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想到此事。
趙統麵上神情就頓時振奮了起來。
他絲毫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須知。
原史之上,就是孟達先率部沿秭歸郡北上攻略東三郡,後麵漢中方麵戰事基本大局已定時,劉備方才命副軍中郎將劉封遣軍沿漢水一路南下。
予以相助攻擊三郡。
之後登壇稱漢中王後。
便以劉封為副軍將軍,總署三郡軍政要務。
並令孟達為輔,從旁協助。
可不知就是怎麼的,劉封與孟達二人不合。
在一係列的矛盾以及排擠之下。
孟達最終逃至了曹魏境內。
那時已經廢漢稱帝的魏文帝曹丕為了將投降的孟達做以表率。
便以隆重之禮接待了孟達的歸降。
對其大見禮厚。
由於孟達熟悉上庸方麵的路途。
也就有了孟達帶曹魏各部大軍兵臨上庸首府城下,劉封敗走的一幕。
此刻,趙統腦海裏不斷回想起原史上所記載的等等事跡,麵色刷的一下子就沉了下來。
他不知道。
現在有了自己的推動下,是否還會猶如史實那般照常運轉。
但他也不敢賭。
若是接下來繼續由二人執掌東三郡的軍政要務。
那隱患就已經埋下了!
況且,究竟是劉封逼反的孟達,亦或是此人本身就心存反意,這還不清呢。
縱觀孟達數次複叛的所作所為,趙統可不敢相信此人的人品究竟會有多美好呢。
聯想著這些。
趙統開始苦苦思索著解決之策。
他一時竟是有些不知如何令此事得以避免。
但這也是麼辦法的事情。
他現在年紀尚輕,即便現在已經獨當一麵,可在老一輩的文武之眾麵前,他也不過是一初出茅廬的毛頭子罷了!
壓根沒有絲毫的話語權。
這也就導致,現在對於劉備如何安排任命,他可謂是一點也插不上話。
沉吟了好一陣。
他方才是漸漸理清頭緒,有了決斷。
隨即迅速回返大營之中。
開始舞文弄墨於紙張上快速奮筆疾書而起。
半響後。
一紙書信便寫好。
待筆墨吹幹過後。
趙統方才雙手拾起來查閱一遍,以檢查一番。
確認無誤過後,才封存至信箋裏。
差遣親衛迅速務必送往成都,並交給軍師將軍諸葛亮。
送往此信後。
趙統也隻是麵上所透著的數分憂慮稍微緩解了數分而已。
但也沒有太足的信心。
信中內容自然就是將此番上庸當地豪族相互狼狽為奸,勾結曹軍入境,意圖配合曹軍各部大軍殺入東三郡的總總消息。
但卻被自己所提前識破,並揮師殺敗了曹軍。
現在曹軍已經倉促退回南陽郡屯駐。
信間先是做了一番軍報的前因後果等彙報。
中間部分則是請示關於這些豪族以及其親眷成員該如何請示。
直到最後。
趙統方才在書信裏鄭重提醒著:“軍師,自統奉命攻略東三郡以來,統觀三郡間的地勢於我軍將具有非凡的戰略意義。”
“若三郡安,則能夠通過漢水水域連通漢中郡與荊襄之地,作為戰略通道。”
“若三郡失,則我荊襄之地亦隻能通過江陵直行沿途過秭歸,以及一向地勢險要,且山勢眾多,道路崎嶇難行的魚複所在。”
“如此,荊襄與成都方麵聯絡便極其不便。”
“在之後,也並不利於兩地隨時予以溝通。”
“況且,三郡若在,日後還能在關將軍配合出秦川的我軍主力大軍北伐襄樊時,遣一部偏師做出一副大舉進攻南陽郡,意圖攻重鎮宛城,甚至是東都洛陽的企圖。”
“以此來形成威懾,令曹軍間的兵力予以分散。”
“且即便是穩妥而行,也能攜部相助關將軍部攻伐襄樊。”
“此等戰略重地,萬望軍師與主公務必對此地的防守之人切莫不可忽視!”
“統鬥膽覺得,孟太守此人欲望稍盛,或許是並不合適駐於此地。”
“而先前的蒯太守,或許能穩固三郡間的局勢。”
“軍師相見他後,若覺得其可當大任的話,可慎重考慮之!”
“將統拜上。”
一番番的言語如實記在了書信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