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精神的核心在於協同合作。團隊的根本功能在於提高組織整體的業務表現。無論是強化個人的工作標準,還是幫助成員更好地實現成就,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使團隊的平均工作業績超過成員個人的業績,讓團隊業績由各部分組成而又大於各部分之和。
團隊的所有工作成效往往是通過協作精神來檢驗的。我們可以看一個生動的例子:一次,聯想運動隊和惠普運動隊做攀岩比賽。惠普隊強調的是齊心協力共同完成任務。聯想隊在一旁,沒有做太多的士氣鼓動,而是一直在合計著什麼。比賽開始了,惠普隊在全過程中幾處碰到險情,盡管大家齊心協力完成了任務,但最後還是因為時間拉長而輸給了聯想隊。聯想隊在比賽前所合計的內容是成敗的關鍵。他們把隊員個人的優勢和劣勢進行了精心的組合:第一個是動作機靈的小個子隊員,第二個是一位高個子隊員,女士和身體龐大的隊員放在中間,殿後的是具有獨立攀岩實力的隊員。於是,他們幾乎沒有險情地迅速地完成了任務。因此團隊成員在才能上一定要能夠互補。共同完成目標任務的保證就在於發揮每個人的特長,並注重流程,使之產生協同效應。
團隊精神的境界在於團隊的凝聚力,團隊精神的最高境界是全體成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這是從鬆散的集合走向團隊根本標誌。有著一個共同的目標並鼓勵所有成員為之而奮鬥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對於團隊來說,向心力和凝聚力一定來自於團隊成員自覺的內心動力,來自於共識的價值觀。團隊必須給成員展示自我的機會,必須確保團隊裏麵沒有信任危機,必須保證成員有協作意願和正確的協作方式。一個團隊就要能夠不斷地釋放團隊成員潛在的才能和技巧;能夠讓員工深感被尊重和被重視;鼓勵坦誠交流,避免惡性競爭;用崗位找到最佳的協作方式;為了一個統一的目標,成員都自覺地認同必須擔負的責任和願意為此而共同奉獻。
最後團隊的重要性在於能夠創造團隊業績。團隊業績首先來自於團隊成員個人的成果,其次來自於集體成果。團隊所依賴的是成員的共同貢獻而得到的集體成果。它並不要求團隊成員都犧牲自我去完成同一件事情,相反它隻要求團隊成員都發揮自我去做好這一件事情。在高效率的團隊中,企業領導者必須尊重成員個人的興趣和成就。設置不同的崗位,選拔不同的人才,給予不同的待遇、培養和肯定,讓每一個成員都擁有特長,都表現特長,培養一種協作的氛圍。
領導者將鯰魚型人才引入組織的同時,還必須對團隊進行合作精神的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在任何時候都不是一句空話,而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之一。
鯰魚的致命傷
積極主動的優秀人才往往十分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眼光,相信自己能夠做好事情。一旦事實證明自己確實很行,很適應組織,那麼他們的這種自信往往會膨脹為一種自負。認為自己的眼光獨到,能力超強,能夠做好所有的事情。這種自負對自己來說是十分危險的,對組織也同樣危險。
如果一個組織種鯰魚型人才過多,而這些鯰魚型人才所從事的工做出現重疊的話,最容易出現的現象就是鯰魚的互相殘殺。因為對於這些積極主動,十分相信自己能力的人來說,他希望別人能夠聽從他們的,他們感覺自己就是掌握著真理,掌握著事實依據。如果不聽從他的,後果不堪設想。
其實要完成一件事情方法有很多,每一種方法都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隻是消耗的資源和完成的效率有所區別。鯰魚型人才往往在做事情的方法上有爭執,互不妥協。如果領導者支持其中的一方,讓他去執行。如果事情辦得成功,沒有得到支持的人必然會認為如果讓他來做會做得更加成功。如果事情辦砸了,沒有得到支持的人更是認為如果按照他的想法和思路,放手讓他來做一定會做得很好。
人們有一個普遍的心理,就是喜歡用想象來代替事實,要麼認為別人做的事情是再簡單不過的,隻要不是太傻和太迂腐都能做好,甚至傻子和書呆子也同樣能做好。然而事實並非這樣。很多事情看起來很簡單,但要做起來往往需要很多流程,而且要有耐心去等待。這些流程和耐心在人們的想象空間中被省略掉了。
鯰魚型人才的互相殘殺往往會表現為對著幹,你說往東,我偏往西,往西也同樣會到達目標。這是鬥氣的表現。在這些時候,事實和真理往往是次要的,隻要能夠在氣勢上壓倒對方就可以了,這樣對組織十分不利。其實很多事情做過以後就不可能再重複了,領導者隻能讓一個人來主持這件事情。至於事情的結果如何是可以看到的,但如果按照另外一個人的想法和思路來做結果會如何是看不到的,因此兩者沒有任何可比性。沒有得到重用的鯰魚型人才大可不必在這上麵大作對方的文章。況且退一步想,如果這次事情做砸了,領導者自然不會對那個曾經信誓旦旦做好事情的人過多地器重,這對自己來說未嚐不是個好的機會。
自相殘殺從來就沒有什麼好下場的。用古時攻城殺敵的話來說叫作殺人一萬,自損三千。鯰魚型人才何必將精力放在與對手相互消耗上呢。況且鯰魚型人才本身在組織中就算是焦點人物,由於他們的言行往往會開罪一些人,他們超強的工作能力也會讓一些人不知不覺地產生嫉妒。也就是說鯰魚型人才在組織中本身就處在一種比較另類和孤立的位置上,沒有必要再互相殘殺,這樣會落人口實的。