劉鳳山的想法,這事發生以後,書記總要找自己談談,無論是批評還是解釋,打掃戰場善後的工作總要做一些。等了一天,又一天,書記那裏沒有一點動靜。劉鳳山就有了主動上門,找書記談談的想法,做做自我批評,檢討一下自己對家屬教育不嚴的缺點,也是應該應份的事情。
來到書記的辦公室,先是看見譚義辦公桌前沒有人,就直接進了書記的辦公室,奇怪的是書記也沒有在。劉鳳山原本打算向後轉,無意之中發現書記辦公桌上放著一個信封。如果信封沒有打開,不會引起人的注意,恰恰信封打開了,而且裏麵的幾張照片露出一半。照片上是彩色的,格外顯眼。
劉鳳山非常好奇,就走上前,拿起信封,結果裏麵的照片掉在辦公桌上,劉鳳山拿眼一掃,怎麼覺得有點眼熟,再拿起照片仔細一看,當時汗都出來了。原來是自己和老婆帶著閨女在遠文市嶽母家附近的照片。照片大概有六七張,有他們夫婦上樓前的照片,有和老婆在樓下哄孩子玩的圖像,有他們夫婦帶著孩子出門的照片,有他們跟孩子在公園裏散步的照片。每一張照片清晰、生動,再清楚不過地說明劉雨跟他們夫婦倆人的關係。劉鳳山當時心裏“咚咚”直跳,手都顫抖起來,“這是怎麼一回事?誰幹的?受誰的指使?什麼目的?”一連串的問號,就跟暴風雨來臨之前,雷電交加,此伏彼起。他在默默地告誡自己,千萬要鎮定,不能亂了方寸。他先是看了看信封,見上麵寄信人隻是寫著:遠文市。字跡歪歪扭扭,但非常流利,顯然不是沒有文化的人寫得。劉鳳山馬上想到可能是用左手書寫的,頭上的汗水立刻流了下來,覺得寄信的人一定是有意為之。他原本想把照片拿走,看了看四周,仔細聽了聽,又把信封和照片按原樣放在辦公桌上,悻悻地出了門。來到會客廳,就聽見譚義在外麵跟人說話,馬上來到譚義的辦公桌前,坐了下來,拿起桌上的報紙隨意瀏覽著。
譚義剛才不過去了趟廁所,路上又碰到鄉長,隨便說了些話。進了門,就看見劉鳳山坐在自己辦公桌前看報,先是吃了一驚,然後問:“你怎麼來啦?”
劉鳳山平靜地答道:“出了這麼個丟臉的事,找端木書記說說。”
“書記剛出門。”
劉鳳山把手裏的報紙慢慢地放在辦公桌上,站起身,說:“我下午再過來吧。”就出了門。
譚義看著劉鳳山的背影,心裏想:看你還能蹦達幾天!
劉鳳山進了自己的辦公室,腦子開始冷靜下來。他首先仔細回憶自己和高妍梅回遠文市看劉雨的全過程,盡管沒有十足的把握,仍舊斷定那幾張照片一定是上個公休日他們夫婦和孩子在嶽父家生活的片段。這是誰幹的?劉鳳山把鄉裏跟自己有矛盾的人排了排號,工作中的矛盾,生活中的矛盾,甚至十幾年前的小事都浮現在自己的眼前。能是端木東方?劉鳳山馬上否認了自己的想法。書記如果想整治自己,沒有必要花費這麼大的精力,他隻要隨便找出自己工作中的錯誤,隨便找一個理由就能把自己打發得遠遠的,理由會是冠冕堂皇,不露一絲痕跡。這事跟書記沒有關係?劉鳳山同樣否定了這個想法,是他慫恿、支持的?應該說主觀上不排除他有這樣的想法,下麵的人揣摩他的意圖,向他提供了這些資料。劉鳳山非常清楚,自己最近一段時間官運蹉跌,鄉裏跟自己有新仇舊恨的人勢必乘勢而起,要看自己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