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這也是多載來,子敬一力在維護我們兩家之間聯盟關係的直觀因素。”
“現在子敬不在,恐孫氏又會心生異心也!”
聽聞了諸葛亮這麼一番分析,蔣琬稍微的思索半響,就瞬間了然道:“哦,琬明白了,軍師可否是在擔憂似呂蒙這等激進的武將派會上位乎?”
“是在擔憂這個。”
諸葛亮此時麵色間又恢複了往日間的平靜,輕輕回應著。
前兩年孫權差遣諸葛瑾抵達成都要回荊州一事被拒絕後,惱羞成怒下直接派遣了呂蒙縱兵偷襲了荊南三郡。
雖然此事最後雙方也重新達成了和議。
但事後,他們一方也得知了消息,孫權發動此戰以前,當時魯肅曾星夜兼程奔赴其主下榻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誡著,如果孫劉開戰會帶來的弊端。
“軍師這擔憂也並非全無道理。”
蔣琬隨之也點點頭附和道,“聽聞那呂蒙亦跟當年的周瑜一樣,內心深處十分覬覦荊州之地。”
“如若當真是其接任魯肅總督陸口一應事務,恐怕我荊州東部日後將會時刻不得安寧了也!”
對於如今自家坐鎮荊州的關羽秉性,蔣琬也略為清楚,心知關將軍性子強勢,而呂蒙又時刻有覬覦荊州之心。
這兩人要是做鄰居,天天打交道。
要是不起摩擦,那才不正常!
聽見了剛才諸葛亮的一席言語,他也明悟了過來,之所以這數載兩家能相對和平的聯合抗曹,也全賴魯肅從中斡旋、調和了。
現在他逝去了,的確就是對兩家關係的一道考驗了。
……
而在江東方麵。
石頭城【建業】。
給魯肅發喪舉行隆重的追悼儀式,並下葬後,吳主孫權此時才有精力在府中召見了魯肅從旁侍奉左右的部將。
吳侯府內,
孫權正襟危坐的居於主位上,身間穿著正式的錦色長袍,麵上浮現著的平靜笑容此刻也看不出究竟是否還在傷悲。
“汝前番所說子敬臨終以前,曾委托汝有東西交與孤。”
“現子敬已下葬,拿出來吧!”
孫權用極其的語氣說道。
聞言,階下部將不敢有所怠慢,連忙從懷裏拿出信箋遞給旁邊的侍衛呈上去,並解釋道:
“此信乃是都督臨終之前親筆所寫。”
“他當時萬千言語的囑托小人,讓我務必要在他病逝後親手轉交給主公您。”
待其話落,侍衛也呈遞了上去,孫權伸手接過緩緩拆開信箋從中果然取出了一封塵封已久的書信。
字裏行間的第一句內容就是,“吳侯在上,此乃肅肺腑之言,望主公親啟!”
查閱了第一句話,孫權的內心頓時間有所觸動,他遂是抬首揮手道:“好,孤知曉了,汝先退下吧!”
“若有事,孤在召。”
“遵命!”
指令穿下,部將亦是連忙拱手領命退卻。
他侍奉魯肅多載,知曉自家都督一向做事沉穩且幹練。
既然這是臨終的遺書,那信中內容就定然是十分重要的!
瞧著自家主公麵上的神情不自覺的就凝重起來,他也沒有絲毫遲疑,就迅速告辭先行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