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覺得家鄉是需要他的,需要一個牧民的兒子、一個被與生俱來的民族自豪感鼓蕩出抱負的藏族青年來施展他的才能。他激動地打電話告訴哥哥古茹邱澤喇嘛:“我現在是鄉長啦,旦木真鄉長,過幾年我就是旦木真縣長,我要好好幹,要實現你們這些喇嘛活佛實現不了的理想。”但是兩年後,就在他依靠銀行貸款在鄉政府所在地蓋起一大片牧民定居點,以為從此牧民就可以過上好日子的時候,他卻自殺了。
修建定居點的那些日子裏,弟弟逢人就說:“保護環境是大趨勢,兩年之內,黃河源頭所有草原上的所有牧民都得撤到定居點,你們把牛羊早點賣掉,準備搬家,隻要搬進定居點的,政府答應發放生活補貼和環境保護費。用這些資金,我們可以建立畜產品生產基地和開發旅遊業,還可以償還貸款。”沒有人作出反應,就連爸爸和媽媽也用詫異的眼光看著自己的兒子:“孩子,寺院裏的喇嘛可不是這樣說的。”弟弟說:“爸爸呀,我家的牛羊太多了,吃得草原都把土皮翻起來啦,土皮不到兩寸厚,下麵就是沙子石頭,沙子石頭要是露麵了,風一吹,兩三年就是沙漠。政府給我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叫作‘牧繁農育’、‘西繁東育’,就是把瘦羊和斷了奶的小羊賣給東邊的農民,讓他們圈養,用飼料喂大育肥,然後殺了賣肉。”爸爸激憤地回應:“草原上的羊是山神的孩子,怎麼能圈起來呢?它們會吃飼料嗎?不經過山神的允許,沒有我們念經超度,殺了賣肉是有罪的。”
弟弟有一次打電話給古茹邱澤喇嘛,說起紮西老人一家的事兒,痛心地哭了。他說他動員紮西老人賣掉多餘的牛羊,搬到定居點去住,紮西老人給他跪下說:“搬家就是要了牛羊的命,沒有了牛羊我們還有什麼?牛羊會一茬一茬地生,錢能生出孩子來?”弟弟說:“你還惦記著生孩子,如今草原都變成了黑土灘,就是因為牛羊生了太多的孩子。”紮西老人的兒子賣掉了家中的幾隻羊,氣得老人中風了,癱瘓在帳房裏無法行走。有一天,家裏沒有人,餓極了的羊群和牛群圍著帳房吃起來,它們吃掉了牛毛的帳房,也吃掉了老人,等兒子回來時,紮西老人隻剩下一具牛羊啃不動的骨架了。白花花、血淋淋的骨架是弟弟親眼看見的,弟弟說:“我真恨不得吃掉的是我自己呀。”
媽媽開始轉山了,是家鄉的丹巴喇嘛讓她這樣做的。丹巴喇嘛說:“轉山吧,等你的虔誠感動了神佛,你那在拉薩做大喇嘛的兒子古茹邱澤就會回來,他一回來,雪山就會變白,草原就會變綠,到那時你們也就用不著賣掉羊群和牛群,到鄉政府住房子去啦。”轉山就是圍繞著巴顏喀拉山群裏的巴顏神山一圈一圈地轉。媽媽是磕著等身長頭轉山的,轉一圈得七天。她戴著很厚很厚的木頭手套,圍著牛皮圍裙,每一次磕下去,都要念一遍六字真言,說一句:“兒子快回來,雪山白起來,草原綠起來。”草原完全沙化之後,弟弟擋在媽媽磕頭轉山的路上說:“走吧媽媽,我求你了。”媽媽說:“這裏是巴顏喀拉山神保佑的地方,我們祖祖輩輩都在這裏,為什麼要走?你哥哥就要回來了,雪山就要白了,草原就要綠了,我不走,你也不要走。”弟弟說:“媽媽,等雪山變白,草原變綠,我們和哥哥一起回來。”媽媽說:“不轉山不祈禱,你哥哥怎麼能回來,雪山怎麼能變白,草原怎麼能變綠?”弟弟望著岩石嶙峋的亙亙山峰,突然跪下,磕了一個頭說:“再見了神山,我們不得不走了,請保佑我們今後的日子吧,定居點的生活一定會比這裏好。”然後站起來,抱起了媽媽。但等他把媽媽放到馬背上,自己騎上去準備離開時,看到不遠處的轉山道上,又有了許多磕頭轉山的人,那些已經被他動員到定居點的牧人又都回來了。媽媽趁機溜下了馬,走過去加入了轉山人的行列。弟弟哭著說:“媽媽,你能不能不要這樣,磕頭,磕頭,一輩子受窮,還是磕頭,磕頭……”
