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七歲太子難得多(2 / 3)

就當時情況來看,竇太後竭力舉薦王信為侯爺,是事出有因的。劉武殺害十多位朝廷重臣之後,田叔已將了解皇帝心思,將劉武的罪證全部燒毀,所以才讓事件平息。但景帝與劉武的關係變得疏遠。王信為了討好竇太後,拚命地在景帝麵前說劉武好話。在恢複梁王地位上,王信功不可沒。為此,劉武曾登門感謝。竇太後被感動,所以就力薦王信為王侯。現在周亞夫頻頻與王家作梗,竇太後自然看不順眼,於是兩家聯係,決定將周亞夫打倒。

這時,有北方匈奴王徐盧等六人前來投靠漢朝。景帝龍顏大悅,為了能讓更多的匈奴將領歸順過來,景帝決定冊封徐盧等人為侯。此時,周亞夫又站出來表示反對,他睜大眼睛爭辯道:“叛逆的人應當治罪,皇上怎麼能封他們為侯呢?匈奴的臣子背叛了他們的君王過來投降,就是不忠。臣下不忠,投降敵國,皇上怎麼能給這些人行賞立封呢?如果這樣,皇上將來又怎麼勉勵忠臣呢?”景帝一聽這話,馬上明白周亞夫不是個聽話的主,馬上沉下臉道:“丞相這話不合適宜,我不能聽。”遂將周亞夫冷落一旁。周亞夫見自己屢諫不納,知道自己已失寵,於是向景帝上奏,稱身體有恙,不能專事朝廷,請求辭職。

景帝將事情說與竇太後聽,竇太後馬上精神起來,道:“孝問皇帝在細柳營犒軍時,周亞夫就極為傲慢,讓文帝聽他指揮,真是妄自尊大到極點,這樣的人不早除,必然是劉家江山的禍患。”景帝聽了喃喃點頭,再想周亞夫近來一直與自己頂著幹,心裏更加生氣。為了落得耳朵情景,景帝馬上批準了周亞夫的辭職請求。

一段時間之後,景帝又開始想念周亞夫。在他看來,周亞夫是朝廷重臣,國家不能沒有他。於是他產生再重用周亞夫的想法。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景帝決定試探他一下,看我是否依然妄自尊大。這些天賦閑在家,可能他頭腦更清醒。當下,景帝就下令內侍到周亞夫府上,請他進皇宮一談。

景帝看到他,精神矍鑠,衣冠楚楚。寒暄幾句之後,景帝要他與皇太子入席,用膳。三人坐定之後,禦廚將菜肴盛上桌子。擺在周亞夫麵前的,是一大塊煮熟了的肥肉,席上沒有筷子。景帝笑眯眯地看著周亞夫道:“請用膳吧!”周亞夫見沒有筷子,心想:這怎麼吃,分明是開玩笑。他一急噪,馬上大聲地叫道:“快拿筷子來。”景帝不動聲色,左右侍從也紋絲不動,因為這都是景帝事先交代的。景帝又開笑臉道:“怎麼這麼大脾氣呢?朕這樣招待你,你還不滿意?”周亞夫聽到話外音,馬上摘下帽子,跪在景帝麵前請罪。景帝依然笑著,道:“起來吧!我們吃飯。”周亞夫又回到席位上。

此時,坐在一旁的劉徹看到全部,心中想著:周亞夫是我登臨皇位的最大障礙,我必須借父皇的威勢給他點顏色。等周亞夫坐回去,劉徹就一刻不停地盯著他看,把周亞夫看得麵紅耳赤,實在不能抵擋,幹脆起身請辭,快步地走出宮門。

之後,景帝問劉徹:“你為什麼要目不轉睛地盯著周亞夫看呢?”劉徹見機會來了,滿麵愁苦地道:“他在父皇麵前就這樣無理放肆,將來必定會作亂。”景帝連笑幾聲,拍著他的肩膀道:“周亞夫盛氣淩人,目無尊長,我是不會讓他做你的臣子的。”從此以後,景帝便有了除掉周亞夫的念頭。他一直在尋找機會。

不久,周亞夫的兒子為了給父親準備殉葬品,去營造署購得五百件廢棄的盔甲盾牌。讓苦力搬回家之後,周亞夫之子仗勢欺人,不給苦力工錢。苦力們痛恨不已,有人偷偷跑到官府,檢舉周家私藏兵器。事情很快上報到朝廷。景帝見抓住周亞夫的把柄了,於是下令廷尉從嚴查辦。

開始,廷尉派了一個小文吏前往周府調查口供。小文吏簡單地詢問了幾句,周亞夫勃然大怒,拒不回答。那小文吏又羞辱了他一句,周亞夫怒氣衝冠,拿起寶劍就要自殺。周亞夫的夫人驚恐地跑過來,阻止他道:“你平靜一下,事情總會弄清楚的。”周亞夫來到官府,怒不可截地與廷尉爭辯起來。廷尉挑釁地道:“你為什麼要造反?”周亞夫粗著嗓門道:“我買的是殉葬品,什麼時候有造反之心?”廷尉強詞奪理道:“你生前不造反,死後帶這些東西在地下造反,是嗎?”周亞夫人這廷尉完全是無稽之談,於是避口不說,任憑廷尉怎麼責難。

本來,周亞夫以為廷尉會查明真相,讓自己回去。但見廷尉們個個麵色凶煞,不如往日拿辦畢恭畢敬,他明白有景帝在背後為他們撐腰。一番問話之後,周亞夫被監押在大牢中。此時他才明白,自己已落入陷阱。為了不受處決之辱,周亞夫決定絕食。五天時間裏,他腹中滴水不進,最終口吐鮮血,淒慘地死在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