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有知識,管理才能有力度(2 / 3)

泰羅的科學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謀求最高效率,而實現最高效率必須保證雇員和雇主都得到更多利益,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把蛋糕做大,然後把蛋糕分好。為此,泰勒提出了一些基本的管理製度。

1.對員工的勞動提出科學的操作方法,以此來提高工作效率。

他通過研究員工工作時動作的合理性,去掉多餘的動作,改善必要動作,並規定出完成操作的標準時間,以此為依據製定勞動定額。

2.對員工進行選擇、培訓和晉升。

將合適的員工安排在合適的崗位上,並培訓員工掌握標準的操作方法,而且使員工在工作中成長,獲得更多的報酬,不僅是物質上的,而且是地位上的。

3.製定科學的工藝規程,使工具、機器、材料標準化,並對作業環境標準化,而且通過文件形式將標準固定下來。

4.采取計件工資報酬製度。

以較高的工資率計件向完成和超額完成工作定額的員工支付工資,以較低的工資率向沒有完成定額的員工支付工資。

5.管理和勞動分離。

領導者和勞動者各有分工,在工作中密切合作,以保證整個工作按照標準的設計程序進行。

其次,需要提及的是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

法約爾是古典組織理論的奠基人,1925年他的代表作《工業管理和一般管理》出版。在該書中,他提出了著名的管理14條原則和管理5要素。

法約爾認為管理原則是領導者從事管理活動的指導,一個企業能否正常運轉,取決於它的領導者是否掌握了管理的基本原則。正如法約爾所說:“沒有原則,人們就處於黑暗和混亂之中;……原則是燈塔,它能使人辨明方向。”法約爾從自己長期的管理工作經驗中總結了以下14條基本的管理原則:勞動分工、權利與責任、紀律、統一指揮、統一領導者、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人員的報酬、集中、等級係列、秩序、公平、人員的穩定、首創精神、團結精神。在他的眾多管理原則中,我們不難歸納出兩條重要原則:

1.統一指揮。法約爾認為:在一項工作中,一個下屬人員隻應接受一個領導者的命令,這是一項永久適用的基本原則。雙重指揮和多頭指揮是企業中出現管理混亂的根源,它危害企業的權威和紀律,破壞秩序和穩定,使企業走向衰敗。出現雙重指揮和多頭指揮的原因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種:一是領導者為了爭取時間或立即製止某項錯誤行為,而越級下達命令;二是同等地位的領導者沒有明確的職權劃分;三是兩個部門的職責界限劃分不清,都自以為是地向下屬下達命令;四是部門職能本身出現重疊。

2.等級製度。法約爾認為:等級製度是從最高權力機構直至低層管理人員的管理係列,按照等級製度建立起來的企業形式就是直線式組織形式。這種組織形式要求從最高權力機構發出的命令或向最高權力機構發出的報告都必須嚴格地經過等級製度的每一級來傳遞。當然,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下級部門之間可以實現直接溝通,但其溝通的前提是必須得到雙方領導者的同意。

法約爾將管理活動概括為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製等五種基本職能。

首先是計劃。法約爾認為:計劃是探索未來,製定行動計劃,它使得管理有了預見性。計劃就是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確定一定時期內所要達到的目標,以及為實現這個目標在行動上應當遵循的途徑、手段和方法。一個好的計劃應具備四個基本特征:統一性、連續性、靈活性、準確性。

其次是組織。法約爾認為組織是建立企業的物質和社會的雙重結構,即一個企業應該擁有設備管理等方麵的物質組織,同時也應該擁有機構和人員管理方麵的社會組織。在企業的領導者,主要是研究社會組織。而社會的組織又分為內部和外部兩種形式:外部形式是指如何建立組織結構。內部形式是指人員的選拔、配備、訓練和考核。法約爾認為企業所使用的人員的質量直接影響到企業社會結構的組成與作用,所使用的人的能力的大小決定了企業本身的構成和規模。

再次是指揮。指揮是為了使企業的所有成員都能履行各自的職責,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做出最好的成績,從而使整個企業組織有效地運轉起來,實現企業計劃的經營目標。

然後是協調。協調是指連接、聯合、調和所有的活動和力量。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的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要想保證目標的實現,就必須使企業的各項活動相互銜接,密切配合,做到和諧一致。

最後是控製。控製是指掌握工作的進展情況,檢查是否與既定的計劃、發布的指示、規定的原則等符合。控製的根本目的在於發現工作中的缺點和問題,並及時采取措施加以糾正,以確保既定目標的順利實現。

法約爾認為:在管理5要素中,計劃是所有管理活動的出發點,也是其他管理職能活動的依據;組織是管理職能賴以發揮的基礎;指揮、協調和控製則是組織的各項活動正常進行的基本保證。所謂管理就是以計劃為中心的各個管理職能交替發揮作用的循環往複的過程。從這點出發,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又被人稱為管理過程理論。

此外,還需要提及的是韋伯的官僚組織結構理論。

馬克思·韋伯是德國著名社會學家,他提出的“理想的”行政管理體製對古典組織理論做出了重大貢獻,在西方管理學界他被譽為“組織理論之父”。韋伯的代表作是《社會和經濟組織的理論》,在該書中他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體製,即“官僚體製”的理論。

韋伯認為:官僚體製是一種嚴密的、合理的、形同機器那樣的社會組織,它具有熟練的專業活動,明確的責權劃分,嚴格執行的規章製度,以及金字塔式的等級服從關係等特征,因此官僚體製成為了一種管理技術係統。具體來說,官僚體製包括以下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