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事如春夢了無痕(3 / 3)

“小兩口,哪有勺子不碰鍋沿的?打打就好了。用孩子的話說,叫磨合磨合。”

鄰居一臉愁容,“你可不知道我那個兒子,脾氣幹、倔、悶、奘,好話都不好好說。你說他們倆人,高中就搞對象,大學也沒有斷,應該感情好,結了婚就老打架、吵嘴。他媳婦家條件比我們好,他丈母娘怕自己的閨女受屈,三天兩頭往他們家跑,去一次就帶好多東西。我那兒子就是跟人家不一樣,看著就生氣,有一次把一大包東西給扔到樓下,你說,讓他媳婦看了還不生氣?兒子說什麼,他們家有點錢就不知道怎麼活了,一天到晚到他麵前顯擺。這不是無中生有的事嗎?媳婦坐月子,現在誰還講究這麼多,他丈母娘提出在媳婦娘家坐月子,他就是不同意。媳婦在娘家一個月裏,他一次都不去看看。孩子不懂事,咱們不能不明白事理,我跟他爸爸三天兩頭過去。你說我這兒子心有多狠,孩子出生快半個月了,連麵都不見……”

惠佩瑾忙打岔,“是男孩,還是女孩?”

鄰居說:“是個孫子。”

惠佩瑾道:“你兒子就不想孩子?”

“誰知道。我們回到家,他也打聽,看樣子也親自己的孩子,就是不去他丈母娘家,去看看。佩瑾,你說,這個當老家的夾在中間有多難受!”

惠佩瑾遲遲地道:“你這兒子是跟人不一樣。”

倆人正說著,就聽身邊有人說:“新郎、新娘給咱們敬酒來啦。”

惠佩瑾抬頭一看,果然,新郎官帶著新娘子朝她們這桌笑吟吟地走了過來。因為惠佩瑾坐在東頭,離著還遠,就仔細端詳著這對新人。新娘子長得不是很漂亮,但是很耐看,麵目清秀,個子不高,小巧玲瓏,再加上穿著合體的紅色旗袍,讓人感到非常喜興。新郎官就不一樣了,三大五粗,比新娘子高出一頭。藍黑色的西裝穿在身上,就跟一座鐵塔一樣。惠佩瑾想:老大姐的兒子真夠胖的。正想著,新郎官和新娘子已經來到麵前。

新郎官介紹說:“惠阿姨她們跟媽的關係非常好,天天在一起唱歌。”

新娘子滿麵春風,笑著說:“阿姨,謝謝你們光臨我們的婚禮。”

惠佩瑾和鄰居舉起了自己手裏的啤酒杯,“祝你們白頭到老,和和美美。”

新郎、新娘舉了舉自己手裏的杯子,連連說:“謝謝,謝謝。”

新郎官帶著新娘子到別的桌去敬酒,惠佩瑾看著新郎官的背影不禁有些發呆,怎麼覺得老大姐的兒子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好像有些麵熟。仔細想了想,是不是在公園見過,琢磨了半天還是不得要領。她見鄰居給她夾了塊魚,嘴裏一個勁說謝謝,腦子卻馬上開了竅,老大姐兒子的眼睛跟在公園看到高興照片上的眼睛有幾分像。一點不錯。

不知為什麼,自從有了這個想法以後,惠佩瑾的思想,馬上就從歡樂的喜宴上走了神,就像剛才在外麵放的炮仗,五顏六色的紙屑四散開來,讓人恍惚又有些不知所措。惠佩瑾腦子裏完全被自己閨女的事占據,大家陸陸續續離開宴會廳,她都沒有注意。

鄰居站起身,見惠佩瑾仍舊沒有走的意思,還在座位上發呆,便拉了她一把,說:“咱們也該走啦。”這才慢慢站起身,跟著鄰居出了門。鄰居跟惠佩瑾說要去親家去看孫子,她隻得自己一個人往家走。過了一條馬路,又向又拐。惠佩瑾已經想好,下午沒有什麼事,打算走著回家。

下午的太陽懶洋洋地掛在天上,路的兩旁是大葉女貞樹濃密的樹蔭,仿佛這裏的秋天來得格外地晚。路邊的商店因為是星期六,人進進出出,熱鬧了許多。不遠處的商店傳出音樂聲,驚天動地般地響著,吸引著路人的目光。惠佩瑾的腦子裏,還在想著喜宴上的事,新郎官一笑一顰,新娘子的一舉一動,讓她聯想到自己閨女端木瑾的婚禮。也許過不了多久,端木瑾也會穿上耀眼的紅旗袍,帶著自己的新郎來給客人們敬酒。她身邊的新郎如果是高興可怎麼辦?他的父親曾經殺害了自己的丈夫、端木瑾的父親,自己還能夠祝福他們和和美美,白頭偕老嗎?

怎麼會是怎樣?惠佩瑾想起了那天晚上,自己像往常一樣督促端木瑾做作業,給她講解一道算術題的時候,端木瑾突然問道,爸爸怎麼還不回來。端木東方來到小廟鄉以後,不回家睡覺是常有的事,一天到晚有做不完的工作。倆人已經達成默契,如果晚上10點鍾不回來,可能已經到下麵指導工作,或者在市裏開會,也有的時候幹脆就睡在辦公室裏——盡管家和辦公室相距不過二百米,端木東方解釋想有個安靜的環境,好好想想下一步的工作。當時,孩子的話沒有引起她的注意,是因為這樣的事稀鬆平常,夫妻倆人都會認為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天晚上,她睡得很沉,隻恍恍惚惚地記得,端木瑾半夜上撒尿的時候,不是像往常叫自己,而是叫著爸爸。

惠佩瑾好像回答她爸爸晚上沒有回來。端木瑾坐在尿盆上,閉著眼,喃喃而語,“真是,爸爸怎麼還不回來。”惠佩瑾回答了她一句:“爸爸工作忙。大人的事你甭管。”那件事發生以後,惠佩瑾一直就認為,孩子有心靈感應,也許她小小的腦袋裏,已經有了預感。惠佩瑾多年以來,一直在後悔,如果當時自己敏感一點,出門到丈夫的辦公室去看看,也許能夠挽救丈夫的生命。

惠佩瑾包裏的手機在震動。她站在一個服裝店的門口,打開自己的手機,是譚義發來的短信:

大姐,剛才接到遠文市一個朋友的電話,確認劉鳳山的兒子,現在就叫高興。高妍梅帶著兒子回到娘家以後,她的兒子就隨了她的姓,過去叫劉興,現在叫高興;他的妹妹過去叫劉雨,現在叫高雨。高興大學畢業以後,在北京打拚了一陣,後來據說是劉大光出錢,在小廟鄉成立了一個什麼公司,讓高興出任總經理。為了弄清這件事,我又給小廟鄉現任鄉黨委書記打了一個電話,確認這件事。他告訴我,這個公司名字叫‘燦爛印刷包裝有限責任公司’大股東是劉大光,總經理是個三十多歲的小夥子,名字就叫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