弟弟覺得家鄉是需要他的,需要一個牧民的兒子、一個被與生俱來的民族自豪感鼓蕩出抱負的藏族青年來施展他的才能。他激動地打電話告訴哥哥古茹邱澤喇嘛:“我現在是鄉長啦,旦木真鄉長,過幾年我就是旦木真縣長,我要好好幹,要實現你們這些喇嘛活佛實現不了的理想。”但是兩年後,就在他依靠銀行貸款在鄉政府所在地蓋起一大片牧民定居點,以為從此牧民就可以過上好日子的時候,他卻自殺了。
修建定居點的那些日子裏,弟弟逢人就說:“保護環境是大趨勢,兩年之內,黃河源頭所有草原上的所有牧民都得撤到定居點,你們把牛羊早點賣掉,準備搬家,隻要搬進定居點的,政府答應發放生活補貼和環境保護費。用這些資金,我們可以建立畜產品生產基地和開發旅遊業,還可以償還貸款。”沒有人作出反應,就連爸爸和媽媽也用詫異的眼光看著自己的兒子:“孩子,寺院裏的喇嘛可不是這樣說的。”弟弟說:“爸爸呀,我家的牛羊太多了,吃得草原都把土皮翻起來啦,土皮不到兩寸厚,下麵就是沙子石頭,沙子石頭要是露麵了,風一吹,兩三年就是沙漠。政府給我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叫作‘牧繁農育’、‘西繁東育’,就是把瘦羊和斷了奶的小羊賣給東邊的農民,讓他們圈養,用飼料喂大育肥,然後殺了賣肉。”爸爸激憤地回應:“草原上的羊是山神的孩子,怎麼能圈起來呢?它們會吃飼料嗎?不經過山神的允許,沒有我們念經超度,殺了賣肉是有罪的。”
弟弟有一次打電話給古茹邱澤喇嘛,說起紮西老人一家的事兒,痛心地哭了。他說他動員紮西老人賣掉多餘的牛羊,搬到定居點去住,紮西老人給他跪下說:“搬家就是要了牛羊的命,沒有了牛羊我們還有什麼?牛羊會一茬一茬地生,錢能生出孩子來?”弟弟說:“你還惦記著生孩子,如今草原都變成了黑土灘,就是因為牛羊生了太多的孩子。”紮西老人的兒子賣掉了家中的幾隻羊,氣得老人中風了,癱瘓在帳房裏無法行走。有一天,家裏沒有人,餓極了的羊群和牛群圍著帳房吃起來,它們吃掉了牛毛的帳房,也吃掉了老人,等兒子回來時,紮西老人隻剩下一具牛羊啃不動的骨架了。白花花、血淋淋的骨架是弟弟親眼看見的,弟弟說:“我真恨不得吃掉的是我自己呀。”
媽媽開始轉山了,是家鄉的丹巴喇嘛讓她這樣做的。丹巴喇嘛說:“轉山吧,等你的虔誠感動了神佛,你那在拉薩做大喇嘛的兒子古茹邱澤就會回來,他一回來,雪山就會變白,草原就會變綠,到那時你們也就用不著賣掉羊群和牛群,到鄉政府住房子去啦。”轉山就是圍繞著巴顏喀拉山群裏的巴顏神山一圈一圈地轉。媽媽是磕著等身長頭轉山的,轉一圈得七天。她戴著很厚很厚的木頭手套,圍著牛皮圍裙,每一次磕下去,都要念一遍六字真言,說一句:“兒子快回來,雪山白起來,草原綠起來。”草原完全沙化之後,弟弟擋在媽媽磕頭轉山的路上說:“走吧媽媽,我求你了。”媽媽說:“這裏是巴顏喀拉山神保佑的地方,我們祖祖輩輩都在這裏,為什麼要走?你哥哥就要回來了,雪山就要白了,草原就要綠了,我不走,你也不要走。”弟弟說:“媽媽,等雪山變白,草原變綠,我們和哥哥一起回來。”媽媽說:“不轉山不祈禱,你哥哥怎麼能回來,雪山怎麼能變白,草原怎麼能變綠?”弟弟望著岩石嶙峋的亙亙山峰,突然跪下,磕了一個頭說:“再見了神山,我們不得不走了,請保佑我們今後的日子吧,定居點的生活一定會比這裏好。”然後站起來,抱起了媽媽。但等他把媽媽放到馬背上,自己騎上去準備離開時,看到不遠處的轉山道上,又有了許多磕頭轉山的人,那些已經被他動員到定居點的牧人又都回來了。媽媽趁機溜下了馬,走過去加入了轉山人的行列。弟弟哭著說:“媽媽,你能不能不要這樣,磕頭,磕頭,一輩子受窮,還是磕頭,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