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的工作室,陳玦年近不惑,卻並不像林曦的父親那樣偏愛老式紅木家具,一桌一椅一台燈,屋內陳設盡是簡約清新的北歐風格。要命的是,她最愛老鷹樂隊的《hotel california》,此刻正在單曲循環呢。
“老師,你是不是去過許多的地方?”林曦突然睜開眼。
“不,我除了香港和大陸,哪裏也沒有去過。”他心不在焉地望著牆上的時鍾。時鍾旁是一排林立的書架,上麵擺放各式各樣的工藝品,據說都是學生送他的,櫃子頂端是一排未開封的伏特加。
林曦鑽進陳玦的懷裏戲謔:“弗朗索瓦絲?薩岡說,所有漂泊的人生都夢想著平靜、童年、杜鵑花,正如所有平靜的人生都幻想伏特加、樂隊和醉生夢死。我是前者你是後者!”
“是嗎?那就努力做個中間人。”陳玦輕拍她肩,噤若寒蟬,憂心忡忡。
雨一直下,林曦有了不回家的理由。雨停的時候,陳玦說:“我現在送你回去。”林曦將頭撇向一邊。
臨近午夜,林曦睜開雙時,陳玦正靜靜地望著她,充滿愛憐。
“醒了?我送你回去吧。”他迅速轉過身,慌張地向門口走去。
莫名的力量促使林曦從沙發上跳到他背後,緊緊箍住。“你比我想象得更瘦。”她心疼起來。他試圖掙脫,卻如何也甩不開她。
很久以後林曦鬆開他,褪去自己衣服,暖黃的燈光足以看清一絲不掛的身體。
林曦說,你明知道我喜歡你,需要你,我不信你的血是冷的。她試圖去解開他的領口。
“你瘋了。”他暴怒,順手扯下窗簾,轉過臉,包住她的身體。他的呼吸急促而渾厚;“好女孩,不要讓人家指指點點,我什麼都給不了你。”
“騙人,我的一切都是你給的。”
“你穿好衣服,好好休息,以後你就會明白今天的一切是對的。”他推門而去,消失在無盡的漆黑裏。
林曦呆呆立在空蕩的工作室,像是枯骨之餘。對她而言,那夜真的太漫長,太難熬,每一秒都像是時間的指針從身體刺過。
那件事以後,陳玦很少出現在校園,林曦也不刻意去找他。偶爾有講座,林曦坐在最角落的位置癡癡望著他,再安安靜靜退場。有時台上的他與台下的她目光交錯,他就愣在台上,久久回不過神。林曦有段時間不畫畫,也不看畫展,她不願意腦海裏都是陳玦。林曦也有過犯罪感,比如想起陳玦坐在輪椅上的妻子。陳玦的妻子幾年前突然中風,半生癱瘓已有好幾年,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林曦也早就知道。他的女兒大概也快高中畢業了吧,她想。
但,愛情還在心裏瘋長。
那天林曦當街攔住他:“我就是不明白,如果有些人注定不能夠在一起,命運為什要讓他們相遇,為什麼你要對我那麼好?”廣州美院,人群熙攘,所有的腳步都在這一刻定格。
“你永遠是我愛的學生,我實在舍不得你的才華。”陳玦是個不屑於說謊的人,他不徐不疾地掏出車鑰匙。
“好,那我走,永遠離開你。”話已出口,可她明明又像個犯錯待審判的孩子一樣低著頭。等待他說:“你不要走。”可陳玦猶疑半天說 :“自己的路,想清楚,走到哪才華都不能丟。”
夜幕拉開的校園,林曦從短暫的、倉促的眩暈中清醒過來。燈火明明滅滅,她淚眼朦朧地瞪著陳玦,以抽刀斷水的決心撕心裂肺地喊:“我發誓,你以後再也不會見到我了。”
(四)
有人告訴林曦,距離和時間能治愈傷口,對林曦而言,逃避現實的辦法,就是重回校園,但不是陳玦所在的校園。
從地理和心理上講,離開陳玦是林曦最遠的啟程。
到美國後,父親托關係給林曦找了個中等學校,攻讀文學,以她的天資和努力,很快又是校園裏的佼佼者。林曦決定,以一種印象派的畫法,將自己的人生畫的豐滿,她還是一張飽滿鮮活的白紙,學習之餘為當地雜誌拍攝,寫作,去公園畫畫,唱歌,重新見證堅實的友情,曠達的夢想。
陳玦得知林曦安全到達美國與家人會合後,幾乎不主動聯係她。林曦撥了一通越洋電話,問:“我走了,你是不是很輕鬆?”
陳玦在幫癱瘓妻子換被褥,平靜地回:“我在忙,你在國外好好生活,畫筆不要丟下,珍視自己的才華。”
“好,承你吉言,我既然會為你飲下最烈的酒,也能熬過沒有你的漫長寒冬,再見,再也不見!”
林曦有點難過,想,自己是假裝無所謂,人家原來是真不在乎了。她不知道,一夜無眠的陳玦看著她的照片,又紅了眼。
“不過蜻蜓點水的記憶算什麼?我的人生長著呢。當初要死要活,現在沒有你,我不是照樣可以過得很好?”異國天空下,林曦嘲笑自己。
如果說與陳玦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錯誤的相識,那麼與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笪輕相識,算是恰逢其時吧。
同一筆獎學金,室友用來買了Prada,而林曦,決定用這筆錢去歐洲旅行。
美茵河畔的清晨六點半,河麵泛著霞光。木椅上的林曦從昏睡中醒來,她身上莫名多了一條湛藍色的大圍巾。
“你醒啦?你是中國人嗎?”流利的英文,晨光裏身材高大的黃皮膚男生,在旁邊正襟危坐。她起身,揉揉眼,再摸摸口袋,錢丟了,手機丟了,該死,僅有的一包煙也丟了。林曦隻記得自己從法蘭克福博物館出來後,迷路了,然後買了啤酒和雞腿,接下來就不省人事。
“我叫笪輕,來自中國大連。”這句話他分別用英文,德文,日文,法文以及中文說了一遍。
“a。”林曦翻了個白眼,又餓又累的樣子。“很糟糕,我可能丟失了所有的行李。”她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